癌症的“幫兇”被揪出,不是烟酒,原來是你每天做的事!趕緊改!
近些年來,各種癌症的發病率非常高,比如肝癌、肺癌、鼻咽癌、胃癌、腸癌等。這些癌症對人體健康以及生命危害非常大,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做好預防癌症的工作。而導致患上癌症的原因,一般與遺傳、免疫基因等因素有關。另外,如果長時間出現一些錯誤的生活、行為習慣,患上癌症的風險也會非常高。所以說,想要預防癌症,就一定要改正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慣。
近些年來,各種癌症的發病率非常高,比如肝癌、肺癌、鼻咽癌、胃癌、腸癌等。這些癌症對人體健康以及生命危害非常大,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做好預防癌症的工作。而導致患上癌症的原因,一般與遺傳、免疫基因等因素有關。另外,如果長時間出現一些錯誤的生活、行為習慣,患上癌症的風險也會非常高。所以說,想要預防癌症,就一定要改正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慣。
胃癌是一種起源於胃黏膜細胞部位的惡性腫瘤,患病原因與飲食不當、感染細菌,或者是錯誤的生活習慣,以及患有一些慢性胃病有關。患有胃癌之後,如果早期能够及早進行手術治療,患者5年的生存率能達到90%~100%。但是,大多數患者一經發現便屬於中晚期。所以說,胃癌的早期症狀發現非常重要。患有胃癌以後,患者經常會出現腹部反復隱痛的情况。食欲下降,也是患有胃癌之後的一個症狀表現。
今年72歲的方阿姨拿著提示肝臟腫瘤的報告單,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病魔並沒有放過她,1年前她又被發現患上了胃癌,又一次做了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然而,進一步查腹部MR、增强CT,均提示,胃癌術後,肝臟IV段兩枚异常强化結節灶,高度懷疑腫瘤轉移。胃癌如果出現血行擴散就容易形成肝轉移。7月初,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桐廬院區正式掛牌。
近1個月疼得特別厲害才去檢查,結果被診斷為“胃癌”。最近2個星期感覺特別難受,到醫院一查,竟得了“低分化胃幽門腺癌”。2字頭、3字頭的年紀,一個個卻染上了“胃癌”,惡性程度還挺高!從而形成胃黏膜慢性炎症,出現胃痛、胃脹等症狀,久而久之可能會變成胃癌。胃癌是發生於胃黏膜的惡性腫瘤,在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中發病率居第二比特。胃癌高發地區人群。
38歲的她預期壽命不足3個月,大家都以為是潰瘍導致的胃穿孔,但術後病理卻是胃癌,平時的胃痛就是胃癌的症狀,但都被她自己忽略了。11個月前她就是一個普通的銀行職工,生活幸福,有兒有女,家庭和睦,但是一次疾病意外打破了這一切。她的貧血也是胃癌導致的,胃癌會長期失血而且還會導致維他命吸收障礙,都會出現貧血。及時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可以降低胃癌發病率的。我國又是胃癌高發區,做一次胃鏡極為重要。
36歲劉女士是一比特家庭主婦,平時她烟酒不沾,生活習慣還算健康。拖了3個星期後,2020年1月份,她終於决定去醫院看病,醫生建議做無痛胃鏡。這是她第一次做胃鏡,結果卻猶如晴天霹靂——劉女士患上了胃印戒細胞癌,局部晚期,伴周圍淋巴結轉移。醫生歎了口氣,建議儘快手術。說到胃印戒細胞癌和“皮革胃”,很多人會想起34歲網路歌手吾恩的故事。這種胃癌到底有多兇險,連醫生都歎氣?
劉大爺今年67歲,體檢時發現體內幽門螺桿菌嚴重超標,醫生建議進一步進行胃鏡檢查,結果發現胃部糜爛程度高,懷疑已經癌變。醫生馬上為劉大爺安排手術,做了手術病理切片,結果被確診為胃癌。所以,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早已將其列入一類致癌物清單當中。不僅如此,近日一項新研究又給幽門螺桿菌新添了一項“罪證”,那便是可影響免疫治療效果。這說明了,HP感染確實可影響ICIs的療效。
前幾天,小九科普了國內的一種新抗癌療法,有讀者在評論中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引起許多人的共鳴。臨床統計,有幾種癌症的家族遺傳風險非常高,如果有親人不幸患癌,一定要提高警惕。研究人員通過對2984例癌症患者進行基因檢測,結果發現,超過八分之一患者具有癌症相關的可遺傳基因突變。彌漫性的胃癌具有家族遺傳傾向,一個家庭中,若上一代患有胃癌,那麼後代的患癌可能更高。
日常飲食中難免接觸到亞硝酸鹽,我們也常聽到一些“亞硝酸鹽導致胃癌”的說法。那麼,哪些因素會新增體內的亞硝酸鹽含量,與胃癌的發生到底有什麼關係?囙此,儘管少量攝入硝酸鹽及亞硝酸鹽無害,但過多攝入仍會新增胃癌的發生風險。然而,對於患有萎縮性胃炎等可能導致胃酸分泌减少的慢性胃病患者來說,胃內細菌含量增高,可能導致亞硝酸鹽含量升高。
提到消化道惡性腫瘤,想必大家首先就會想到:胃癌!沒錯,我國是全球胃癌高發的國家,胃癌也是我國死亡患者最多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僅僅只是2020年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就有37萬患者因胃癌離世。囙此,在臨床看來,如果自己原本就存在慢性胃部疾病、有胃癌家族史、年齡在45歲以上,那就屬於胃癌高危人群,除了要觀察身體變化外,定期就醫進行胃癌篩查也很有必要,這是發現早期胃癌的最佳管道。
2016年5月,75歲的劉老師走進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胃外科李平主任的診室,神色慌張。直到5月一比特朋友的突然離世,給他敲響了警鐘。經過問診和檢查,最後的診斷結果是胃癌晚期,腫瘤已經擴散到其他器官。從查出胃癌晚期到去世,僅僅四個月。劉老師馬上讓女兒陪他去醫院約了胃鏡檢查,過了幾天去拿胃鏡報告,劉老師看到“伴癌變”三個字嚇了一跳,感覺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胃癌高發地區人群;
不知怎麼回事,近年來娛樂圈時不時有“xx患癌離世”的消息,讓我們對這個世界越來越失望,同時也對癌症愈加害怕。8月,晉江文學城的知名作家“晋江SISIMO”因癌症在家中去世,這位網路小說家年僅34歲,從2014年患上癌症,抗癌7年,最後以失敗告終。抗癌7年,也很少吐露治療過程的痛苦。據知情人士透露,SISIMO在26歲查出低分化細胞癌,直接子宮切除。近年來,不少癌症患者出現家族性的發病,一人患癌,一家患癌。
而除了新增癌症人數,中國在2020年共有300萬人因癌症去世。新發癌症人數和癌症死亡人數,均位居全球首位!囙此制訂計畫,有針對性地進行防癌檢查,非常必要。同時從男性和女性來區分,男性當中肺癌是第一發病率最高,而其次是胃癌、肝癌、結直腸癌和食管癌。在女性當中,發病第一位的是乳腺癌,其次則為肺癌、結直腸癌、甲狀腺癌和胃癌。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梁曉峰教授團隊在《柳葉刀》上發佈了一篇重磅研究[1],分析了1990年到2017年中國34個省的人們的前25比特死因變化,以及導致死亡的高危因素。傳染性疾病和母嬰疾病的影響在不斷下降,現時最影響國人健康的疾病基本都是非傳染性的慢性病。
確實,很多人身邊都有不少患癌的年輕人,80後,90後,甚至00後。所以,中國的癌症正在「年輕化」麼?2015年的資料顯示,中國30歲以下男性和女性癌症診斷例數分別為41.6萬和38.8萬。中國癌症患者的平均年齡還在繼續升高,患癌人群中老年人的比例繼續新增,老年人患癌的概率遠遠高於年輕人。但老年癌症高發的同時,中國的不少癌症,也出現了年輕化的趨勢。這意味著,中國的年輕女性,更需要注意乳腺癌的預防和篩查。
劉大爺今年57歲,兩年前因為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胃部有個良性息肉,當時通過手術及時切除了,但醫生叮囑道:“雖然良性息肉已經切除了,但是要定期來複查胃鏡,不能大意。”可由於術後幾天,劉大爺的身體並無不適,加上做胃鏡實在折騰了,於是劉大爺便有意無意地忽視了醫生的囑咐,兩年來也並沒有到醫院複查。醫生告訴劉大爺,胃部息肉復發了,而且因為沒有像之前那樣及時切除,已經發生癌變,治療難度要大很多。
何先生是廣東人,平時最愛喝茶,已經喝了二十多年了,尤其愛喝濃茶提神,牙齒都喝得發黃了。有研究發現,過量喝茶可能新增患癌風險。其中,每日茶葉消費在4克以上的人比每週喝茶少於一次的人,患胃癌的風險新增了46%。對於這個結果,研究人員解釋,患胃癌的風險新增可能與喝茶的溫度有關,以往有相關研究表明,長期喝熱茶會導致患胃癌風險上升。
較真要點:120萬一針的抗癌藥是阿基侖賽注射液,用於一種叫做CAR-T的癌症免疫治療方法。因為藥物的特殊性,成本驚人。新聞中的這款產品在中國獲批上市,也通過臨床試驗表明該藥物對中國人有效。近日,有媒體報導說稱,“8月26日,國內首例CAR-T治療的淋巴瘤患者在上海瑞金醫院出院。患者使用的藥物,是零售價為120萬元/袋的抗癌藥,在治療兩個月後,患者體內已經沒有了癌細胞,症狀完全得到了緩解。”問題一:120萬一針的抗癌藥到底是啥?
癌症已經成為常見病,平均每7分鐘就有一人患癌。值得注意的是,可能你一出生在某些地區,就成為了癌症重點關注的對象,不少癌症的發病都有地域聚集的特點。腸癌是高發惡性腫瘤之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腸外科劉海鷹教授表示,華南地區腸癌高發與兩大因素有關。廣東地區為乙肝病毒感染率最高的區域,這也是導致肝癌高發的主要原因。
因胃癌治療波折,67歲的英阿姨心情近來跌宕起伏。從化療不耐受到病情進展,從靶向治療初見成效到因不良反應而停藥,就在她對治療漸漸失去信心時,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腫瘤科許青教授團隊實施的腹腔熱灌注化療,給她帶來了新生的希望。9月28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獲悉,這是一種通過輸入加熱過的化療藥,對腫瘤病灶“慢煮”而不傷害正常組織的新療法,經過一個階段的治療,英阿姨症狀得到了有效控制。
癌症一直是人類的高發疾病。其中,新發病例數位列前十的癌症分別是:肺癌、結直腸癌、胃癌、乳腺癌、肝癌、食管癌、甲狀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和宮頸癌。大部分患者早期查出癌症後可以長期存活,甚至有治癒的希望;但也有一些朋友,剛剛被診斷為癌症,沒過幾個月,甚至是沒幾天就去世了。65歲的劉阿姨前幾個月被診斷出肺癌晚期。醫生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從查出癌症到死亡僅幾個月,可能是這些原因。
56歲朱先生,沒有癌症家族史,烟酒不沾,無三高,前幾天消化科體檢,胃鏡檢查發現腺體增生腸化,進一步病理檢查確診胃癌,真是晴天霹靂!同時,朱先生一直堅持科學生活方式,烟酒不碰,且看到有人抽烟,都會主動避開或勸阻,同時每天堅持跑步,還經常舉啞鈴和懸掛單杠進行力量訓練,囙此他身材控制很好,飲食上他重視多吃蔬菜、少鹽低脂飲食;同時注意避免進食過燙食物。朱先生堅持科學生活方式,為何還是得了胃癌?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梁曉峰教授團隊在《柳葉刀》上發佈了一篇重磅研究[1],分析了1990年到2017年中國34個省的人們的前25比特死因變化,以及導致死亡的高危因素。傳染性疾病和母嬰疾病的影響在不斷下降,現時最影響國人健康的疾病基本都是非傳染性的慢性病。
我國是胃癌大國,每年有50萬人確診胃癌,近40萬人死於胃癌。正在上海召開的全國胃癌大會上,專家教授就推進胃癌早期篩查、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胃癌篩查適宜科技、治療科技展開熱議。近年來,我國在胃癌治療、研究領域取得了很多進展,為全球胃癌防治工作作出諸多探索。我國是胃癌高發國家,大多數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並有年輕化趨勢。
記者從浙江寧波市中醫院獲悉,今年6月以來,該院脾胃病科已診斷出近2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醫生在歎息之餘也想提醒廣大市民:我國胃癌高發,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惡性腫瘤第二比特。胃癌雖然兇險,但如果能够早發現並診斷,並儘早行手術根治,患者的10年生存率是相當高的,少部分患者甚至可能根治。這段時間以來,脾胃病科碰到了不少類似的患者,6月份以來,他們科就診斷出近2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以中老年男性為主。
今年是老張胃癌手術後的第三年,自從患上胃癌之後,他感覺肚子裏就像揣了一顆炸彈一樣難受,因為總擔心復發,所以每次複查他都沒有錯過,好在各項名額都很穩定。另一個階段則是5年生存期,一般過了5年後,癌細胞的復發概率會驟然下降,囙此也把5年後不復發算作為臨床治癒的標準。癌症容易復發,但同時也可以通過有效手段成功干預其復發的能力。
記者從寧波市中醫院獲悉,今年6月以來,該院脾胃病科已診斷出近2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醫生在歎息之餘也想提醒廣大市民:我國胃癌高發,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惡性腫瘤第二比特。胃癌雖然兇險,但如果能够早發現並診斷,並儘早行手術根治,患者的10年生存率是相當高的,少部分患者甚至可能根治。這段時間以來,脾胃病科碰到了不少類似的患者,6月份以來,他們科就診斷出近2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以中老年男性為主。
現在查出幽門螺桿菌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但是在一開始壓根就沒有人相信胃裡有這種細菌的存在。澳大利亞醫生巴裏·馬歇爾是第一個提出幽門螺桿菌會引起胃潰瘍、胃炎假說的人,但是當時很多醫學家都嘲諷他,認為不可能會有細菌能在胃的強酸中存活。於是為了說服眾人,他大膽地服下了一個試管裏的幽門螺桿菌初始培養體,果不其然患上了胃潰瘍,其後用抗生素得到了治癒。若不及時干預,有可能誘發胃癌。
起初,這麼一句話一直被當作調侃告訴我們不要生氣,但是漸漸地,人們發現,這句話仿佛是真理,經常生氣的人,身體健康確實會受到影響,甚至有的人說,經常生氣,容易患癌!經常生氣,容易患癌,是真的嗎?而在癌症患者身上,也有一些共性,需要我們及時瞭解,積極檢查,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癌症才會遠離我們。
有些人表示,自己去醫院檢查身體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能查出癌症。但是卻有一些人發現,自己還是被查出來癌症了,並且已經進入晚期階段。你有可能在“假裝防癌”。其實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分為2種情况,第一種情况是常規體檢與癌症篩查的項目不符合,囙此難以發現早期癌症。第二種情况是常規檢查時,發現身體存在异常,但是並未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