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一個症狀,可能是腸癌“徵兆”,很多人都忽視了!
倒退幾十年之前,大魚大肉完全是上層人士的生活,與普通老百姓而言,逢年過節能吃上一頓肉,就算是最幸福的事情了。根據臨床掌握的資料來看,腸癌出現恰恰與長期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高脂肪低纖維飲食、久坐不動等多個因素有關。在逐漸發展為腸梗阻的過程中,患者可出現裡急後重的排便异常,大便形狀逐漸發生改變,比如小扁條、小細條樣的糞便,都是常見情况。而在爆發嚴重腸梗阻之後,患者就會出現腹痛、腹脹、不排便等症狀。
倒退幾十年之前,大魚大肉完全是上層人士的生活,與普通老百姓而言,逢年過節能吃上一頓肉,就算是最幸福的事情了。根據臨床掌握的資料來看,腸癌出現恰恰與長期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高脂肪低纖維飲食、久坐不動等多個因素有關。在逐漸發展為腸梗阻的過程中,患者可出現裡急後重的排便异常,大便形狀逐漸發生改變,比如小扁條、小細條樣的糞便,都是常見情况。而在爆發嚴重腸梗阻之後,患者就會出現腹痛、腹脹、不排便等症狀。
糞便是腸道的一面鏡子,通過觀察糞便能評估腸道的健康。正常情况下糞便呈現香蕉狀,排泄順利;但有一部分人大便根本不成形,呈現糊狀或水狀,這讓他們甚是擔憂,害怕是腸癌來臨。確實,大便不成形是腸癌的常見症狀,大便扁細且伴有膿血。但這並不能說明大便不成形一定是腸癌,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特別是腺瘤性腸息肉,這屬於腸癌癌前病變,一旦被診斷應及早通過手術管道切除且做病理學檢查。
根據相關資料統計,全世界有著將近200萬的腸癌患者,它危及著人類的健康和生命。而腸癌之所以有著較高的是死亡率,是因為很多患者忽略了早期的症狀,從而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身體若出現4個迹象,還請及時就診檢查!其實4種迹象很明顯,很多人卻選擇忽視!
新海南用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8月10日消息8月9日,國內首例特許使用國際創新藥——康奈非尼治療的腸癌患者,經海南省腫瘤醫院和博鼇超級醫院專家團隊規範治療後,獲批“帶藥離園”,返回老家繼續用藥治療。最新國際腫瘤流行病學報告顯示,結直腸癌發病率及死亡率均為所有癌症中的第3比特。在確保治療安全的情况下,為方便患者的後續治療,李先生日前獲准“帶藥離園”,將回到老家繼續服用康奈非尼進行治療。
劉先生今年37歲,烟酒不忌,夏天更是喜歡吃燒烤、火鍋,這幾個星期也是時常半夜徘徊在大排檔,好不瀟灑!然後,上周開始,劉先生發現自己上廁所很受罪,老是腹瀉,大便不成形,有時候便意很重,跑到廁所卻怎麼也拉不出來,實在影響生活。不敢大意的劉先生只好到醫院進行腸鏡檢查。幸好已經切除,只需定期複查即可。
不知怎麼回事,近年來娛樂圈時不時有“xx患癌離世”的消息,讓我們對這個世界越來越失望,同時也對癌症愈加害怕。8月,晉江文學城的知名作家“晋江SISIMO”因癌症在家中去世,這位網路小說家年僅34歲,從2014年患上癌症,抗癌7年,最後以失敗告終。抗癌7年,也很少吐露治療過程的痛苦。據知情人士透露,SISIMO在26歲查出低分化細胞癌,直接子宮切除。近年來,不少癌症患者出現家族性的發病,一人患癌,一家患癌。
在“2019世界物聯網大會—智慧健康發展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45歲之前一定要做一次腸鏡,可以管你五年、十年沒問題,你不會得結直腸癌。但也有人對此抱有懷疑:一個小小的腸鏡,就能預防直腸癌,這不是忽悠人嘛?張阿姨,今年61歲,是一名退休的小學老師。所以說,45歲之前一次腸鏡檢查,可保5年、10年。
6月2日據杭州日報報導,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消化科日前收治了一名17歲“肚子脹痛”的男孩。醫生表示,這位17歲男孩已經是結腸癌晚期,存活時間可能只剩半年,手術機會也沒了。年輕人被盯上了!近年來,結直腸癌在年輕人群中卻不斷攀升。根據2019年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况分析報告》顯示,男性結直腸癌發病率排名第四,女性結直腸癌發病率排名第三。以往大腸癌好發於中老年,高發年齡在50歲以後。
對英國人邁克來說,杭州是他的福地,讓他既收穫了事業,也收穫愛情和家庭,成了一比特杭州女婿。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於他來講是“救星”,把他從病魔中拉了回來。近日,他又來到浙大邵逸夫醫院,熟門熟路地做完複查。得知一切指征良好後,他開心地翻出手機相册,用流利的中文給肛腸外科醫生戴勝副主任醫師分享起自己女兒的近况。最終,邁克决定留在中國,就在浙大邵逸夫醫院肛腸外科進行手術治療。
22歲的湖南人小陳(化名)因為盲腸癌廣泛侵犯,輾轉國內多家大醫院,經過手術、化療、放射性粒子植入等治療腫瘤持續進展,腫瘤穿孔、腹壁破潰,無法正常站立行走,一度被認為“無救”。2019年7月,小陳在當地醫院行手術,因為腫瘤廣泛粘連侵犯,未能完整切除,術後病理證實為回盲部粘液腺癌。小陳的腹痛症狀加劇,嚴重影響其行走活動及睡眠。
人人聞癌變色。癌症被認為是最嚴重的一種疾病,被癌症找上就意味著生命快到盡頭了。但事實上,癌症是可防可治的,很多人之所以得癌,是由於後天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的,而對癌症免疫的人群一般都比較自律。癌症雖然聽起來可怕,但是多數是由於人的不良習慣導致的,囙此要瞭解人體癌症的高發部位,做好提前的預防,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少吃肉、適當運動、戒掉烟酒,堅持這些小習慣,或許你也可以成為癌症免疫體。
但其實,在肛腸科中,肛門指檢可直接觸及肛門、直腸等,專業的醫生“一指”即可辨別你的肛腸是好是壞,並且進行初步診斷。通過肛腸指檢,可以發現肛門及肛門周圍相關疾病,如痔瘡、肛瘺、肛裂疾病、直腸癌、肛管癌以及其他肛腸良惡性疾病。肛門指檢被比喻為“一指神功”,因為這個檢查方法簡便易行,不需任何輔助設備,而且更重要的是,由此可以發現大約75%左右的腸癌,“性價比”非常高!
腸鏡檢查就是通過肛門插入一根軟管,通過軟管前端的“監視器”查看整個大腸的科技。通常腸鏡內部還有可以放置操作器械的通道,從而能够在腸鏡下鉗取組織做病理檢查,甚至進行切除病變等操作。囙此,腸鏡是發現腸道疾病的金標準。所以,一般建議從40歲開始就要做第一次腸鏡檢查。在麻醉狀態下進行的腸鏡檢查就是無痛腸鏡。
癌症已經成為常見病,平均每7分鐘就有一人患癌。值得注意的是,可能你一出生在某些地區,就成為了癌症重點關注的對象,不少癌症的發病都有地域聚集的特點。腸癌是高發惡性腫瘤之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腸外科劉海鷹教授表示,華南地區腸癌高發與兩大因素有關。廣東地區為乙肝病毒感染率最高的區域,這也是導致肝癌高發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認為一些食物可以對抗癌症,網絡上也有各種各樣的抗癌食品資訊,這其中也包含大量的虛假資訊,在尋求希望的同時也有可能上當受騙,浪費金錢。那麼真的有抗癌食物嗎?美國癌症研究所是癌症預防研究和教育的全球領導者。美國癌症研究院AICR研究發現體內多餘的脂肪新增了12種癌症的風險。
腸道在臨床上被分為大腸、小腸以及直腸,每個部位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功能,比如小腸負責消化食物,吸收食物之中的營養;大腸負責濃縮食物殘渣,並且形成糞便;直腸與肛門相連,糞便在直腸聚集到一定的程度後,就會通過肛門排出。直腸癌和結腸癌都屬於腸癌,但並非同一種疾病。接下來給大家詳細介紹直腸癌和結腸癌的區別。患了直腸癌的早期患者症狀不會太明顯。
小艾的朋友週六去做了腸鏡檢查,但是由於沒有做好腸道清潔準備,她經歷一個“社死”時刻,她向小艾大概地描述了當時的情况:。結果,腸鏡剛進去不到5秒鐘,我就感覺有便意了!腸鏡並不是將一面鏡子伸入腸道裏,它是一支又細又長的管子,直徑約1cm。腸鏡通過肛門進入直腸,直到大腸。好的腸道準備除了飲食和清腸藥的準備,還有清潔度判斷。腸鏡檢查是診斷腸癌的“金標準”。
“為了我們愛的人和愛我們的人,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不要給自己和家人留下遺憾,千萬不要像阿健一樣,到後悔時一切都晚了”。無獨有偶的是,棋聖聶衛平也曾經患上過直腸癌,此前一直排便困難、便血,拖了兩年才到醫院檢查,結果查出晚期,被醫生宣判死刑。
即便最有效的藥物,也有可能出現耐藥問題,在腫瘤治療領域,化療也是如此。近日,中山六院吳小劍課題組與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譚靜課題組利用組學測序數據綜合挖掘出結直腸癌化療耐藥的潜在相關靶點PLK1,並在多個患者腫瘤來源的模型上進行了藥物試驗驗證,系統地探索了PLK1抑制劑在結直腸癌中的治療機制。結果發現聯合使用PLK1抑制劑能顯著提高奧沙利鉑抗腫瘤作用,這為化療耐藥或者腫瘤復發的腸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思路。
都說夫妻在一起生活久了,會有“夫妻相”。還可能會患上要命的“夫妻病”!記者從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獲悉,該院結直腸肛門外科近日連續收治了兩對同患腸癌的夫妻患者。夫妻共同生活習慣有關聯嗎?雖然還要定期複查,但是卻及時擺脫了生命的威脅。醫生為患者進行手術。康亮提醒,對於年長者或是三代直系親屬患腸癌者,建議定期行腸鏡檢查,及早將病變扼殺在搖籃中。
癌症死亡人數也同樣不容樂觀,以229.6萬例高居榜首。研究指出,中國人患癌和23個風險因素相關,其中7個和飲食相關:包括水果攝入不足、蔬菜攝入不足、膳食纖維攝入不足、鈣攝入不足、紅肉攝入過量、加工肉類攝入過多以及醃制食品攝入過多,這些不良飲食習慣會導致口腔癌、肺癌、結直腸癌以及胃癌等癌症的發生風險大大新增。
關於身體檢查,你比較害怕哪個項目?可能很多人的答案都是:腸鏡。不過我想,這類人應該多數是沒有做過腸鏡的,如果做過應該或許就不會這樣覺得了,甚至會慶倖自己及時檢查了腸鏡。腸鏡真的有大家想得那麼可怕嗎?那麼,到底哪些人有必要做腸鏡呢?
短短半年不到,兩夫妻一前一後被查出腸癌,如此細思極恐的事,確實發生在李愛花(化名)和王志風(化名)一家人身上。今年6月,妻子李愛花被查出直腸癌,所幸手術順利,目前正在康復期。可近期,老公王志風竟發現自己也中招了,同樣也是直腸癌。被病魔纏上的夫妻倆怎麼也想不通:難道癌症也會傳染?近年來,隨著大夥生活水準提高,直腸癌的發病率也明顯上升。
兩夫妻一前一後被查出腸癌,如此細思極恐的事,妻子李愛花被查出直腸癌,所幸手術順利,目前正在康復期。同樣也是直腸癌。難道癌症也會傳染?直腸癌的訊號是從“排便”開始的。單毓强主任醫師解釋,拿直腸癌來說,李愛花一家就是典型代表,是食肉家族。近年來,隨著大夥生活水準提高,直腸癌的發病率也明顯上升。女子體內取出2條活蟲,竟是這東西惹禍……
短短半年不到,兩夫妻一前一後雙雙被查出腸癌,如此細思極恐的事,確實發生在李愛花(化名)和王志風(化名)一家人身上。今年6月,妻子李愛花被查出直腸癌,所幸手術順利,目前正在康復期。可近期,老公王志風竟發現自己也中招了,同樣也是直腸癌。被病魔纏上的夫妻倆怎麼也想不通:難道癌症也會傳染?近年來,隨著大夥生活水準提高,直腸癌的發病率也明顯上升。
很多人平時好好的,突然就檢出腸癌晚期了,令人唏噓。結直腸癌已成為僅次於肺癌、胃癌的第三大高發癌症,且早期診斷率低,5年生存率低,比較可怕。而結直腸癌大多都是腸息肉轉變而來的。90%的結直腸癌是由腸息肉轉變的,但癌變過程較長,通常需要5到10年,甚至更長時間。另外,對於體積已經超過1.5cm、症狀嚴重、或有其他疑似癌變或癌變迹象的腸息肉,應及時手術切除,避免其發生癌變,危及患者生命。
曾經是胃癌目標人群的中國人,如今也成了腸癌的眼中釘。前兩天查一個數據,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最新資料:在中國每天約有1萬人確診癌症,其中,消化道癌症是我國居民發病和死亡的主要負擔。5月4日,在被確診的4天后,我被推進手術室。韋伯手術,又稱胰腺十二指腸切除術,是一種治療胰頭癌的大手術。以前,我們國家比較多人會得胃癌,說是窮癌。如今,癌症並不等於死亡。
根據權威的數據調查顯示,現如今大腸癌的患病率已經超過胃癌,成為了我國病發人數最多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平均每年新確診的大腸癌患者達到了50萬以上。不但如此,大腸癌的病發也逐漸呈現出了年輕化的趨勢,青中年人被確診為大腸癌,在臨床上屢見不鮮!所以,我國大腸癌的病發率不僅非常高,死亡率同樣也不容樂觀。受腸癌早期發現難、晚期治療難的方面影響,在臨床看來,大腸癌的預防遠要比治療意義重要的多。
根據2012年廣州市疾控中心提供的資料顯示,廣州的大腸癌發病率位居全國31個癌症登記點第一位,平均每10萬人新增265人患病。據調查研究發現,雖然廣州市民不喜歡煎炸麻辣食物,但喜歡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這些恰恰是大腸癌發病的重要因素。此外,工作緊張、生活壓力大、作息顛倒、抽烟酗酒等也是誘發癌症的重要因素。結直腸癌的發生與年齡、性別的關係不太密切。
今年我市大腸癌篩查流程為: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織目標人群填寫知情同意書。全市16個區共設定41家全結腸鏡檢查定點醫院,市人民醫院等醫療機構將為篩查出的高危人群提供免費腸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