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標誌著我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建成後,將成為大運河沿線八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集中展示地。
標誌著我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建成後,將成為大運河沿線八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集中展示地。
大提方圓十裏二十裏高出華北平原10-30米,所謂黃河大提是一個寬30裏還多的坡道,而且離黃河越近約高的坡,這個範圍將近大半個華北平原!這也是為什麼每次黃河改道能跑到北京天津的海哥流域,要麼跑到安徽江蘇的淮河流域!本來就因為黃河之前的改道淮河造成了江蘇比安徽還高!所以,如果要把黃河河道鏟平,那以什麼為底?關鍵是華北缺水,黃河也缺水,如果北方降水量沒啥大變化,想要華北平原搞運河,還是要從南方找水。
12月8日,2021年澳門江蘇周經貿人文交流活動在澳門啟幕。第十一届江蘇—澳門·葡語國家工商峰會、第十一届蘇港澳青年發展論壇、2021澳門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等十項活動舉辦,為蘇澳兩地在多個領域的合作對接搭建平臺,推動文化、教育、旅遊、青年發展等領域交流“多點開花”。澳門江蘇周期間,江蘇、澳門及葡語國家間各領域合作對接成果豐碩。
為了改善江西省的經濟發展地位,中國不惜鉅資修建贛粵大運河,這是一條長江水系連接珠江水系的國家交通大動脈,北連長江、南接珠江,並且穿越鄱陽湖、贛江幹流,跨越江西、廣東兩省交界的分水嶺,至珠江出海,它全長1301公里,那麼它的價值究竟有多大呢?一直以來,江西省都是國內的經濟窪地,發展遠遠落後於周邊省份,而這條運河投入使用後,將極大改善當地的發展情況。
為了改善江西省的經濟發展地位,中國不惜鉅資修建贛粵大運河,這是一條長江水系連接珠江水系的國家交通大動脈,北連長江、南接珠江,並且穿越鄱陽湖、贛江幹流,跨越江西、廣東兩省交界的分水嶺,至珠江出海,它全長1301公里,那麼它的價值究竟有多大呢?一直以來,江西省都是國內的經濟窪地,發展遠遠落後於周邊省份,而這條運河投入使用後,將極大改善當地的發展情況。
1月13日上午,“中國大運河文化講堂”啟動儀式暨首期講堂在新華傳媒廣場舉行。副省長馬欣、省政協副主席姚曉東出席活動。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擔任首講嘉賓。“中國大運河文化講堂”由江蘇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省委宣傳部、省發改委、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新華日報社承辦。江蘇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支持舉辦。
4月12日至13日,省長許昆林在揚州檢查指導疫情防控、經濟運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等工作。他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突出文化特色彰顯生態優勢,加快產業轉型强化創新驅動,把“好地方”揚州建設得越來越好,為全省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6月27日,由文化和旅遊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2世界運河都市論壇在揚州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出席開幕式並致辭。楊潔篪說,運河是人類創造的偉大工程。本届論壇以“運河都市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將為世界運河都市繁榮發展和中外人文交流合作、促進可持續發展議程注入新的動力。
如今,船工號子已入選河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京杭大運河一張響亮的名片。河北正大力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擦亮運河文化名片。
從今年4月28日京杭大運河實現全線通水,到此次京杭大運河滄州中心城區段實現旅遊通航,從“有水”到“有船”,京杭大運河滄州段實現華美蝶變。
9月22日晚,第四届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在蘇州拉開大幕,5大板塊13項重點活動將陸續開展,為觀眾奉獻一場文旅饕餮盛宴。當晚,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饒權,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愛軍,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曹路寶,省政府副省長馬欣共同開啟運博會大幕。
滄州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建理念,全面建設大運河宜居都市,讓千年運河煥發勃勃生機,成為流淌在市民身邊的“幸福河”。
滄州大運河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張閣說。他說,近年來,滄州市委、市政府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千年運河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獅城兒女惠享運河發展“紅利”。
2020年1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揚州考察調研。他沿運河三灣段岸邊步行,察看運河生態廊道建設情況,瞭解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取得的成效。習近平在碼頭同市民羣衆親切交流。
長江滾滾東逝,運河貫穿南北,兩大中華文化標識在江蘇大地交匯;一橫一縱,交相輝映,彰顯著中華文明持久的生命力。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數量全國第一,城鎮化率、經濟體量穩居前列。人文薈萃,時代脈動,繪就出新時代的江南盛景。斯文有脈,固本開新。
省政府印發的《關於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的意見》提出,圍繞覆蓋更廣、標準更高、聯動更暢、效益更好的現代化水運體系建設,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實現由水運大省向水運强省高品質轉變。現時全省22個航道項目、57個港口及公用基礎設施項目在建。預計今年完成水運建設投資182億元,同比增長12%,新增萬噸級以上泊位10個,新開工港口、航道項目18個,完成港口、航道項目16個。
京杭運河蘇南段航道“三改二”暨諫壁一線船閘擴容改造工程啟動現場6月8日,省政府在鎮江舉行京杭運河蘇南段航道“三改二”暨諫壁一線船閘擴容改造工程開工儀式和建設動員會,標誌著我省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拉開大幕。
8月21日,“2023世界運河都市論壇”在南京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論壇主題意義、總體安排及籌備情況。據悉,本次論壇將於8月24日在揚州舉行,由文化和旅遊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届時,將有國內外運河都市、高校研究機構和運河組織的管理者,運河文化研究者、愛好者,國外知名運河所在國駐華使節,國際組織駐華代表,企業代表等600多人出席。
8月24日,2023世界運河都市論壇在揚州開幕。全國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常務副主席邵鴻出席並講話。省委書記信長星致辭,省長許昆林主持開幕式。邵鴻指出,運河銘刻著歷史的記憶、承載著當今的變化、昭示著未來的進步,是人類文明傳承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我們的共同財富和精神家園。
9月4日,從第五届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新聞發佈會上獲悉,本届運博會將於9月21日至24日在蘇州市舉辦,按照“節儉、安全、精彩”的辦展要求,博覽會將更加注重內容形式創新,突出科技數字賦能,强化館內館外聯動,凸顯國際參與元素,充分傳播運河文化、展示運河帶來的美好生活。本届運博會共安排6個板塊17項內容,主要包括夜行寶帶橋、開幕儀式、夜遊金雞湖、展覽展示、主題論壇、互動聯動等。
9月21日晚,由文化和旅遊部作為指導組織,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省外辦、省文聯、蘇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届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在蘇州開幕。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張愛軍,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曹路寶,副省長徐纓共同為運博會啟幕。
9月21日至24日,第五届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在蘇州舉辦。一年一次的運博會之約,既是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碰撞的火花,也是文化和旅遊之間的精妙互動,更是江蘇連接中國、中國連接世界的精神紐帶。以“融合·創新·共亯”為主題,本届運博會六大主題展覽分類呈現了來自27個國家的參展商、大運河沿線8省市61個都市帶來的特色手工藝品、特色美食、文創產品、文產項目以及數位化科技成果。
天藍水清,候鳥翩躚,湍湍不息的運河水環繞沿岸景點,鬱鬱蔥蔥的耐寒植被連綿成片,大紅色的剪影橋與白色的淩波橋遙相呼應……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景色令人沉醉。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020年1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考察調研。在運河邊,總書記在談到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時指出,生態文明建設關係經濟社會發展,關係人民生活幸福,關係青少年健康成長。一晃眼3年多過去了。
“從隋唐時期的通濟渠,到宋朝時人來舟往、熱鬧非凡的汴河,再到元代時隨著都城的變遷,大運河截彎取直、改道山東直抵大都,這段運河就喪失了漕運的作用。透過汴河剖面,我們可以看到元代以後,逐漸淤塞的汴河河床所留下的人們生產活動的痕迹……”在江蘇省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站在汴河剖面遺址前,博物館社會服務部負責人、講解員劉世發為參觀者深入講解,“唐宋元明清數個朝代的漫長時光,就沉澱為地層線間短短的一段土層。
打開蘇北地圖,大運河猶如一條金絲帶,駱馬湖、洪澤湖、高郵湖等湖泊就是鑲嵌其上的明珠。如何讓璀璨明珠更具生態高顏值,讓運河更具生態競爭力?5月17日在徐州召開的江北運河沿線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會議明確:在沿線開展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將其作為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又一重要內容。
在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10周年之際,由中央網信辦、國家文物局、人民日報社、江蘇省委網信委聯合主辦的“何以中國·運載千秋”網絡主題宣傳活動6月22日在揚州啟動。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央網信辦主任、國家網信辦主任莊榮文,省委副書記、省長許昆林,人民日報社總編輯於紹良,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出席活動並致辭。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里程最長的人工河,近年來,江蘇運河沿線地區統籌推動保護、傳承、利用,運河生態實現向好轉變,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為江蘇的“美麗中軸”。江蘇臺記者王鵬:在駱馬湖畔,從高空俯瞰,駱馬湖猶如一塊碧玉鑲嵌在大運河上,一展蘇北平原“山水畫廊”的最新面貌。如今,它也正成為越來越多生物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