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全力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讓古老運河綻放新時代青春芳華

江苏 60℃ 0
摘要:2020年1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揚州考察調研。他沿運河三灣段岸邊步行,察看運河生態廊道建設情況,瞭解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取得的成效。習近平在碼頭同市民羣衆親切交流。

揚州三灣新景。毛連成攝

千百年來,運河滋養兩岸都市和人民,是運河兩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護好大運河,使運河永遠造福人民。

——習近平

【溫暖時刻】

2020年1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揚州考察調研。他沿運河三灣段岸邊步行,察看運河生態廊道建設情況,瞭解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取得的成效。習近平在碼頭同市民羣衆親切交流。他指出,揚州是個好地方,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是國家重要歷史文化名城。千百年來,運河滋養兩岸都市和人民,是運河兩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護好大運河,使運河永遠造福人民。生態文明建設關係經濟社會發展,關係人民生活幸福,關係青少年健康成長。加强生態文明建設,是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群眾的共識和呼聲。要把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同生態環境保護提升、沿線名城名鎮保護修復、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運河航運轉型提升統一起來,為大運河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改善創造有利條件。

【深情回顧】

柳初芽、杏初花,正是揚州三灣濕地公園春意初醒的時節。2月24日,在公園內的親水挑廊邊,三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沈曉梅深情回憶兩年多前習近平總書記到此視察的情景:“總書記就是從這裡下車後漫步三灣,當時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還在緊張施工中。你看對岸,總書記來時還是無法進入的濕地。如今,我們先後完成東部、西部兩塊濱水空間的改造提升,借助親水挑廊、湖中汀步,打造更有樂趣和互動體驗的生態濱水活力空間。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成為揚州文旅的嶄新名片,即使受疫情困擾,2022年也有150萬人次的遊客量。”

“兩年多前,有幸在現場聆聽總書記的諄諄囑託,古運河邊的我們深感重任在肩。這兩年,我們在著力加强運河三灣段生態修復與景觀提升的同時,緊扣‘運河活態傳承’主線,大力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三灣覈心展示園建設。”沈曉梅說。

自2021年以來,三灣先後完成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大運河非遺文化街區一期等多個重點專案建設,推動大運河從“地理空間”走向“文化空間”。大運河非遺文化街區成為集非遺體驗、文創展出、時尚餐飲、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獨具揚州文化和運河特色的現代文旅商業街區,開放一年多來接待遊客超百萬人次。

今年2月,三灣正式啟動“運河新生”公共文化藝術建築策劃與設計競賽,構建特色建築群。將都市生態公園打造為運河文化活力中心,“今年我們還將推動大運河文化街區二期、世界馬拉松永久性終點服務中心、海淘網跨境電商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努力將三灣打造成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及生態文明發展建設的精品案例。”沈曉梅說。

去年,作為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揚州全面啟動“運河十二景”評選和建設提升工作,入選的“十二景”充分展示大運河揚州段精華。揚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長金表示,打造“運河十二景”,就是要築牢古運河生態底板、綠色基底,確保“水清”、維護“岸綠”、凸顯“景美”,同時圍繞“十二景”推出一批文化展示中心、非遺體驗項目、艺文精品力作和數位化“爆款”產品,既各美其美,又串珠成鏈,讓運河文化真正“活起來”“流淌起來”,爭創“讓古運河重生”和“致富河、幸福河”建設的“揚州模範”。

毛連成是三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前期規劃部部長,愛好攝影的他自加盟三灣團隊後留下上千幅三灣不同建設時期的照片。“隨著古運河生態環境的進一步修復,揚州的候鳥種類逐年增多。每到雨水時節,三灣濕地都會飛起上萬只北歸的候鳥,為北京捎去揚州古運河畔春的消息。”毛連成說。

【奮進足迹】

大運河江蘇段延綿南北790公里,如何保護好大運河,使運河永遠造福人民?作為運河原點省份、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唯一重點建設區,江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示,統籌保護傳承利用,讓古老的大運河展現新時代青春芳華。

2021年6月,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標誌性項目——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在三灣生態文化公園建成開放。“開館以來,預約持續火爆,這也是‘大運河熱’在江蘇的一個生動縮影。”館長鄭晶說。

近年來,揚州致力於運河文化的精細化保護,創造性設立運河文化保護緩衝區,高起點規劃建設江淮生態大走廊,確保“一江清水向北送”。致力於運河文化的活態化傳承,加快推進運河三灣風景區覈心展示園、大運河非遺文化園建設。同時,連續多年舉辦的世界運河都市論壇在去年上升為國家級論壇,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大運河故事。記者瞭解到,隋煬帝墓遺址公園基本建成,力爭上半年開放。

放眼江蘇,蘇州建設“運河十景”勾勒現代版“運河繁華圖”,常州打造大運河工業遺產文化長廊,徐州推進窑灣古鎮展現時代新貌,淮安實施大運河“百里畫廊”戰畧引領工程,南通致力於推進唐閘古鎮複刻舊時商貿繁盛……運河兩岸,一幅古今交匯、人水共生的美好畫卷正在徐徐鋪展。

江蘇圍繞打造大運河文化長廊、生態長廊、旅遊長廊,推出系列創新舉措:出臺全國首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地方性法規、設立全國首只大運河文化旅遊發展基金、連續多年舉辦國內唯一以運河文化為主題的國際性論壇、成功打造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推出首部中國運河通志《中國運河志》……江蘇發佈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30個創新案例,以案例形式進一步把江蘇實踐提煉深化為有效路徑。

高位統籌、規劃先行,江蘇成立省大運河文化帶暨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全省13個設區市全部納入建設範圍,高站位、全省域統籌推進。在頂層設計引領下,我省構建“1+1+6+11”規劃體系,23個覈心展示園、26條集中展示帶、153個特色展示點形成空間展示體系。堅持系統保護,建立省級大運河文化遺產監測管理平臺,建成大運河江蘇段水文化遺產資料庫,加快推進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清水廊道、江淮生態大走廊等重大專案建設,努力實現優秀文化、優良生態和優美環境的有機統一。同時,堅持合理利用,文化引領逐漸彰顯,實施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創建工程,建設世界級運河文化遺產旅遊廊道。

活態傳承,讓千年文脈煥發光彩。在2022世界運河都市論壇上,“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數位雲平臺”建設成果發佈。一個數位化、虛擬化、視覺化、智能化的“雲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正式亮相。“利用數位科技,賦能大運河沿線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利用,讓更多人來‘知運河’‘探運河’‘遊運河’,體現江蘇智慧和江蘇擔當。”省文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寧表示。

千年運河貫聯古今,這條致富河、幸福河,如今正化作永不枯竭的精神動力,汩汩滋養著江蘇人民。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