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不幸進了ICU,會經歷哪些“酷刑”?先給你介紹4個
進ICU是怎樣的一種體驗?都說ICU是距離死亡最近的地方,ICU可以將部分患者拉回死亡線,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一些操作顯得比較恐怖。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佟琳介紹過ICU裏的一些操作,為了更好地救治患者,這些操作很不普通。
進ICU是怎樣的一種體驗?都說ICU是距離死亡最近的地方,ICU可以將部分患者拉回死亡線,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一些操作顯得比較恐怖。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佟琳介紹過ICU裏的一些操作,為了更好地救治患者,這些操作很不普通。
80歲的李老漢身體一向都很好。然而,他這一住院,醫生們卻犯了難。鑒於他的特殊情况,醫院决定擔任其親屬的角色,幫助他解除痛患。手術過程很順利,可是李老漢卻因為一件事高興不起來。這是因為,陪伴他好幾年的最後一刻牙,竟然在手術期間神秘消失了!面對李老漢的疑問,麻醉醫生說:手術前一天的時候,已經發現他的口腔裏只剩下孤零零的一顆牙了。手術之後,麻醉醫生也告知李老漢這顆牙的問題。
9歲男孩航航(化名)平時健康活潑,極少生病,此次卻咳嗽20餘天,雖然咳嗽不多,人狀態不差,肺部CT卻驚現多發神秘“黑洞”。“就算我一個沒有醫學基礎的普通人,看到他片子那些黑洞洞,也知道這次攤上大麻煩了!”航航媽至今心有餘悸。吳素玲主任提醒,家長們也不用過於恐慌,只要找到病因及時針對性治療,這類感染一般預後良好。
門診上的一個病人,16歲的少女,咳嗽咳了十幾年,據她媽媽說,孩子小時候就這樣,時不時地發燒,每年發作兩三次,每次都得去醫院住院,抗生素一輪一輪的用,從青黴素用到了頭孢,從頭孢用到沙星類,終於用到統統耐藥了,也得虧她媽媽用盡辦法為她補充營養,小姑娘發育上竟然沒有太受到拖累,不發病的時候也是眉目清秀,再加上有點貧血,皮膚白到發光,發著燒來的門診,兩頰暈紅,這麼靚女,吐出來的痰顏色奇怪的很。
《人體損傷鑒定標准》整理。容貌毀損(重度)
8月18日,林先生又一次肺炎發作。醫生表示,CT的結果顯示林先生肺裏有個東西,但單單做CT,沒法看清它的“真身”。同時,醫生也“順手”把林先生的右下肺清洗了一波,影響林先生的肺部濃痰均被清理乾淨了。醫生提醒,如果小朋友反復患上同部位的肺炎,一定要檢查看看是不是肺部吸入了异物,必要的時候也可以進行支氣管檢查。
經常有人問我,外科手術前病人該如何做一配合醫生更好的治療?也就是說手術開始前6到8小時內,病人需要禁食,禁水。手術前禁止喝水的目的,是為了保持胃排空,以免在麻醉後,發生嘔吐。病人在麻醉狀態下發生嘔吐,嘔吐物會誤吸入氣管而產生意外,嚴重者會因為窒息而死亡。做了這些事情後,全麻下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的維吾爾族病人,術後肺部感染發生率直線下降,很少再發生了。醫患互信,醫患才能共同戰勝疾病。
看著孩子平安健康的長大,是父母最大的心願。但在生活中,孩子時常有意外發生,因為症狀不明顯、不會表達,經常被大人忽視。△2018年4月,澳大利亞醫生在社交媒體發佈了一張X光片,畫面顯示一個5歲孩子的氣道被一顆葡萄卡住了。△2019年3月29日,湖南瀏陽一幼儿園,4歲男孩源源因异物卡喉身亡。更要命的是,很多人不知道,當孩子的氣道被完全堵住,搶救的黃金時間只有5分鐘!
天氣漸漸變冷,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的時候,比如肺炎、支氣管炎、慢阻肺等。最讓人們難受的就是總感到喉嚨裏有痰,但無論怎麼咳都咳不出來,卻也咽不下去,甚至有時候會感到喉嚨瘙癢。總感覺喉嚨有痰卻咳不出來?教你4個方法,輕鬆把痰化掉!日常生活中,痰液是呼吸道所產生的分泌物,呼吸道出現炎症感染時,就會產生較多的痰液。而痰液則是我們身體自我保護機制的一種,刺激人們出現反射性的咳嗽,促進痰液的排出。
10月份的重慶,就像個善變的靚女,忽冷忽熱的天氣,讓很多人措手不及,於是“亂穿衣”模式正式開啟!不過玩笑歸玩笑,大家衣服還是要多穿點,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和身邊的親朋好友,切記不要受凉,不然當心很多秋季疾病就找上你!隨著年齡不斷增長,身體免疫力有可能大不如前,這也是人體逐漸衰老的正常現象,正因如此,“中老年病”也就會隨之而來。中老年病是什麼?秋冬季節正是疾病的高發季節,老年人又該如何預防?
2歲3個月的晨晨連續咳嗽數天,由於症狀不重,爸媽一直沒放在心上,只是在家服藥治療。儘管童童吃藥後病情好轉,但一直未能痊癒。隨後,經過術前精心準備,在內鏡中心的協助下,劉虹醫生為晨晨進行了氣管鏡檢查及肺泡灌洗,晨晨病情很快緩解,痊癒出院。總體而言,小兒電子支氣管鏡對於兒科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起到重要的作用。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孩子咳嗽老不好,應及早就診查找病因,給予及時合理的治療。
某天收到普外科的會診單,一名患者計畫當天出院,突然告知咽幹喉嚨不舒服,遂邀請麻醉科會診。麻醉醫師笑著對外科醫師說:“手術結束好幾天了,怎麼還找麻醉科會診?”這種咽喉痛造成的不舒服感覺,其實是麻醉插管的常見併發症,大多數情况不需要處理。術後咽喉痛常見於行全麻氣管插管、喉罩置入的患者,發生率可高達10%~50%。一旦這些危害較明顯時,患者就有可能咽幹、喉嚨痛或者不舒服,這就是POST發生的根本原因。
氣管异物無論對孩子還是大人來說,都是非常危險的,容易引發窒息。而兒童因為會厭軟骨尚未發育完全,加上對危險的認知不足。氣管异物的發生率是相對較高的。實在想給,切得碎碎的再給他吃。兒童最佳的進食狀態是,連走動都別有,坐下來定定心心慢慢吃。
週一早上,正準備去做一個非常膽囊手術麻醉的時候,主任突然拉住了劉醫生。聽到主任說是讓他臨時接替去急診科幫忙的張醫生,他放心了。那天,張醫生負責的手術是一臺胃大切。看年齡78,又是大手術,劉醫生立刻讓自己的注意力提升幾個級別。慶倖患者沒有大毛病,劉醫生開始手術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然而,當患者張開嘴的時候,劉醫生也驚訝地張開了嘴。插管的時候,儘管還是有幫他拔下來的衝動,但劉醫生還是忍住了。
咳嗽總是好不了,究竟背後有著怎樣的原因?門診中會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咳嗽,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常春表示,呼吸科專家門診中20個病人就有10個病人是因為咳嗽的症狀來看病的。咳嗽大概分為3種類型:一種叫急性咳嗽,3周之內會痊癒;一種叫亞急性咳嗽,指的是3周到8周之間的咳嗽;最困擾病人的是慢性咳嗽,一般會超過8周時間。
基於此科技救治的首位患者韓先生已成功存活滿5年。5年前,韓先生來胸科醫院就診時,腫瘤已超過6釐米,幾乎堵住整根氣管,侵犯了隆突,呼吸困難。經評估,韓先生成為這一研究的首名入組患者。
有朋友跟華子說,在感染病毒之後總是咳嗽,但又感覺有痰咳不出,是不是要吃止咳藥?華子告訴他,有痰的咳嗽不建議用止咳藥,而是要用祛痰藥,只要把痰液排出了,咳嗽也會緩解。但是要注意的是,祛痰藥與止咳藥不一樣,兩者不要用錯。而且在使用祛痰藥時,要謹慎與强力鎮咳藥物聯用,避免影響排痰。黏液溶解劑類藥物是現時最常用的祛痰藥物,在用藥時需要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
前幾天,群裏張醫生在那一直訴苦,問大家有沒有類似的經歷。患者是一個70多歲的男性患者,有糖尿病,直腸腫瘤切除術。家屬問原因,外科給的原因是咳嗽導致的,與麻醉科插管有關。此時,爭辯已經毫無意義:患者一直在外科,麻醉科只是術後短暫的訪視,根本不可能全程瞭解患者是否劇烈咳嗽或者切口裂開的細節等情况。由於切口裂開勢必新增住院時間,家屬又比較激動,外科想讓麻醉科省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