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終身免檢駕駛證長啥樣?和我們的差不多,就多了9個字
人類的奇怪之處在於,他們急於成長,然後又哀歎失去的童年;他們以健康換取金錢,不久後又想用金錢恢復健康。他們對未來焦慮不已,卻又無視現在的幸福。之前的榮譽在袁隆平院士的心中可能不是那麼的重要,但是這張特殊的駕照。
人類的奇怪之處在於,他們急於成長,然後又哀歎失去的童年;他們以健康換取金錢,不久後又想用金錢恢復健康。他們對未來焦慮不已,卻又無視現在的幸福。之前的榮譽在袁隆平院士的心中可能不是那麼的重要,但是這張特殊的駕照。
在大安市海坨鄉中科佰澳格霖家庭農場,種地更輕鬆、更智慧,現代農業煥發出新生機。誓將“廢地”變沃土!大安市通過對全域土地進行綜合治理,加以科技改良,鹽消堿淡,鹽鹼地上造良田。
全球現在都面臨一個共同問題,那就是環境問題。在自然的庇護之下人類才得以生存下來,才得以能够繁衍出如此巨大,如此繁華的文明。但是在撫育人類之後,自然也出現了特別的問題,水土流失,沙塵四掠,海洋污染。現在社會都在呼籲我們要保護自然,要和自然和諧共生,國家也出臺了相關政策,大力治理已經出現的污染,大力恢復遭到破壞的植被,大力在荒漠裏建造防護林,希望能夠通過這些守護住我們的家園。
很快,示範種植的稻種寄到鎮沅縣,當地開始試種上海的節水抗旱稻品種“旱優73”“旱優737”。現時,節水抗旱稻種植已實現全縣九個鄉鎮全覆蓋,顯示出極强的輻射帶動效應。
“中國水稻之父”袁隆平曾經講述過他的“禾下乘涼夢”:“我做了一個夢,夢見我那個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比掃帚還長。我跟我的同事就坐在那個稻穗下乘涼……”如今,袁老的夢想已經成真了!在重慶,高達2米多的巨型水稻已經試種成功。巨型稻在五六年前就已經有了雛形,袁隆平每年都要參與評審和指導,對取得的成果也給予過高度讚賞。
禾下乘涼,圓夢重慶。9月23日,以“慶豐收·感黨恩”為主題的重慶市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在大足拾萬鎮隆平五彩田園開幕。農民朋友載歌載舞歡慶豐收,田間地頭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稻田裏,飽滿的稻穗在兩米高的水稻上“低頭含笑”,明日,這批巨型水稻即將開始收割。“您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如今,就在這片土地上,您的禾下乘涼夢變成了現實。”
8月份的時候,不少媒體報導了重慶大足兩米多高的巨型水稻,如今這些水稻已經成熟開始收割了。9月24日上午,重慶市大足區拾萬鎮的五彩田園中,高粱一樣高的巨型水稻隨風輕擺,沉甸甸的稻穗謙恭地低著頭,數月的生長終於迎來了收穫的日子,一群稻農拿起鐮刀下田收割。而且專家表示這種巨型水稻植株間空隙較大,適合在稻田中進行魚蝦等水產和鹅鴨等家禽類的養殖,囙此還可以從稻田中收穫水產品和家禽的肉蛋產品,新增稻田的收入。
天津啟豐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克維說:“今年的產量已達到每畝1350斤。採用機器收割,收割機直接將水稻放到運輸車裏,直接運輸到精密加工廠,通過加工將好稻米投入市場,讓老百姓吃上健康糧、放心糧。”全區水稻種植面積1.6萬畝。
天有際,思無涯。中國的育種家們嘗試並且成功,由此在遺傳學、育種學和種業裏展開一種革命性的、大規模的行為:南繁。中國第一位提出南繁理論並於1957年11月開始南繁實踐的是作物育種學家、中國玉米育種奠基人之一的吳紹騤教授。他和助手最早的南繁實踐是在廣西柳州。這個行為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到現在從沒間斷過,這一延續六十多年的行為,已被統一稱作:南繁。這個事兒,就叫作“南繁”。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日前,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白茅嶺種養基地裏水稻喜獲豐收。萬畝水稻稻穗金黃、籽粒飽滿,經評定,三個品種均達到一級稻標準,初步測算畝均產量550公斤,畝純收入2000元。白茅嶺這片原先寸草不生、零收益的鹽鹼地,真正變成了豐收增產的良田。2020年起,中裕創新舉措,“引黃泥沙、養殖沼液壓堿、雨水利用、優選良種、生態環境改善”五位一體,將這片鹽鹼地改造成了良田。
大雪融化,稻田重綻金黃。連日來,位於靜海區團泊鎮的1500畝海水稻迎來豐收季,田間實收測產畝產量達到756.48公斤,這標誌著海水稻在天津市推廣種植獲得成功,也標誌著袁隆平團隊在環渤海地區的第一個規模化海水稻示範專案獲得成功。天津市農業農村委相關部門介紹,在靜海區、濱海新區大港等南部地區,依靠海水稻良種,鹽鹼地正在變成稻穀飄香的米糧倉。
11月26日上午9時30分,位於廣州市洋田村的黃埔區“國家雙季稻超高產攻關項目”試驗基地分外熱鬧。加上今年7月,在同樣地塊,測產取得了早稻平均畝產783.1公斤的數據,意味著雙季稻畝產1509.5公斤,成功實現了畝產3000斤的目標。11月26日上午,廣州市黃埔區新龍鎮洋田村,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雙季稻畝產3000斤高產攻關黃埔示範基地晚稻測產,同一地塊早晚稻測產後超三千斤。
今年,營口市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水稻產量預計實現42萬噸,最高單產達到900公斤,平均畝產687公斤,兩項名額連續三年保持全省第一。
新海南用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12日消息近兩年,海口市美蘭區多次引進企業對撂荒土地進行綜合、整治,其中,超遠緣多胚孿生竹稻和蘆稈稻種植項目,單季畝產預計可達1700斤。1月11日,記者走訪該項目發現,曾經的撂荒地不再雜草叢生,農民在辛勤勞作,田裡已經種下了不少水稻。該項目種植的超遠緣多胚孿生竹稻和蘆稈稻會比普通品種的水稻產量高出一倍,單季畝產可達1700斤,一年能產三季,而普通水稻一般單季畝產800斤左右。
3月31日上午,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掛牌儀式在長沙舉行。副省長陳飛、中國工程院院士柏連陽為中心掛牌,中國工程院院士鄒學校、單楊出席。
連日來,10個涉農區稻農正在加緊開展水稻育秧,農技人員深入一線指導,確保今年我市100萬畝小站稻豐收,育出健康、茁壯的稻秧。市農業農村委組織農技人員深入津南、寧河、寶坻等小站稻生產重點區進行技術指導。
連日來,袁隆平團隊北方優質稻研發基地搶抓農時,穩步推進水稻育苗工作。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團隊正加緊培育適合舒蘭種植的優質新品種水稻。
鎮賚縣水稻種植面積155萬畝,占鎮賚縣耕地的一半左右,插秧是這個縣農業生產的一出重頭戲,嘎什根鄉將引領鎮賚縣迅速掀起水稻生產高潮。
在鐵嶺縣凡河鎮城南堡村,採用了富硒SOD水稻種植科技的稻苗長勢喜人。富硒SOD水稻種植技術研發成功後,他們第一時間用上了這一新技術。
“看,‘巨型稻’快到我肩膀了,足有1米半高!”為提高水稻產量,增加農民收入,今年5月20日,袁隆平院士團隊帶來了“巨型稻”良種,在東白莊村育秧栽種,面積達100畝。
近年來,安圖縣萬寶鎮致力於發展水稻種植產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現時,全鎮已發展水稻面積530公頃,預計年產3500噸,產值達1500萬元。
近日,走進農安縣龍王鄉水稻種植區域,只見一片片水稻長勢喜人,風吹稻浪,展現出一幅好“豐”景。農安縣龍王鄉今年種植水稻2000公頃,現時水稻總體長勢良好,無大面積病蟲害,豐收在望。
現時蝦、蟹已經上市,魚也即將上市。截至目前,漢中稻漁綜合種植養殖經營主體達365個。為更好地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去年以來,漢中市、縣兩級落實財政資金1.7億元支持稻漁綜合種植養殖。
9月23日,是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又是一年秋收時,吉林大地到處一派豐收景象。金秋時節,農安縣的鄉間田野裏,一片片水稻長勢喜人,金燦燦的稻穗顆粒飽滿,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希望。
金秋時節,汪清縣百草溝鎮的水稻已進入灌漿末期,一片片金燦燦的稻田長勢喜人。百草溝鎮種糧大戶王同江看著稻田裏飽滿的稻粒,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今年,百草溝鎮共種植水稻1260公頃,預計收穫水稻1.07萬噸。
多年來,營口天域稻業深耕優質稻的南繁北育,在做優一粒米上下足功夫,今年秋收季,鑲嵌“營口芯”的優質稻畝產超過1500斤。
“這些都是用富氫水灌溉的水稻,米質更好、產量更高!”有研究表明,氫氣是一種新的氣體訊號分子,可改善土壤中微生物的菌落結構,減緩土壤中有機質的降解,從而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在農學上具有“氫肥”的美譽。
近日,上海中科荃銀分子育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荃銀)與海南國際知識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海知所)聯合打造的水稻品種基因型評估交易體系獲權威專家評審通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主任韓斌擔任評審專家組組長。
本報三亞5月13日電( 李豔玫)5月12日至13日,第五届“海南好米”評選活動暨產業發展大會在三亞舉行,旨在進一步完善“海南好米”品牌建設,促進“海南好米”金獎品種的宣傳推廣和“海南好米”品牌大米打造,帶動海南米業的發展。今年共篩選出來自省內外種業米業企業、科研院所等29家組織40個優質稻品種參與評選。
一粒稻,一顆“芯”。連日來,在水稻拔節孕穗期,記者赴田間地頭“問稻”,走近一批專“芯”致志的育種專家、科技人員,探尋天津小站稻振興背後的“種築基石”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