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出臺耕地占補平衡管理辦法

河北 69℃ 0

辦法明確,專案驗收原則上在立項批復之日起兩年內完成縣級驗收,經市級自然資源首長部門驗收核實後申請省級覆核,省自然資源廳組織隨機抽取20%的項目進行實地覆核。

服務經濟穩增長 四川出臺“自然資源十條”

四川 47℃ 0

6月9日,自然資源廳印發强化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服務經濟穩增長十條政策措施(第一批)(以下簡稱“自然資源十條”)。據悉,“自然資源十條”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一年,從要素保障、資源利用、政務服務等方面發力,進一步強化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支撐經濟穩增長。

我省用活土地政策優化自然資源領域營商環境

河北 44℃ 0

連日來,省自然資源廳有效推動政策措施落地落實,緊緊圍繞服務基層服務企業,扎實做好土地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撐,全力推動項目帶動戰略實施,持續優化自然資源領域營商環境,助力全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河北持續優化自然資源領域營商環境

河北 45℃ 0

今年6月以來,省自然資源廳積極落實《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十條用地政策措施》,緊盯“保”字發力,强化自然資源要素保障。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詹曉陽表示。

我國首批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完成登簿

海南 36℃ 0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有了“戶口本”。海南日報3月1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日前,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等3個重要生態空間確權登記實現登簿,作為我國山水林田湖草沙“戶口本”的自然資源登記簿首次亮相。首批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完成登簿,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成果。首批登簿的重點區域也是我國生態功能重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空間,分別是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四川全面啟動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畧行動

四川 28℃ 0

四川是全國能源資源大省,戰略性礦產資源豐富、分佈相對集中,現已發現礦產136種,占全國已發現礦種的78.6%,其中,瓦斯、葉岩氣、鋰、釩、鈦等8種礦產查明資源量位居全國第一。

連島獲評全國首批“和美海島”

江苏 25℃ 0

6月8日,自然資源部公佈全國首批“和美海島”名單,全國33個海島入選,我省連島為全省唯一入選的海島。連島是江蘇第一大基岩海島,風景旅遊資源豐富獨特,集海、島、林、石、灘、漁村人文景觀於一體,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藍天碧海、空氣清新,是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國家4A級景區、國家級文保組織,曾榮獲“全國十大美麗海島”榮譽稱號。

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專項規劃處副處長金洋:一路求索,只為繪好“一張藍圖”

海南 52℃ 0

十幾摞檔案資料堆成“小山”,將一張長桌佔據得滿滿當當。“最忙的時候,這些資料幾乎堆得整個辦公室都是,連下脚的地方都沒有。”6月27日,見海南日報到訪,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專項規劃處副處長金洋這才從“小山”中探出頭。與堆積如山的各種規劃文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她電腦裏日趨完善、精細的“一張圖”。“過去,由於規劃主體不同,'規劃打架’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區域經濟發展。

2023全球濱海論壇會議在鹽城開幕王廣華許昆林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江苏 30℃ 0

綠色低碳發展,共亯生態濱海。9月25日,由江蘇省人民政府、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共同主辦的2023全球濱海論壇會議在鹽城開幕。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省長許昆林出席開幕式並致辭。王廣華指出,濱海區域連接陸海,是人類聚居的主要場所,也是各國經濟社會發展最具活力的區域。許昆林向參加會議的中外嘉賓表示歡迎,向自然資源部等國家部委以及社會各界長期以來對江蘇發展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他說,江蘇海洋資源豐富,國際濕地都市和國際重要濕地數量均居全國前列。我們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系統推進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濱海地區人海和諧的美麗新圖景正徐徐展開。

昆明加速給自然資源“上戶口”

云南 29℃ 0

換句話說,昆明將加速推進給自然資源“上戶口”這一基礎性工作。昆明對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健全資源環境價格形成機制、健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等方面,均進行了高位設計。

自然資源部碳中和與國土空間優化重點實驗室海南分中心成立

海南 18℃ 0

近日,自然資源部碳中和與國土空間優化重點實驗室海南分中心在海口掛牌成立。據悉,自然資源部碳中和與國土空間優化重點實驗室緊密圍繞《自然資源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綱要》總體要求,面向國家“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目標,聚焦陸域國土空間利用,針對加快構築碳匯型綠色國土、低碳型國土空間格局,以及碳中和國土空間優化等基礎應用問題,開展前瞻性、創新性、應用性研究,同時為國土空間優化、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與監督實施,以及全面提高自然資源利用效率,提供科技與決策支撐。

江蘇正奮力打造美麗中國現實模範

江苏 14℃ 0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把美麗江蘇底色繪得更綠,堅持要素市場化配寘改革、把資源資產權益護得更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民生福祉抓得更實。回望2023年,10萬平方公里的江蘇大地,正奮力打造美麗中國的現實模範。

江蘇大地鋪陳自然資源支撐高品質發展新畫卷

江苏 0℃ 0

進入6月中旬,全省小麥機收面積已達3585萬畝,烘乾糧食近700萬噸,夏糧總體實現顆粒歸倉,豐收在握。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江蘇這片占全國國土面積1.1%的土地,糧食總產已連續10年保持在700億斤以上,扛穩了糧食安全重任。牢牢守住耕地紅線,守的是老百姓的“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