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墓前跪著3座石像,一是馬岱,二是楊儀,最後一人是諸葛亮?
說到蜀軍陣營的大將,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而在蜀國這第一批老將相繼陣亡之後,蜀軍的第一大將便要數魏延了,諸葛亮北伐之時,魏延可謂是諸葛亮的左膀右臂。但是諸葛亮死後,北伐大計宣告破滅,諸葛亮卻遺命要殺了魏延,這件事在歷史上頗有爭論。既然魏延手下的阿兵哥,在一開始沒有立諸葛亮的石像,那麼在他們的眼裡,殺害魏延的元兇,是沒有諸葛亮的。
說到蜀軍陣營的大將,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而在蜀國這第一批老將相繼陣亡之後,蜀軍的第一大將便要數魏延了,諸葛亮北伐之時,魏延可謂是諸葛亮的左膀右臂。但是諸葛亮死後,北伐大計宣告破滅,諸葛亮卻遺命要殺了魏延,這件事在歷史上頗有爭論。既然魏延手下的阿兵哥,在一開始沒有立諸葛亮的石像,那麼在他們的眼裡,殺害魏延的元兇,是沒有諸葛亮的。
魏延字文長,本書荊州劉錶的手下,後來弃了劉備去投奔長沙太守韓玄。魏延此時便扼守在長沙,見關羽來攻長沙,魏延自知長沙不保,準備弃了韓玄而投劉備。為錶誠意魏延斬殺長沙太守韓玄,並率眾開城投降。諸葛亮想要殺了魏延,便對劉備說,這人天生反骨他日必反,此人不可留。當然,諸葛亮的猜疑,也是基於魏延之前的屢次反叛,以及魏延為人狂傲的性格。
因為關於他的爭論,竟然都集中在是真傻還是假傻?至於理由,則是因劉禪投降後,曾對隊司馬昭說的那句“此間樂不思蜀”。但筆者卻認為,想搞明白這個問題,要看諸葛亮去世之時,理由有兩點。且更關鍵的是,就在諸葛亮去世時,劉禪一口氣連殺了3比特重臣,這就顯得不一般了。
因為關於他的爭論,竟然都集中在是真傻還是假傻?至於理由,則是因劉禪投降後,曾對隊司馬昭說的那句“此間樂不思蜀”。但筆者卻認為,想搞明白這個問題,要看諸葛亮去世之時,理由有兩點。且更關鍵的是,就在諸葛亮去世時,劉禪一口氣連殺了3比特重臣,這就顯得不一般了。
話說,劉備打贏赤壁之戰後,魏延因為在這場戰役中建立了許多軍功,被劉備擢升為牙門將軍,一時風光無限,備受賞識。劉備更是在攻下漢中之後,將魏延昇為了鎮遠將軍,魏延也得到了漢中太守的職位。我們都知道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的故事,關羽也算是劉備的直系,在大家都認為關羽會是漢中的守備,劉備卻給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直接把新人魏延推上太守之比特。這樣備受矚目的人,自然有很多人眼紅,也為他日後的不得善終埋下了伏筆。
西元211年,魏延以私兵身份跟隨主君劉備入蜀,在取蜀攻略中數有戰功,拜為牙門將軍。不想劉備卻提拔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漢中太守,全軍震驚。為此,劉備大會群臣。劉備稱好,群臣亦對他所說的話感到很有魄力。劉備稱帝,再被昇為鎮北將軍,成為蜀漢獨當一方的大將。以致魏延怒燒棧道後完全無人為其說情辯護,種下日後殺機。所謂“腦後有反骨”為不忠,其實是一樁冤案。
楊儀用計除掉魏延後,自認為對蜀漢立有大功,應當代替諸葛亮執政。可是他沒想到,諸葛亮生前留下秘密指令。秘密指令裏寫的內容是,楊儀胸襟狹隘且性情急躁,蜀漢丞相由蔣琬來接任。楊儀到達成都後,被後主任命為中軍師,沒有具體工作,只是個閒職。楊儀以跟著昭烈帝劉備做事,擔任尚書職務,蔣琬當時只是尚書郎。楊儀到達流放地點後,又上書進行誹謗,言辭激烈强硬,於是下令郡府逮捕楊儀,楊儀自殺。
其實,諸葛亮在現實中對魏延是十分看重的。在諸葛亮的手下,魏延屢建奇功。這樣,魏延便成為蜀軍中僅次於諸葛亮的人物。至於說諸葛亮壓制使用魏延的說法,主要是來自魏延自己的說法。在諸葛亮去世後,他不顧諸葛亮的遺命,要求文官將諸葛亮的遺體送回,自己率領蜀軍繼續北伐。這樣的看法只是魏延個人的看法,實際上諸葛亮對他已經十分寬容。在魏延與比他地位高的劉琰發生衝突的時候,諸葛亮支持魏延。
魏延,字文長,義陽平氏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有勇有謀,善於奇兵謀略,跟隨劉備入川,出生入死,屢立戰功,鎮守漢中十餘年,先後被封為牙門將軍、鎮遠將軍、漢中太守、鎮北將軍、拜凉州刺史,封都亭侯。諸葛亮死後,魏延和楊儀兩人矛盾激化,最後魏延被馬岱所殺,夷滅三族。後人覺得魏延死的冤枉,所以在陝西漢中的魏延墓前,修了三座跪著的石像,有史學家考證,一個是諸葛亮,另外兩個是楊儀和馬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