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場送禮潛規則:將禮俗變成陋俗,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1845年,清朝進士張集馨私下打點之後獲得了山西督糧道的肥差,從此負責整個山西的糧草調配,從中自然能够中飽私囊。囙此,張集馨從各處借貸整整達到了1.9萬兩白銀之多,而這麼多的錢財,僅僅只是為了送禮打點關係。而類似張集馨的情况,在清朝官場之中幾乎已經成為了一個“鐵律”,如果沒有所謂的“禮品”,那就是上塞下阻,不可能安穩坐好自己的位置。
1845年,清朝進士張集馨私下打點之後獲得了山西督糧道的肥差,從此負責整個山西的糧草調配,從中自然能够中飽私囊。囙此,張集馨從各處借貸整整達到了1.9萬兩白銀之多,而這麼多的錢財,僅僅只是為了送禮打點關係。而類似張集馨的情况,在清朝官場之中幾乎已經成為了一個“鐵律”,如果沒有所謂的“禮品”,那就是上塞下阻,不可能安穩坐好自己的位置。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清朝的政治、軍事等各方面的黑暗腐敗情况。這裡的道指的是道光,鹹指的是咸豐。後調任貴州布政使,此後轉任直隸,河南、湖北布政使。張集馨的一生中歷經8地11職,最讓張集馨鬱悶的終生未能當上巡撫一職。張集馨為此耿耿於懷。案件發生很簡單,張集馨本人是全程跟踪的。
現今社會,如果發生了盜搶案,依靠發達的監控設施和先進的偵查科技,犯罪分子很快就會歸案。而且盜竊案和官員的職位、個人前途息息相關,這一系列的制度弊端和原因,造成了清朝官員諱盜誣良的現象,不少良民被誣陷為盜賊,以致冤案遍地。死者蔣性青年,被妻子和妹妹合謀捏爆睾丸而死。次日,該鄉保長及眾親屬趕到縣衙門報案,然而知縣徐鈞有意諱盜。暗中指使下屬誣陷姑嫂二人謀殺。幸而張集馨查出了真相,姑嫂二人得以活命。
道光二十二年,閩浙總督顏伯燾在鴉片戰爭中失守廈門,被革職回廣東老家。回鄉途中經過福建漳縣。二月初一開始,就有扛夫過境,每日有六七百名;初十,顏伯燾本人到達漳縣,他的護兵、隨從、家屬、抬夫、僕人達到了3000人,這麼多人都要安排吃住,開支都要縣裡負責,縣令急得像背上著火。時任汀漳龍道的張集馨至書院謁見顏伯燾時,顏稱其夫人乳房有病,不能走路,得多留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