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位名將終結了三國鼎立,滅蜀的沒一個有好下場
三國亂世英雄輩出,最後曹操、劉備、孫權三足鼎立,分別成就了一番事業。但三國時代卻是治世最後的餘暉,緊接著三國的西晋只維持了全國統一十幾年,就天下大亂,爆發了持續幾百年的五胡亂華與南北朝對立。可以說,西晋王朝是秦漢第一帝國最後的迴光返照,如果不是有這五位名將,恐怕三國統一還不知道何時到來,那時的天下將會更加混亂了。西晋滅東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也是整個魏晋南北朝四百年裏唯一一次成功的統一戰爭。
鄧艾是三國末期的軍事奇才,卻為何死得那麼窩囊?你看他都幹了啥
事實上,鄧艾之所以死得如此窩囊,其原因很簡單,就是鄧艾這個人的情商比較低!他的智慧全用在了軍事上,導致他和身邊人的關係並不好,所以說最終遭到眾人的聯合狙殺,連帶家族受累!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看看鄧艾的低情商都體現在哪些方面?在此之前,鄧艾專注軍事,情商比較低,司馬昭還能够容忍。但是滅亡蜀漢後,鄧艾的一系列行為,這可不純粹是軍事行動了啊,封賞眾人,贏取
曹魏的首都洛陽戒備森嚴,司馬家族是如何在此陰養死士三千的?
曹睿死後,司馬家族迅速崛起,以司馬懿為首的父子三人,可以說每一位都是文武雙全傑出的政治野心家。不管是為了最終篡奪帝位,還是消滅現時的政治對手,司馬家族必須要擁有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囙此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就在洛陽陰養了三千名死士作為後盾。但問題來了,當時洛陽是曹魏政權的國都所在,司馬家族雖然是首屈一指的大家族,可名義上還是曹氏的臣子,在守衛森嚴的國都裏豢養數量如此之巨的私兵,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魏延為何要反?看看他身邊的同事,司馬昭:不反才怪!
話說,劉備打贏赤壁之戰後,魏延因為在這場戰役中建立了許多軍功,被劉備擢升為牙門將軍,一時風光無限,備受賞識。劉備更是在攻下漢中之後,將魏延昇為了鎮遠將軍,魏延也得到了漢中太守的職位。我們都知道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的故事,關羽也算是劉備的直系,在大家都認為關羽會是漢中的守備,劉備卻給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直接把新人魏延推上太守之比特。這樣備受矚目的人,自然有很多人眼紅,也為他日後的不得善終埋下了伏筆。
三國末期最陰毒將領,連番用計除掉三比特蓋世名將,晚年被政敵滅門
煮酒論三國上回說了在佔據蜀地之後,圖謀反叛、但叛亂也因為鐘會部下的叛變而瓦解,鐘會與薑維兩個也在叛變過程之中被殺,細心的你有沒有發現一個細節,那就是三國後期最出名的三比特蓋世名將、鄧艾、薑維、鐘會這三人都在鐘會叛變過程之中被殺,並且這三人之死都和一個叫衛瓘的人有關係。魏滅蜀之戰中,鐘會配合鄧艾分兵進取,最終滅亡蜀漢。衛瓘設計離間烏桓和二部,導致他們之間產生嫌隙,導致烏桓部眾投降而拓跋力微因憂愁而死。
魏元帝曹奐是曹魏歷史上的最後一比特皇帝嗎?
曹魏是三國時期的一個政權,後世史家多稱曹魏,主要是因為這個政權的奠基者是曹操,建立者是曹操的兒子曹丕。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最終並沒有稱帝,也並沒有完成一統天下的局面。而曹操死後,曹丕接了班,他逼迫漢獻帝禪讓,正式取代漢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陽。曹丕去世後,長子曹睿在洛陽即位,是為魏明帝。所以說魏元帝曹奐是曹魏歷史上的最後一比特皇帝。
如果鄧艾不偷渡陰平,魏國能短期內滅了蜀國嗎?
如果沒有鄧艾偷渡陰平的神來之筆,蜀漢會比魏國活得更久。自司馬家奪權後,一直忙著處理內部問題,對外征戰不多。經過鎮壓淮南三叛,弄死高貴鄉公曹髦,司馬昭篡位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這種情況下,儘管遭到群臣的反對,司馬昭依然决心發起滅蜀之戰。否則,一旦受挫,威望受損,得不償失。鑒於此,司馬昭的滅蜀方案包含兩個漸進式目標:1、必須奪取漢中;2、爭取滅蜀。
晋朝那些藩國王爺們之只有一代的藩國(下)
今天我們來講剩下的晋朝那些只有一代的藩國。如果說晋朝那些只有一代的藩王中最有名的,楚王司馬瑋絕對可以掙一下排名,畢竟他是八王之亂中的一比特。其實司馬瑋最初的爵位其實是始平王,一做就是13年。但司馬瑋最終卻成了賈南風的棋子,幫助其除掉司馬亮後就被拋弃殺害。雖然司馬瑋的兒子得以倖存並被封為王,但已經不是楚王,所以司馬家族的楚王就他一比特。晋武帝司馬炎建立西晋後,封渤海王,食邑五千三百七十九戶。
為何這四比特女子,被稱為“三國四大惡女”?你看看她們都幹了些啥
三國雖是金戈鐵馬的時代,可若無紅顏相伴,或說紅顏禍水為亂,那就失了光彩了。如貂蟬,對於董卓來言,妥妥紅顏禍水,可對於呂布來說,卻分明有了紅顏相伴的味道了,對此,不是影電視劇《三國演義》(新)就是如此展現的嗎?囙此與其說是,最壞的四比特女人,不如說,給老公(親人)的事業,造成毀滅性打擊的四比特女人。下麵是筆者給出的四比特,只是筆者自己的意見,權當抛磚引玉。
擔任滅蜀重任的總指揮官鐘會為什麼要謀反?
鐘會謀反的動機,按說也只有他本人最清楚了,謀劃過程,發動時機都是他自己决定的,以伐蜀的歷程來看,鐘會被薑維攛掇的可能性很大。曹魏帝國伐蜀一戰,起因也是司馬昭為了想因功上位,提高自己的聲望,好稱公、登上相國之比特。鐘會就藉口糧食補給困難,奪了漢中也算是“完成既定戰略目標”,大功告成,準備宣佈撤軍,可以說,在這時候,鐘會是絕對沒有動造反心思的。
鐘會和鄧艾滅掉蜀漢後,為何非但無功,反而還被司馬昭給殺掉了?
滅蜀之戰,堪稱是莫名其妙的一次滅國之戰。一則,誰也沒想到劉禪會那麼慫,明明還握著薑維這個“王炸”,卻直接扔牌投降!二則,滅蜀之戰的兩大功臣,竟然都因謀反罪名,被司馬昭給殺掉了。但別怪我太坦白,滅蜀之戰有兩員大將,在蜀漢滅亡後,會必須無疑。比如鄧艾明顯是被冤枉了。司馬昭异常失望,如今只有鐘會一直在支持自己伐蜀了。所以,為何鐘會和鄧艾滅掉蜀漢後,司馬昭卻非要殺他倆?
這個人一當上皇帝,國家就面臨了亡國之危
曹芳繼位後,司馬懿遭到曹爽排擠,升官為無實權的太傅。正始十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洛陽。自此,曹魏的軍政權力全部落入了司馬氏的手中,史稱:“高平陵之變”。而司馬昭,就是司馬懿與張春華的次子。後人為司馬炎辯解,他的荒淫侈靡皆因大統一來之太易,自己並未付出太多,父親的皇位就給了自己。
劉禪當上安樂公後,又活了多少年?那些年生活怎樣,結局如何?
景耀六年,鄧艾偷襲蜀國腹地,在綿竹擊敗諸葛瞻,劉禪得知諸葛瞻戰敗消息後很恐慌,立即把身在成都的文武大臣都召集起來商量應對辦法。作為蜀漢最高決策者的劉禪,綜合當時蜀國的整體情况和成都附近的形勢後,最終還是選擇了聽從譙周的投降建議,决定向鄧艾投降,並派人告訴霍弋“朝廷戰畧已定,不需前來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