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改變抗戰歷史、挽救中國,這個英雄究竟是誰?
抗日戰爭時期的惠通橋阻擊戰被歷史學者們稱之為:“一分鐘改變抗戰歷史”。誠如歷史學者們所言,惠通橋阻擊戰在遠征軍潰敗的危急時刻,力挽狂瀾,將追擊的日軍阻擊在怒江西岸,使得日軍攻入我大後方的圖謀破產。關於此戰的文章更是數不勝數。但是無論是紀錄片還是文章都有兩個問題,一是遺漏了最關鍵的人,二是聚焦點在橋,忽略了創造歷史的不是橋,而是人。那麼被眾多紀錄片和研究文章遺漏的關鍵之人,到底是誰呢?
抗日戰爭時期的惠通橋阻擊戰被歷史學者們稱之為:“一分鐘改變抗戰歷史”。誠如歷史學者們所言,惠通橋阻擊戰在遠征軍潰敗的危急時刻,力挽狂瀾,將追擊的日軍阻擊在怒江西岸,使得日軍攻入我大後方的圖謀破產。關於此戰的文章更是數不勝數。但是無論是紀錄片還是文章都有兩個問題,一是遺漏了最關鍵的人,二是聚焦點在橋,忽略了創造歷史的不是橋,而是人。那麼被眾多紀錄片和研究文章遺漏的關鍵之人,到底是誰呢?
不錯,“鑄倭寇”是為倭寇鑄像,這是又一次“英雄墓前跪奸佞”。後來,日本政府多次出面要求馬上進行拆除,中國政府表示:需要3個條件,完成了我們就拆。李將軍的做法被日本政府知曉後,引發了他們强烈的不滿,日本政府長期持續與中方商洽,要求馬上拆除4個塑像,停止對日本軍人的侮辱。日本官方沒有正面回應我們的要求,迂回表示願意給予騰沖人民一些經濟補償,我們當然也不會答應他們的要求。
衛立煌,字俊如。1897年2月16日生。父衛正球,為本縣石塘橋鄉册書,登記管理當地田賦,1905年歿於瘟疫。此後全家賴其大哥衛立炯在縣任職維持生計。衛立煌少時入鄰村私塾就讀。辛亥革命後,衛立炯任和縣軍事訓練班主任,衛立煌亦前往和縣,受到大哥及其友人革命思想的薰陶。“二次革命”起,和縣宣佈獨立,袁世凱派倪嗣沖出兵鎮壓,衛立煌隨大哥加入羣衆武裝隊伍抵抗,失敗後潜回家鄉。
抗日戰爭時期的惠通橋阻擊戰被歷史學者們稱之為:“一分鐘改變抗戰歷史”。誠如歷史學者們所言,惠通橋阻擊戰在遠征軍潰敗的危急時刻,力挽狂瀾,將追擊的日軍阻擊在怒江西岸,使得日軍攻入我大後方的圖謀破產。關於此戰的文章更是數不勝數。但是無論是紀錄片還是文章都有兩個問題,一是遺漏了最關鍵的人,二是聚焦點在橋,忽略了創造歷史的不是橋,而是人。那麼被眾多紀錄片和研究文章遺漏的關鍵之人,到底是誰呢?
騰沖是著名的僑鄉、文獻之邦和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騰沖在西漢時稱滇越,大理國中期設騰沖府。由於地理位置重要,歷代都派重兵駐守,明代還建造了石頭城,稱之為“極邊第一城”。這場戰役就是騰沖戰役。1945年7月7日騰沖人民修建了國殤墓園,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段光榮的抗戰歷史及其不屈不撓的抗戰精神,一直激勵中國人民奮發圖強。
衛立煌,字俊如。1897年2月16日生。父衛正球,為本縣石塘橋鄉册書,登記管理當地田賦,1905年歿於瘟疫。此後全家賴其大哥衛立炯在縣任職維持生計。衛立煌少時入鄰村私塾就讀。辛亥革命後,衛立炯任和縣軍事訓練班主任,衛立煌亦前往和縣,受到大哥及其友人革命思想的薰陶。“二次革命”起,和縣宣佈獨立,袁世凱派倪嗣沖出兵鎮壓,衛立煌隨大哥加入羣衆武裝隊伍抵抗,失敗後潜回家鄉。
抗日戰爭時期,湧現出一大批愛國將領,他們指揮作戰,奮勇殺敵,面對日本侵略者頑強不屈。除了遊擊作戰的八路軍和新四軍以外,在國民黨軍中也有一些傑出的抗日將領,孫立人便是其中一位。他擁有出眾的軍事指揮才能,用兵出神入化,立下了赫赫戰功。孫立人出生在安徽,年少時他曾經跟著父親去青島生活。1955年,蔣介石父子動手了,他們秘密逮捕了孫立人的舊部下,對其屈打成招。孫立人雖然被囚禁,但是在教育方面他是成功的。
抗日戰爭時期,湧現出一大批愛國將領,他們指揮作戰,奮勇殺敵,面對日本侵略者頑強不屈。除了遊擊作戰的八路軍和新四軍以外,在國民黨軍中也有一些傑出的抗日將領,孫立人便是其中一位。他擁有出眾的軍事指揮才能,用兵出神入化,立下了赫赫戰功。孫立人出生在安徽,年少時他曾經跟著父親去青島生活。1955年,蔣介石父子動手了,他們秘密逮捕了孫立人的舊部下,對其屈打成招。孫立人雖然被囚禁,但是在教育方面他是成功的。
抗日戰爭時期,湧現出一大批愛國將領,他們指揮作戰,奮勇殺敵,面對日本侵略者頑強不屈。除了遊擊作戰的八路軍和新四軍以外,在國民黨軍中也有一些傑出的抗日將領,孫立人便是其中一位。他擁有出眾的軍事指揮才能,用兵出神入化,立下了赫赫戰功。孫立人出生在安徽,年少時他曾經跟著父親去青島生活。1955年,蔣介石父子動手了,他們秘密逮捕了孫立人的舊部下,對其屈打成招。孫立人雖然被囚禁,但是在教育方面他是成功的。
2017年7月,雲南滇西施甸縣太平鎮烏木村的一比特村民像往常一樣上山采藥,在一塊山坡上挖藥材的時候挖到一塊生銹的油桶,他很好奇為什麼會有油桶埋在這不深不淺的地方,而且還不止一個,以為裡面可能裝著什麼寶貝,於是下山叫了些村民來一起挖。可當村民們打開油桶時才發現,裡面裝的是不知名的屍骨。
在雲南邊境,有個叫烏木村的村子。村子常年被深山環繞,山清水秀,風景秀麗。這裡美麗的大自然養育了一群淳樸的村民,他們常年以農耕為生,安居樂業。5年前的一天,一比特村民像往常一樣,上山采藥。挖著,挖著,一個個腐蝕嚴重的油桶出現在眼前。這時一個大膽的村民好奇地打開其中一個油桶的蓋子,只見裡面裝著一具具遺骸,把他嚇得摔倒在地。到底是誰把他們裝在油桶裏?日軍得知這一消息,本來想入侵雲南,破壞中國的供給。
日本投降以後,國共雙方圍繞東北的接收爆發了武裝衝突。雙方一邊打一邊談,都想用戰場上的優勢贏得談判桌上的主動權。1946年5月18日,林彪的東北民主聯軍在四平堅守了一個多月後傷亡慘重,因為後方據點塔子山被攻破,情况危急只能主動撤離四平。這時林彪前方總部作戰科科長王繼芳叛變投敵,並交給敵人很多作戰資料。國民黨東北警衛司令杜聿明在得到情報以後,認定林彪部隊虛弱,孫立人拒絕了杜聿明的命令。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有這樣一群愛國之士,他們為了捍衛民族尊嚴不惜犧牲自己,他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我們新的長城,“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是對他們最好的寫照。在雲南邊境的一個小村莊裏,有一個上山采藥的村民在上山采藥時發現了許多具屍骸,他們是誰,又為何會被人埋在這裡?進一步的檢測之後,發現這群屍骨平均年齡只有20歲,這一檢測結果讓眾人感到惋惜,並對這群小戰士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