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村民采藥中發現多個廢汽油桶,裝滿軍人屍骸,平均年齡僅20歲

云南 104℃ 0
摘要: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有這樣一群愛國之士,他們為了捍衛民族尊嚴不惜犧牲自己,他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我們新的長城,“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是對他們最好的寫照。在雲南邊境的一個小村莊裏,有一個上山采藥的村民在上山采藥時發現了許多具屍骸,他們是誰,又為何會被人埋在這裡?進一步的檢測之後,發現這群屍骨平均年齡只有20歲,這一檢測結果讓眾人感到惋惜,並對這群小戰士肅然起敬。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有這樣一群愛國之士,他們為了捍衛民族尊嚴不惜犧牲自己,他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我們新的長城,“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是對他們最好的寫照。

在雲南邊境的一個小村莊裏,有一個上山采藥的村民在上山采藥時發現了許多具屍骸,他們是誰,又為何會被人埋在這裡?

屍骨的來歷

發現屍骨的村子叫烏木村,那裡的村民善良淳樸,他們祖祖輩輩都紮根於此,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耕田種地之外,當地人經常會遊走於山間採摘草藥,生活愜意而又舒適。

但是有一天,一個突發事件打破了村民們原本平靜的生活。這天,一比特村民像往常一樣去山上采藥,他找了很久,終於在一個半坡上發現了自己想要的藥材,他揮起鋤頭向下挖起。

不料傳來一聲金屬碰撞的聲音,他非常不解,明明是一片鬆土,為何會發出如此尖銳的響聲,難不成是地下有別的東西?

帶著這種疑問,他用鋤頭輕輕挖開表面的土壤,眼前的景象讓他大吃一驚。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腐蝕嚴重的廢棄汽油桶,他心裡犯了嘀咕覺得事情不簡單,於是回村裡喊人幫忙一起來挖。

過了一段時間,大家越挖越多,幾十個汽油桶安安靜靜地躺在眾人面前。正在大家好奇汽油桶裏到底裝了什麼東西的時候,一個膽大的村民率先敲開了汽油桶蓋子,接下來看到的東西直接驚掉了眾人的下巴:一堆白骨散落一地。

在場的人議論紛紛,有人說是不乾淨的東西,有人說是殺人藏屍,一時間局面混亂起來,為了及時控制住局面,村裡一比特德高望重的老人立刻聯系了有關部門。

當地相關部門接到消息後,立刻派專業人員前來查看。經過一系列仔細的現場勘查後,可以確定這些屍骸是抗戰時期的產物,這些屍骨的身份也很明顯了——

中國遠征軍

聽到這,老百姓心裡也松了口氣,之前的迷信想法也徹底打消了。進一步的檢測之後,發現這群屍骨平均年齡只有20歲,這一檢測結果讓眾人感到惋惜,並對這群小戰士肅然起敬。

20歲左右的年紀,正是大好青春,放到現在這個年代許多人還在上學和打遊戲,可這群戰士卻要遠赴國外的戰場,最後還壯烈犧牲。

死後還不能光榮下葬,只能裝在汽油桶裏,若不是村民采藥無意中發現,還不知要過多久他們才能見到陽光。

將所有屍骸整理好之後,相關部門把這群烈士遺骨安放在施甸縣遠征軍的戰爭舊址中,並表示會儘快為烈士們建好烈士陵園,以慰藉他們的在天之靈。

白骨背後的英雄事蹟

位於東南亞的緬甸,曾經是英屬殖民地,也是東南亞的覈心地區,它西南與安達曼海相鄰,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相鄰,東北與中國接壤,東南靠著泰國和老撾。

1941年12月23日,中英雙方在重慶簽署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英兩國軍事同盟就此成立。

中國積極組織遠征軍入緬與盟軍匯合,但是那時的英國不相信中國軍隊的實力,更不想讓其他國家的軍隊進入自己的殖民地,中國遠征軍入緬的時間只能一拖再拖,遠征軍們只能暫時駐紮在中緬邊境。

然而,1942年1月初日本展開進攻後,事情出現了轉機。

1942年,日軍如同發了瘋一般向緬甸發起進攻,英緬部隊被迫迎戰。表面上看,日軍攻打緬甸確實拿不到什麼好處。

但醉翁之意不在酒,日軍的真實目的是為了切斷滇緬公路,切斷緬甸方通過這條公路運送給國的物資,為日軍在中國戰場減輕壓力。

日軍攻勢越來越猛,英緬軍一路潰敗,英國無奈之下多次請求中國遠征軍立即入緬作戰。但是,由於英軍的驕傲自負和私心,戰場指揮混亂,戰局出現了一邊倒的趨勢。

為此,中國遠征軍只能戰略性撤退。但為了打贏這場戰鬥,中國再次集結兵力組成遠征軍支援緬甸,目的只有一個——搶修出一條公路,把補給儘快運回中國戰場。

這條公路起於印度北部的一個小鎮,中間穿過緬甸北部,最後直插滇緬公路。為了這條公路,中美英三國聯合,共同出兵支援緬甸。

前方戰場是盟軍們苦苦堅守,後方則是工兵們晝夜交替搶修公路

中國遠征軍投入了將近大量的兵力,兩次戰役下來傷亡人數高達10萬人。據杜聿明回憶,他當時帶領六萬遠征軍撤退,有五萬人在撤退途中犧牲。

中國遠征軍撤退途徑野人山,位於印緬交界處,這是一片人類未探索過的原始森林,地勢險峻,蚊蟲遍佈,還有許多野獸出沒,中國遠征軍雖然全副武裝,但是不知品種的蚊子和水蛭無處不在。

許多阿兵哥被這些吸血昆蟲侵害,被吸成了貧血,還有的因為昆蟲所攜帶的病毒染上了瘧疾最後折磨致死。

在中國遠征軍作戰時,雲南的施甸縣人民也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各族人民都投入到抗戰的事業當中,年輕人有的前往戰場視死如歸、有的幫助工兵修公路、為遠征軍提供情報,就連老弱婦孺都勒緊褲腰帶省吃儉用,攢下糧食支援遠征軍。

最後在軍民一心的努力下,日軍的被攔在了西岸。

1945年初,戰畧公路修建成功,東南亞地區抗戰宣告勝利,但一群英雄的亡靈長眠於緬甸和雲南的大山裏,他們的靈魂將永遠守護著這片土地。

烈士回家成難題

這次烏木村發現的烈士遺骸只是一部分,還有許多中國遠征軍的屍骨未回到祖國。

據瞭解,中國已經投入大量人力和財力去保護遠征軍的墓地,但除了果敢和佤邦地區之外,緬甸其他地區軍的墓地和紀念碑受損十分嚴重。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人去緬甸找遠征軍墓地甚至要冒著生命危險,因為在緬甸這種行為是違法的,所以中國遠征軍回家成了一大難題。

當地的華僑只能通過傳話的管道告知後人中國遠征軍的墓地在哪,有的華僑曾親眼目睹緬甸當地人破壞遠征軍墓地和紀念碑,十分心痛。

2015年,為了紀念抗戰勝利,中國發動大量資源去緬甸接回347比特英雄遺骸,在這群遺骸運送回國時,曾經的遠征軍老英雄尤廣才落下了眼淚。

他曾經為戰友的犧牲感到痛心,如今能够看到他們回家尤廣才老人深受感動,這一天成為他一生中難忘的時刻。

歷史的長河雖然一直向前,但我們也要經常回望過去,懷念一下為和平年代奉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們

歷史不會遺忘每一個壞人,更不會忘卻每一個好人。中國遠征軍用自己的鮮血向日寇證明中國人不是軟骨頭,中華民族是一個打不倒的民族。

作為華夏兒女我們應該銘記這段歷史,將遠征軍的愛國精神永遠地傳承下去!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