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描繪城鄉綠色畫卷
近年來,曲靖市認真踐行“兩山”理念,以綠色為城鄉發展底色,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力推進省級生態文明示範區創建,潜心描繪美麗的綠色畫卷。
近年來,曲靖市認真踐行“兩山”理念,以綠色為城鄉發展底色,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力推進省級生態文明示範區創建,潜心描繪美麗的綠色畫卷。
一提到黃河,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渾濁不堪的水質和瀕臨枯竭的漁業資源,然而在青海省境內的河段,黃河水卻非常清澈,特有的珍稀魚類資源也非常豐富。正如老話說的那樣,“天下黃河青海清”。青海省境內的黃河幹流長1959公里,占黃河總長度的31%,形成的優良水面足足有75.45萬畝,其中有57萬畝可以開發成漁業養殖水體。以青海省的龍羊峽為例。對於逃逸的虹鱒,仍需保持高度警惕與持續調查,以免對黃河的生態環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昭通市對原有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絡點比特進行優化調整,地表水環境監測斷面由原來的25個新增到現在的50個,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監測個數由18個新增到19個。
達裡湖是內蒙古的四大湖泊之一,位於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境內,水域面積超220平方公里。達裡湖盛產兩種魚,一是鯽魚,二是瓦氏雅羅魚(華子魚),在赤峰當地頗有名氣,備受市場歡迎。達裡湖魚的種類雖然不多,但是儲量卻很豐富,多達上百萬公斤。早在上世紀70年代,達裡湖漁場就被當地作為了重點發展對象,每年的捕撈量高達50~60萬公斤。
8月24日,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我省生態環境監測部門採用定時人工檢測、實时自動監測兩種方式,對市縣鄉村四級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開展檢測和監測,為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加裝兩道“安全閥”。在定時人工檢測方面,今年我省對35個市級飲用水水源地、129個縣級飲用水水源地、748個鄉鎮“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和1104個農村“百噸千人”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開展例行檢測。
今年1-7月,白洋澱湖心區水質持續改善,平均水質達到Ⅳ類標準,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同比下降9.05%。白洋澱8個國考點比特水質全部達到或優於Ⅳ類,其中,1個為Ⅲ類,7個為Ⅳ類。
現時,昆明正致力於建設享譽世界的“國際大健康名城”,著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的標杆和視窗。前不久召開的昆明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昆明要爭創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建設“美麗中國”的最美麗都市。
10月14日,記者從生態環境廳獲悉,今年1-9月全省水環境質量報告出爐。報告顯示,今年1-9月,全省203個國考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191個,占比94.1%。其中,87個“十三五”國考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86個,占比98.9%。
3月29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聽取省政府關於2021年度全省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况的報告。這份全省環保“年度答卷”顯示,我省首次以省域為組織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PM2.5濃度實現“八連降”,在去年基礎上全省環境質量再創新世紀最好水準。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天琦代表省政府報告去年全省環境狀況和環保目標完成情况。
記者近日從生態環境廳獲悉,今年一季度四川水環境質量報告出爐。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省203個國考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197個,占比97%;全省140個省考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134個,占比95.7%。
6月5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發佈示範區2021年度生態環境品質狀況。2021年,示範區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優良率為87.4%,各項評估名額均達標,總體呈改善趨勢;地表水環境品質優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84.6%,持續改善;區域聲環境評價等級為較好,各類聲功能區晝、夜間平均值達標,總體保持穩定。本次評估還分析了2019-2021年監測數據,認為示範區生態環境質量總體較好,呈現穩中有升趨勢。
近日,昆明市印發《昆明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將通過補齊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短板,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力促綠色成為昆明高品質發展的動人底色。
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1至8月,河北46條入海河流入海口斷面水質平均值穩定消除劣Ⅴ類,較2021年同期穩定提升。截至目前,生態環境部交辦河北省的4269個入海排污口中,已完成整治3484個。
白洋澱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雄安新區發展的重要生態水體,新區設立以前,由於各種原因,白洋澱污染較為嚴重。今年38歲的王亞威,是雄安新區安新縣邵莊子村人,這些年,他親眼見證了白洋澱水質變化。
2015年3月,思茅河主河道及八條支流的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啟動,通過治污截污、舊城改造、休閒空間打造,讓思茅河舊貌換新顏。截至目前,市區兩級紀委監委共發送工作提示函23份。
德宏州有389條河流、3個人工湖、73座小二型以上水庫、137條通路、73座壩塘,共設定四級河湖長1354人。
今年的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六届“中國水周”的第一天。今年的主題是“强化依法治水攜手共護母親河”。作為全國唯一同時擁有大海、大江、大河和大湖的省份,江蘇依水而生,也因水而興。近來來,江蘇聚焦河湖空間管控、河湖水域保護、河湖生態環境復蘇,以治水興水的新成效造福流域人民、建設美麗江蘇。
3月29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聽取了省政府《關於2022年度全省環境狀况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况的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我省PM_2.5濃度實現“九連降”,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達到或好於Ⅲ類比例超九成,長江幹流江蘇段水質穩定在Ⅱ類。在國家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中,我省連續3年獲得優秀等級。
記者4月14日從生態環境廳獲悉,《四川省打好長江保護修複攻堅戰實施方案》已於近日印發。方案提出,到2025年,四川省長江流域總體水質保持優良,70%以上國控斷面水質達到Ⅱ類,幹流水質穩定保持Ⅱ類,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准持續提升,重要河湖生態用水得到有效保障,水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
從江蘇蘇州吳江區東太湖流出的太浦河,一路流經蘇浙滬3省市15個鄉鎮,直達上海的黃浦江。太浦河流經之處有個汾湖,是江蘇和浙江的省界湖泊,湖水沿著支流蘆墟塘往南,就到了浙江嘉興嘉善縣陶莊鎮湖濱村。不久前,蘇州吳江區汾湖灣村黨總支書記兼汾湖灣村河長沈曉華發現蘆墟塘裏漂浮著垃圾,立即拿起手機打給湖濱村黨委書記楊建國,請求協同治理。第二天,沈曉華和楊建國就帶著村民們把垃圾清理乾淨。
2023年,全省國考斷面水質、省考斷面水質、水功能區水質首次全部達到優良水質標準,其中國考斷面優良率在全國排名同比上升1比特,名列全國第一。1月19日,生態環境廳新聞發言人表示,“這意味著我省水質實現‘三個100%’的突破,創歷史最好水準。”
瀘州市瀘縣百和鎮政府內的一個LED顯示幕上,長江左岸一級支流大陸溪入境斷面和出境斷面兩處的水質監測指數實时動態更新,如果不達標,資料顯示就會變成紅色。
2月27日,記者從省政府召開的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成效新聞發佈會上獲悉,2023年,太湖水質藻情達到2007年以來最好水準,連續16年實現安全度夏。水質實現新改善省委、省政府將太湖治理作為江蘇生態文明建設的標誌性工程,堅決扛起治太政治責任,推動太湖流域水質持續改善。去年,我省印發《推進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行動方案》,細化分解100項具體任務,以更大力度、更高標準開展治太工作。
5月30日,省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2023年江蘇省生態環境狀况公報》。公報顯示,2023年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總體穩中有進,連續4年在國家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