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裡湖年產60萬公斤魚,如今水質惡化,為什麼不引入鰱鱅調水?

内蒙古 91℃ 0
摘要:達裡湖是內蒙古的四大湖泊之一,位於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境內,水域面積超220平方公里。達裡湖盛產兩種魚,一是鯽魚,二是瓦氏雅羅魚(華子魚),在赤峰當地頗有名氣,備受市場歡迎。達裡湖魚的種類雖然不多,但是儲量卻很豐富,多達上百萬公斤。早在上世紀70年代,達裡湖漁場就被當地作為了重點發展對象,每年的捕撈量高達50~60萬公斤。

達裡湖是內蒙古的四大湖泊之一,位於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境內,水域面積超220平方公里。達裡湖盛產兩種魚,一是鯽魚,二是瓦氏雅羅魚(華子魚),在赤峰當地頗有名氣,備受市場歡迎。

達裡湖魚的種類雖然不多,但是儲量卻很豐富,多達上百萬公斤。早在上世紀70年代,達裡湖漁場就被當地作為了重點發展對象,每年的捕撈量高達50~60萬公斤。

達裡湖冬捕

值得注意的是,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達裡湖鯽魚、華子魚的起捕年齡、體重都在逐漸下降,小型化趨勢明顯。比如80年代捕撈的鯽魚,主要是以4~7齡為主,規格都在200克以上,而2010年捕獲的鯽魚則以2~5齡為主,平均體重也下降到了150克。

達裡湖的鯽魚、華子魚,為什麼會陷入危機?

在過去的幾十年裏,達裡湖鯽魚、華子魚的規格越來越小,這其中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為原因。

首先說一說自然因素。

達裡湖地處高原,日照强烈,湖區水體蒸發量遠超河流的補水量,這導致湖面逐漸萎縮、鹽鹼度升高,進而抑制了魚類的生長繁殖。與70年代相比,達裡湖的含鹽量新增了12個百分點,pH升高了2個百分點,水質呈現出惡化的趨勢。

達裡湖及周邊水域的水質參數

近年來,達裡湖的硬度、鹽鹼度已經接近鯽魚的耐受上限,如果這種趨勢在未來依然得不到緩解,鯽魚可能會再次出現大批死亡的現象(早在70年代,這種悲劇就曾上演過)。至於華子魚,雖然耐鹽鹼能力比鯽魚更强,但同樣也會受到鹽鹼度升高的威脅,最終導致繁殖能力下降、生長速度變緩。

生長速度變慢就意味著:要達到相同的捕撈規格,所需要的時間會越來越長,這一點急需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洄游的華子魚密密麻麻

另外,人為的過度捕撈也佔有很大一部分責任。

通過歷史資料不難發現,達裡湖的漁業生產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從1949~1979年為自然生產階段,完全依靠天然產量;1980~1994年當地漁場開始確定捕撈額度,平均年產高達58.4萬公斤;從1994年至今,達裡湖漁業進入了人工增養殖階段,產量大幅提高。

達裡湖漁民

根據多年的捕撈經驗,有專家指出:華子魚的年捕撈量不宜超過20萬公斤,鯽魚的捕撈量不能超過15萬公斤,否則漁業資源就會走向衰退。然而從80年代至今,大多數年份的實際捕撈量都超過了50萬公斤,明顯超出了湖泊的生產能力,長期處於過度開發狀態。

拯救湖魚,捕大留小是關鍵

達裡湖鹽鹼度的自然升高趨勢,依靠人力很難有所改觀,但人為的過度捕撈卻可以通過限制捕撈、推行長期禁漁、加大放流力度等措施來加以改善。

必須要指出的是,在確定冬捕的限度時,不能簡單地拿“限額量”當保護傘,而是要對起捕的規格做出嚴格限制,堅決捕大放小——這一結論的得出也同樣有歷史可供借鑒。

華子魚漁獲

比如從1994年開始,達裡湖漁場通過加大魚苗放流量,彌補了自然繁殖的不足,起到了很好的增殖效果。於是,每年的捕撈量也隨之新增,到了1998年,捕撈的鯽魚和華子魚加起來共有96.1萬公斤,創下了歷史最高產量。之後很多年,達裡湖的平均捕撈量也一直維持在60萬公斤的超高水准。

投放的魚苗多,捕撈的量也跟著變多,這種邏輯似乎挑不出毛病。但是要知道,達裡湖鯽魚和華子魚的性成熟年齡均為3~4齡,也就是說,當年投放的苗種需要3~4年才能為種群繁殖做出貢獻。

華子魚的體重生長曲線,5年才長100克

在90年代捕撈的漁獲物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未成年的幼魚。用幼魚來填充捕撈產量,這並不是明智之舉,放流效果會大打折扣,無異於是“丟了西瓜撿芝麻”。

總之,在限制捕撈量的同時,更應該確定起捕規格,這才是達裡湖漁業的“生命線”。內蒙古自治區水產科技推廣站的專家建議,應該將鯽魚的捕撈規格控制在250克以上,華子魚的規格控制在100克以上(這種規格的鯽魚、華子魚已經進行過1~2次的繁殖,是捕撈的理想規格)。

如此一來,既能滿足市場需求,又能够保證達裡湖漁業資源的穩定,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達裡湖患上“營養病”,為何不能引入鰱鱅?

除了上面提到的鹽鹼度升高、過度捕撈的“病症”,達裡湖漁業也還面臨著另外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水體的富營養化。

2019年7月發表在《濕地科學》上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達裡湖已經處於中度到重度的富營養化狀態,浮游植物從上世紀70年代的1.6mg/L新增到了2005年的3.2mg/L,平均每年增加2.38%。該研究還指出,在達裡湖所有的採樣水域都發現了斑狀的藍藻水華,局部地區的水質渾濁不清,透明度小於20公分,水質現狀不容樂觀。

一般而言,湖泊的水質變肥代表著初級生產力的提高,魚類的產量也會跟著提高。比如太湖、鄱陽湖、巢湖、滇池等湖泊,水質變肥後漁業產量均有提高,通過放鰱魚、鱅魚既整治了藍藻水華,又提高了捕撈產量,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豐收。

滇池藍藻爆發

可能有人會問了,既然達裡湖也同樣面臨著“營養病”的困擾,那麼為什麼不引入鰱魚、鱅魚來治理水華、改善水質呢?

不得不承認,“鰱鱅治水”確實是國內正在大力推廣的經典科技,但這種方法在達裡湖卻行不通。這是因為達裡湖屬於半咸水湖泊,鹽鹼度很高,並不適合鰱魚、鱅魚的生長繁殖。

鱅魚(大頭魚)

研究表明,當水體的鹼度為20~30mmol/L時,鰱魚和鱅魚便開始死亡。而達裡湖的鹼度已經接近70mmol/L(見圖2),遠遠超出了鰱魚和鱅魚的耐受上限。囙此即便是引入了鰱鱅,最終也會因無法適應環境而死亡。

不過,鰱魚,鱅魚雖然救不了場,但是其他魚類卻還有很大的可能性。比如在70年代,人們就曾向達裏湖引入過青海湖裸鯉(湟魚)——這同樣也是一種高原魚類,還成功適應了達裡湖的高鹽鹼水質。

青海湖裸鯉

青海湖裸鯉食性雜,能够充分利用達裡湖的餌料資源,而且和華子魚一樣都屬於洄游性魚類。可惜的是,受多種因素制約,當時人們並沒有堅持引種,達裡湖的青海湖裸鯉也囙此趨於消亡。

總之,人為馴化、選育出能適應高鹽鹼水質的濾食性魚類,之後再投放到達裡湖(取代鰱鱅),這是一個值得深耕的方向。賽裡木湖的高白鮭、納木錯的高原裸鯉、烏倫古湖的貝加爾雅羅魚等都是具有引種潜力的高原魚類,馴化後將其引到達裡湖大有可為。

對此,您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