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白洋澱:水鄉人家幸福多

河北 83℃ 0
摘要:白洋澱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雄安新區發展的重要生態水體,新區設立以前,由於各種原因,白洋澱污染較為嚴重。今年38歲的王亞威,是雄安新區安新縣邵莊子村人,這些年,他親眼見證了白洋澱水質變化。

□記者張天虎趙斯琪

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實地考察雄安新區建設規劃時專程前往白洋澱。總書記在考察中強調,建設雄安新區,一定要把白洋澱修復好、保護好。將來都市距離白洋澱這麼近,應該留有保護地帶。要有嚴格的管理辦法,絕對不允許往裡面排污水,絕對不允許人為破壞。

牢記總書記囑託,五年來,白洋澱迎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系統性生態治理。“華北之腎”功能加快修復,水質持續改善,生物多樣性顯著增加,白洋澱水質已從劣Ⅴ類全面提升至Ⅲ類以上標準,首次步入了全國良好湖泊行列。

不讓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澱

寒露剛過,正是秋涼。沿著白洋澱木棧道長廊,登上集翔臺極目遠眺,只見碧波萬頃、蘆草搖曳、水鳥翩躚,“華北明珠”白洋澱煥發新彩。

“今天剛測完水質,達標!”國慶小長假,劉冬梅並沒有閑著,作為土生土長的安新人,今年是她做環境保護工作的第29個年頭,如今,她每週都會來到白洋澱國控點比特及周邊採樣監測水質,實驗室裏的數據會“說話”,這幾年,劉冬梅切身感受到,白洋澱一天天變得清澈。

白洋澱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雄安新區發展的重要生態水體,新區設立以前,由於各種原因,白洋澱污染較為嚴重。為了改善修復白洋澱生態環境,近年來,白洋澱上游的保定20個縣(市、區)的汙水處理廠,全部提標改造,排放水質達到地表Ⅲ類水的標準。在工業方面,取締了13000多個排污口。

為了解决生活污水入澱問題,安新縣在78個澱中村和澱邊村共建了89個農村汙水處理站,老百姓的生活污水被全部收集起來,經過處理後的水再用作農田灌溉等資源化利用。

“通過這幾年的努力,白洋澱的水質不斷提升,2021年白洋澱水質全域達到了Ⅲ類標準,進入了全國良好湖泊行列,我打心眼裏高興!”劉冬梅自豪地說。

村民享受到生態福利

“這幾年村裡環境更美了,白洋澱的水更清了,生活越來越舒心。”今年38歲的王亞威,是雄安新區安新縣邵莊子村人,這些年,他親眼見證了白洋澱水質變化。

邵莊子村地處白洋澱中心地段,全村有500多戶,共1400多人,轄區水域面積大約兩千畝,是白洋澱有名的水鄉。近年來,在上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該村開展了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和污水、垃圾、廁所一體化治理。

“在新區設立之前,村裡環境髒亂差,垃圾到處堆放。新區設立以後,村裡加大環境改造力度,現在的生活污水都接入了管網。”王亞威說,村裡新建了2座大型汙水處理站,日處理污水量200餘噸。

白洋澱的水質好了,外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了,村民們抓住機會玩起了網路直播。王亞威告訴記者:“現在我們村的網紅可不少,有直播銷售荷葉茶等特色產品的,有帶網友‘雲遊’白洋澱的,還有葦編線上教學的,總之村民們是實實在在享受到生態福利了。”

水產養殖戶化身環保志願者

在村裡沒走多遠,便看到了志願者趙四仙。“以前的河水又黑又臭,你看看這水現在多麼清澈啊!”趙四仙興奮地說。

趙四仙告訴記者,過去,她和當地許多村民一樣,在家門口白洋澱裏搞水產養殖。三年前,為改善白洋澱水質,安新縣對域內的水產養殖進行全面清除。此後,趙四仙從水產養殖戶變成了白洋澱清潔員,負責清理水面垃圾。

趙四仙說,以前村民都會往水裏倒垃圾,自己也不例外。“如今,人們的思想認識提高了,不少村民主動當了志願者,像我這樣的志願者,我們村還有百八十個。”

“如今,白洋澱環境越來越好,我們這些老年人結伴到河邊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鮮空氣,舒活舒活筋骨,心情非常舒暢。”趙四仙開心地說。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