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市部分門診慢性病在定點醫院可以直接進行認定備案
為方便參保人及時享受門診慢性病待遇,丹東市醫保局决定自2021年8月1日起,將不需要參加體檢,隨時可以辦理門診慢性病的認定和備案下放至定點醫療機構。
為方便參保人及時享受門診慢性病待遇,丹東市醫保局决定自2021年8月1日起,將不需要參加體檢,隨時可以辦理門診慢性病的認定和備案下放至定點醫療機構。
大理州針對慢性病、部分常見多發病患者就醫困難的實際,提供線上複診服務,積極構建州醫院“互聯網醫院”,並於今年4月6日上線運行。
截至目前,全省16市均已落地實施肺結核、慢性病毒性肝炎等門診慢特病保障政策,部分市在全省統一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待遇水准。
近日,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聯合印發《長期處方管理規範(試行)》,明確最長可開12周的藥量,慢性病患者拿藥將更便利!長期處方是什麼?什麼情况下可以開?
很多高血壓、高血脂患者發現,這些降壓藥、調脂藥大多採用的是7片一盒的包裝。很多慢性病患者認為,這種7片一盒的包裝是過度包裝,新增成本,而且造成極大的浪費,不利於環保,更重要的是不利於保證用藥的依從性。那麼,降壓藥降脂藥為何不採用大包裝?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對於很多降壓藥、調脂藥不採用大包裝,上面的三個原因僅僅只是筆者的一家之見。
10月8日至10月10日,成都,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主任委員、四川省腫瘤醫院院長林桐榆穿梭在2021中華腫瘤大會的各個會場上,一天走了近萬步。林桐榆告訴健康時報記者,中華腫瘤大會是目前國內最具影響力的腫瘤學科頂級學術會議,在這裡,他和與會的數百位全國各領域腫瘤學界名家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讓最新的治療管道走進尋常百姓家,讓腫瘤成為可防可控的慢性病。
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和經濟負擔高,腦卒中是威脅我國國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2021年10月29日是第16個“世界卒中日”,文宣主題是“警惕卒中症狀,儘早識別救治”。腦卒中俗稱“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是由於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防控腦卒中,刻不容緩。
新冠病毒傳染力强,容易傳播,老人雖然足不出戶,但家人、社工可能為其帶來感染風險;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後的重症、死亡的高風險人群,接種疫苗後,可以有效降低發病、重症和死亡的風險。只要健康狀況穩定,藥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也可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但如果處於慢性病急性發作期,惡性腫瘤的化療期間或急性疾病等情况,就建議暫緩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吳承剛表示,老年群體只要沒有禁忌症,都能打疫苗。劉阿婆今年72歲,患有高血壓,一直在服藥,每天在社區與一些退休的老年人一起跳廣場舞是她的生活日常。劉阿婆遇到的問題,相信是許多60歲及以上人群對接種新冠疫苗的疑慮。只要沒有禁忌症,都能打疫苗;只要身體健康情况符合接種條件,都可以接種新冠疫苗;健康狀況穩定,藥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可以接種新冠疫苗。
新冠病毒傳染力强,容易傳播,老人雖然足不出戶,但家人、社工可能為其帶來感染風險;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後的重症、死亡的高風險人群,接種疫苗後,可以有效降低發病、重症和死亡的風險。建議沒有禁忌症、符合接種條件的老年人儘快接種新冠疫苗。只要健康狀況穩定,藥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也可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但如果處於慢性病急性發作期,惡性腫瘤的化療期間或急性疾病等情况,就建議暫緩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今日召開的2021年腫瘤精准治療國際論壇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建院90周年大會披露一組數據:針對2008年至2017年在腫瘤醫院確診為惡性腫瘤、接受住院治療的近30萬腫瘤患者長期隨訪發現,患者5年總生存率明顯提升,達71.3%,整體生存情况齊肩國際先進已開發國家水准。未來醫院創建國家癌症醫學中心,將瞄準四大方向。腫瘤醫院診療模式、學科佈局也已不局限於疾病治療為中心,而是充分考慮腫瘤患者全生命週期包括生理、心理等需求。
今天是第15個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是“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現時,全球已有超過4.63億糖尿病患者,其中中國糖尿病患者高達1.16億人。上海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資料顯示:本市35歲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達21.6%,意味著每5個35歲及以上成年人中,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
據中國殘聯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新增殘疾人約200萬,進一步做好殘疾預防工作迫在眉睫。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殘疾預防行動計劃》,為“防殘於未然”提供指引。行動計畫明確,到2025年,殘疾預防主要指標處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重點人群殘疾預防知識普及率超過80%。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專家田向陽主任醫師認為,強調加强對重點人群開展有針對性的殘疾預防知識普及是本期行動計畫的亮點之一。行動計畫指出,加强婚前、孕前保健。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殘疾預防行動計劃(2021-2025年)》,為“防殘於未然”提供指引。
《通知》出臺後,慢性病資格認定由鑒定醫院實行“一站式”辦理,認定時限不超過15個工作日,參保人員告別跑多趟路的麻煩。
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日前聯合製定《北京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規劃與建設標准》,要求新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設定30張床位。到2030年,本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构基本達到標準化建設要求。
8月6日,黑龍江省醫保門診慢性病病種研討會在哈爾濱召開,來自全省醫療衛生領域的10餘比特專家圍繞製定全省門診慢特病病種目錄,統一病種範圍和認定標準工作建言獻策,為全省慢性病保障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現時,延邊州醫保門診慢性病待遇服務認定機构從原來的41家新增至118家,實現了三級、二級、一級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覆蓋。現時,全州參保人在材料齊全的情况下,當天即可完成慢性病待遇認定。
辦理了高血壓、糖尿病門診慢性病病種的昆明市醫保參保人,或登記為城鄉居民醫保“兩病”患者可享受以上政策。據悉,政策實施後,預計今年可為昆明市約50萬“兩病”參保人減輕用藥負擔近1.3億元。
記者顧泳近日松江區愛衛辦傳出消息,區內居民健康素養從2013年13.19%上升至2022年41.02%,高於全市和全國2030名額。松江自2005年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區以來,歷經多輪複審保持至今已有18年,並實現國家衛生鎮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