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曄
今年前兩個月,乘用車市場似乎陷入了焦慮——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最新資料顯示,今年1至2月,全國乘用車累計零售267.9萬輛,同比下降19.8%。正在建設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的上海,如何看待這一情況?近期,上海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舉辦新能源及智能網聯車主題沙龍,與會的特斯拉、蔚來、集度等12家車企一致認為,開年暫時困難不會對沖行業前進速度,並紛紛透露將加大在上海佈局研發、製造、測試、銷售和服務中心的計畫。
據分析,乘用車新年開局零售下滑的原因,主要在於到去年底,持續13年的新能源車購置“國補”政策終止,再疊加前期新冠感染高峰及春節影響。蔚來汽車今年以來銷量雖同比上漲59%,但速度較去年、前年有所放緩。即便如此,蔚來仍製定了今年換電站、充電樁等基建的翻番計畫。蔚來上海公司總經理康凱透露,基建佈局必須領先於用戶增速,現時蔚來在全國已建成1313座換電站,其中上海占8%。今年元旦,蔚來全球最大交付中心在南翔開業。康凱說:“蔚來在上海誕生成長,從上海走向全國和全球,我們歐洲業務負責人及區域負責人多是從上海安亭走出來的。”
去年,比亞迪乘用車累計銷量超184萬輛,衛冕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在上海,比亞迪設定了研發中心、造型設計中心、區域銷售總部及動力電池試製基地。去年,比亞迪宣佈徹底停止燃油車生產。現時,比亞迪正考慮借助上海人才和產業鏈優勢,在滬進一步加大研發佈局。
“無論你之前出生在哪裡,當你最終要走向全國、實現國際化,上海就是碼頭和舞臺。”市經信委智慧製造推進處副處長陳可樂說。比如,在滬設立研發機構的理想汽車,去年交付整車13.3萬輛,同比增長47.2%;又如,在過去的700多天,集度汽車面臨疫情、缺芯、原材料成本戲劇性上漲等困難,但依託“效率優先”的上海,集度汽車未延後任何一個時間節點,今年下半年將正式交付首款汽車機器人ROBO-01;再如,特斯拉位於上海的86萬平方米超級工廠,產能為特斯拉全球最高,如今又加大研發投入,探索從向“平方”要產能轉為向“立方”要產能。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還在長三角建起供應鏈“4小時朋友圈”,加快形成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全生態鏈,現時產業鏈本土化率已達95%。
來自市經信委數據,去年上海新能源汽車產量99萬輛,約占全國的14%。去年上海新能源車推廣量創紀錄地達到33.6萬輛,全國有百餘車企的千餘車型在滬推廣,可見上海的包容開放環境。到2025年,上海汽車產業力爭實現製造和服務“兩個萬億元”目標。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