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佛像等12件文物藝術品從美索回,入藏西藏博物館

明末清初佛像等12件文物藝術品從美索回,入藏西藏博物館

西藏 96℃ 0

澎湃新聞今天獲悉,國家文物局今年從美國成功追索回國的12件文物藝術品,整體劃撥西藏博物館。其中珍貴文物6件,一般文物2件。包括有金銅佛造像、銅鎏金水晶嵌寶石供養塔等,尤其1尊明末清初的黃銅同侍從無量壽佛造像,呈現出顯著漢藏融合風格,其六面形台座多見於漢藏風格唐卡與壁畫,在銅造像中較為罕見。7月16日,12件文物藝術品安全運抵北京。

“百年百大考古發現”西藏唯一入選項背後隱藏了什麼故事?

“百年百大考古發現”西藏唯一入選項背後隱藏了什麼故事?

西藏 84℃ 0

近日,“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名單揭曉,西藏昌都卡若遺址名列其中。西藏擁有令人遐想的古格王朝遺址、充滿謎團的桑達隆果墓地等眾多著名考古發現,“卡若遺址”到底特殊在哪兒?為什麼能代表西藏入選?故事,要從上世紀50年代講起。西藏和平解放後,陸續有科考人員在西藏發現細石器。卡若遺址的發現引起了巨大轟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衕誌為覈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工作。

天門石家河遺址列入國家文物局“十四五”規劃

天門石家河遺址列入國家文物局“十四五”規劃

河北 72℃ 0

國家文物局11月18日公佈的《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對“十四五”期間我國大遺址的保護、利用工作進行規劃和部署。在公佈的145項省、自治區、直轄市內大遺址中湖北占了6項,天門石家河遺址上榜。石家河遺址是我國長江中游地區迄今發現分佈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附屬聚落最多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

遼寧三處大遺址上榜!

遼寧三處大遺址上榜!

辽宁 82℃ 0

為全面提升大遺址保護管理和利用水准,日前,國家文物局製定印發了《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提出到2025年,大遺址保護利用總體格局基本成型的總目標。大遺址保護工程從2005年起正式啟動。

中國發現世界上面積最大、年代最早的古稻田遺址

中國發現世界上面積最大、年代最早的古稻田遺址

甘肃 105℃ 0

12月1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專案重要進展工作會,聚焦新石器時代重要考古發現和研究進展,會上通報了浙江余姚施嶴遺址古稻田、廣東英德岩山寨遺址、甘肅慶陽南佐遺址、甘肅張家川圪墶川遺址、河北張家口鄧槽溝梁遺址等5項重要考古成果。距今約6700年至4500年,現時世界上發現的面積最大、年代最早、證據最充分的大規模稻田。嶺南地區迄今發現規模最大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

深埋地下6500多年浙江大規模古稻田展現史前稻作風貌

深埋地下6500多年浙江大規模古稻田展現史前稻作風貌

浙江 108℃ 0

近日,在國家文物局召開的“考古中國”重大專案重要進展工作會上,浙江的一塊稻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浙江施嶴遺址古稻田”,這是現時世界上發現的面積最大、年代最早、證據最充分的大規模稻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負責古稻田考古工作的王永磊表示,本次發現的大規模稻田,起源可追溯距今6500年以上,一直延續發展,重繪了學術界對史前稻田和稻作農業發展的認識。

真正的漢文帝陵找到了

真正的漢文帝陵找到了

陕西 121℃ 0

考古工作者對西安市東郊的江村大墓進行了考古勘探,並對其部分外藏坑及陪葬墓實施搶救性發掘。近期,專家根據江村大墓的“亞”字形形制,出土的著衣陶俑、官署機构銅印章等高規格陪葬品,以及與“竇皇后陵”和“薄太后陵”的位置關係綜合分析認為:此前世傳漢文帝霸陵所在的“鳳凰嘴”只是一道自然黃土梁,新發現的“江村大墓”才是真正的文帝霸陵。

史前人群何時定居西藏高原腹地?國家文物局發佈4項重要考古發現

史前人群何時定居西藏高原腹地?國家文物局發佈4項重要考古發現

西藏 102℃ 0

新京報快訊1月13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專案重要進展工作會,此次會議聚焦西藏自治區重要考古發現和研究進展。會上,相關專家通報了切熱遺址、瑪不錯遺址、格布賽魯遺址、當雄墓地等4項重要考古成果。據悉,此次通報的4項重要成果,進一步揭示了青藏高原史前文化發展的複雜行程,實證了西藏地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

“考古中國”聚焦青藏高原史前文化,通報四項重要考古

“考古中國”聚焦青藏高原史前文化,通報四項重要考古

西藏 109℃ 0

此次會議聚焦西藏自治區重要考古發現和研究進展。一處石製品密集分佈區出土遺物超過2000件,推測為古人製作石器並原地埋藏的遺跡,發現石片工業、細石葉工業兩種石器科技類型,推測為兩個不同時期人類活動的遺存,顯示古人類在此地至少經歷了兩次反復的佔領過程,填補了青藏高原腹地距今8000年至10000年史前考古學文化的空白。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負責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