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現世界上面積最大、年代最早的古稻田遺址

甘肃 105℃ 0
摘要:12月1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專案重要進展工作會,聚焦新石器時代重要考古發現和研究進展,會上通報了浙江余姚施嶴遺址古稻田、廣東英德岩山寨遺址、甘肅慶陽南佐遺址、甘肅張家川圪墶川遺址、河北張家口鄧槽溝梁遺址等5項重要考古成果。距今約6700年至4500年,現時世界上發現的面積最大、年代最早、證據最充分的大規模稻田。嶺南地區迄今發現規模最大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

12月1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專案重要進展工作會,聚焦新石器時代重要考古發現和研究進展,會上通報了浙江余姚施嶴遺址古稻田、廣東英德岩山寨遺址、甘肅慶陽南佐遺址、甘肅張家川圪墶川遺址、河北張家口鄧槽溝梁遺址等5項重要考古成果。

浙江余姚施嶴遺址古稻田:

距今約6700年至4500年,現時世界上發現的面積最大、年代最早、證據最充分的大規模稻田。

施嶴遺址古稻田位於浙江余姚市,是一處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稻田,初步勘探總面積約90萬平方米。2020年至2021年,經國家文物局準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余姚市河姆渡遺址博物館聯合進行了考古發掘。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館員王永磊介紹,此次發掘出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大規模稻田遺存,年代距今約6700年至4500年。河姆渡文化時期稻田因發掘面積較小,僅發現少量稻田、田埂、河溝遺存。良渚文化時期稻田結構清晰,發現了凸起田埂組成“井”字形結構的路網,以及河道、水渠和灌排水口組成的灌溉系統,確定了面積為750平方米、700平方米、1900平方米、1300平方米左右的四塊田塊。

經考古發掘,出土陶釜口沿、魚鰭形鼎足、平底罐底和石刀、石錛、石犁殘片等器物,一條殘損的獨木舟被埋入田埂中。經檢測,稻田堆積中含有較多水稻小穗軸、穎殼、稻田伴生雜草等遺存,植矽體分析結果顯示,稻田堆積中水稻植矽體密度遠高於一般古代稻田的認定標準。

“施嶴遺址古稻田是現時世界上發現的面積最大、年代最早、證據最充分的大規模稻田,良渚文化的稻田已經出現了比較完善的路網和灌溉系統,這種大規模稻田起源年代可能早至距今6500年以上,並一直延續發展。”專家認為,此次發現表明,稻作農業是河姆渡文化到良渚文化社會發展的重要經濟支撐,進一步深化了對長江下游地區史前社會經濟發展和文明行程的認識。

廣東英德岩山寨遺址:

嶺南地區迄今發現規模最大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

岩山寨遺址位於廣東省英德市,是一處石峽文化聚落遺址。2019年至2021年,經國家文物局準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等組織對遺址開展了持續的考古工作。

據介紹,岩山寨遺址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包含居住區、墓葬區等多個功能區。居住區發現大量灰坑、柱洞,也夾雜少量墓葬,居住生活和喪葬並未完全分開。

“墓葬區共發掘墓葬66座,可見一次葬、二次葬和遷出葬現象,少數墓葬保存了木質葬具殘痕與人骨遺存,這在嶺南同類遺址中極為罕見。”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鎖强在會上介紹,隨葬陶器組合以鼎、盤、豆、壺、罐為主,磨制石器以鏃、錛為主,玉器有琮、鉞、環、玦、璧、錛、錐形器及圭形器等,以玉鉞為最大宗。

經研究,墓葬形制、喪葬禮俗及隨葬器物組合都具有顯著的石峽文化特徵。墓葬表現出明顯的等級分化,高等級墓葬普遍隨葬玉器,其中M16隨葬品超過140件,包括5件玉鉞與2件玉環,M26則同時隨葬有玉琮與玉鉞。

“岩山寨遺址是嶺南地區迄今發現規模最大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對於深入研究嶺南地區先秦聚落形態演變、早期社會複雜化行程具有重要意義。”專家表示,同時,這也是繼石峽遺址後廣東省發現的又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高等級墓地,有助於深入探討本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葬制葬俗、石峽文化的傳播、石峽文化與良渚文化的交流互動等重大歷史問題。

甘肅慶陽南佐遺址:

是仰紹文化大型聚落遺址,為黃河流域文明起源和發展提供重要實物資料。

南佐遺址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是一處仰紹文化大型聚落遺址。經國家文物局準予,2021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等組織組成聯合考古隊對遺址開展了考古工作。

經過考古調查,初步推測南佐遺址面積可能達600萬平方米,年代距今5200年至4600年。遺址覈心區由9座大型夯土臺圍合,面積約30萬平方米,緊鄰夯土臺外側發現2道環壕,覈心區東、南、北三面約1000米處還發現外環壕遺跡,但現時尚不能確認為封閉的環壕。2021年考古調查初步瞭解1號夯土臺殘存面積約880平方米、殘高2至3米。

“覈心區北部發現大型建築基址、聯排房屋等重要遺跡,其中大型建築F1包括前廳、後堂,僅室內面積已達630平方米,牆壁、地面均為多層白灰面;F2出土白色堆紋陶、白衣陶、白陶、黑陶、朱砂彩繪陶,大型彩陶罐、帶塞蓋喇叭口平底彩陶瓶以及大量水稻遺存,顯示了較高的社會發展水准。”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韓建業介紹。

專家認為,南佐遺址是黃河流域文明起源和發展的重要實物資料,對於認識黃河中游、黃土高原尤其是隴東地區在中華文明起源和形成過程中的關鍵地位,探索早期國家起源,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甘肅張家川圪墶川遺址:

為仰紹文化史家類型聚落遺址,發現的大型儲糧窖穴及粟黍遺存,對研究仰韶早期農業發展提供了實物資料。

圪墶川遺址位於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是一處仰紹文化史家類型聚落遺址。經國家文物局準予,2020年至2021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開展考古勘探發掘工作。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陳國科介紹,圪墶川遺址從仰紹文化早期延續至仰紹文化晚期,年代距今6100年至5600年。其中仰紹文化早期史家類型時期的大型環壕聚落保存較完好,面積約8萬平方米,聚落週邊發現三道環壕,中心區為一處廣場,圍繞廣場呈向心狀分佈三組房屋,共計100餘座,每組房屋由1座大房屋(約100平方米)和數量不等的中型房屋(約20-50平方米)、小型房屋(20平方米以下)組成。

值得一提的是,房屋間發現數座袋狀窖穴,最大一座位於中心廣場,容積約60立方米,底部保存近0.4至0.6米厚的炭化粟黍遺存。勘探發現環壕外東南部疑似有陶窑區,西北部疑似有墓葬區。

此外,遺址出土大量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陶器以彩陶為主,包括尖底瓶、平底缽、葫蘆瓶等,還發現一件玉權杖首。炭化植物遺存鑒定以粟黍為主,且以黍為多。動物骨骼遺存鑒定主要為家養動物猪、狗和野生動物鹿、麅等。

“圪墶川遺址是隴西黃土高原繼大地灣遺址之後又一重要考古發現,證實本區域與關中和中原地區一樣是仰紹文化的又一中心區域,在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專家表示,大型儲糧窖穴及粟黍遺存的發現,對研究仰韶早期人群農業種植、農作物加工儲藏科技、人類生業經濟提供了實物資料,對探討中國北方地區粟黍作物馴化後粟黍農業的建立具有重要意義。

河北張家口鄧槽溝梁遺址:

發現距今8000年至4000年四個階段面貌各异的文化遺存,為探討中國北方地區多元一體行程提供了珍貴資料。

鄧槽溝梁遺址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2015年至今,經國家文物局準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師範大學等組織組成聯合考古隊,對遺址進行持續考古發掘。

“鄧槽溝梁遺址發現四個階段的文化遺存。”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王剛對此進行了詳細介紹。

王剛介紹,第一階段距今8000年左右,發現半地穴式房屋1座,出土的素面大口罐與尚義四臺遺址出土同類遺存屬於一種新的考古學文化,方形石板灶、有肩石鏟等器物又體現出興隆窪文化的影響。第二階段距今6500年左右,發現半地穴式房屋、袋狀窖穴等,出土紅頂缽、素面罐、紡輪等遺物,文化面貌與後崗一期文化接近。第三階段距今5100年左右,發現半地穴式房屋1座,出土缽、彩陶、刻劃陶器等遺物,文化面貌與河套地區仰紹文化晚期海生不浪文化極為相似。第四階段距今4200至4000年左右,發現龍山晚期石城1座,城牆寬約13米,牆芯為土石結構,由夯土板塊加固。調查發現2個保存較好的瓮城,平面形狀呈半圓形,殘存高度約6米,面積分別為2000、1500平方米。在城內發現殘存面積約600平方米夯土建築基址1座、房址20座、窯址1座。出土陶器、玉器等各類器物百餘件,文化面貌與龍山時代老虎山文化接近。

張家口處於我國北方遊牧文化和中原農耕文化的過渡地帶,是東部環渤海文化和西部內陸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此次發現距今8000年至4000年四個階段面貌各异的文化遺存,證明該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重要區域,為探討中國北方地區多元一體行程提供了珍貴資料。”專家認為。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