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掃地僧”:一生淡泊名利,每天一斤白酒,卻是科學界泰斗
“中科院院士”這個頭銜,在我們普通人眼中是遙不可及的偉大科學家,我們印象中的這些科學家們都是衣著得體氣質不凡,是我們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他每天著布衣,穿布鞋,看起來似乎非常的“接地氣”,平日酷愛飲酒,就連講課時也會帶著一隻酒壺,他就是“遙感科學泰斗”——李小文。照片上李小文院士身穿一襲看起來有些老舊的黑布衣,脚踏一雙老布鞋,頭髮花白,正坐在講桌邊手拿一份講義認真閱讀。
“中科院院士”這個頭銜,在我們普通人眼中是遙不可及的偉大科學家,我們印象中的這些科學家們都是衣著得體氣質不凡,是我們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他每天著布衣,穿布鞋,看起來似乎非常的“接地氣”,平日酷愛飲酒,就連講課時也會帶著一隻酒壺,他就是“遙感科學泰斗”——李小文。照片上李小文院士身穿一襲看起來有些老舊的黑布衣,脚踏一雙老布鞋,頭髮花白,正坐在講桌邊手拿一份講義認真閱讀。
“中科院院士”這個頭銜,在我們普通人眼中是遙不可及的偉大科學家,我們印象中的這些科學家們都是衣著得體氣質不凡,是我們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他每天著布衣,穿布鞋,看起來似乎非常的“接地氣”,平日酷愛飲酒,就連講課時也會帶著一隻酒壺,他就是“遙感科學泰斗”——李小文。照片上李小文院士身穿一襲看起來有些老舊的黑布衣,脚踏一雙老布鞋,頭髮花白,正坐在講桌邊手拿一份講義認真閱讀。
中國科學院院士、地下水動力學家、水文地質教育學家、南京大學教授薛禹群,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0歲。薛禹群,1931年11月2日生於江蘇無錫。1952年畢業於唐山工學院,1957年長春地質學院研究生畢業。曾任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水文地質研究室、環科所地下水資源及其保護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地質學會水文地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評議組成員等。做一個立志報國的人。
8月1日,中國科學學院公佈了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這份名單共191人。其中數學物理學部35人,化學學部29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36人,地學部27人,資訊技術科學部26人、科技科學部38人。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院士增選每兩年進行一次,院士增選實行推薦制,不受理個人申請。2019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8月1日,中國科學院公佈了《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廣東共有7名“大牛”入選,其中中山大學2人,分別是王雪華和鄧少芝;南方科技大學夏克青、華南理工大學馬於光、南方醫科大學陳武凡,以及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何宏平、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鄭海榮。57歲的王雪華,是數學物理學部的35名初步候選人之一。
提到於吉紅這個名字,或許聽過的人並不多。但是提到她所取得的成就,相信大家會感到震驚。今年54歲的於吉紅不僅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而且還是世界科學院院士,同時還是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近日又再次當選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可謂是集4個院士頭銜於一身。更讓人佩服的是,從大學至今,於吉紅已經發佈了370餘篇SCI論文,科研學術能力讓人驚訝不已。
長江日報大武漢用戶端11月3日訊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名單中再添兩位科學家——91歲的新中國飛機設計大師顧誦芬院士和86歲的國際著名核能科學家王大中院士。長江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至今已有35比特科學家獲獎,包括顧誦芬在內有7人既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又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即“兩院院士”。
長江日報大武漢用戶端11月3日訊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飛機設計專家顧誦芬院士、核反應爐工程與安全專家王大中院士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值得注意的是,顧誦芬院士既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又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即“雙院士”。長江日報記者梳理發現,現時健在的“雙院士”共有13人,個個都是大國重器。生於1920年的他,今年已有101歲。2021年黨中央授予陸元九“七一勳章”。
11月18日,2021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共有149人當選。陝西4專家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3名專家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孫軍、西北工業大學張衛紅、陝西師範大學房喻、空軍軍醫大學竇科峰等4比特專家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兵器工業第203研究所鄒汝平、空軍軍醫大學趙銥民2比特專家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理工大學孫學良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11月18日,2021年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增選結果公佈,共有149人當選。中國科學院增選院士65人,其中有5名女性;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84人,其中6名女性。除此之外,還選出了25名中國科學院外籍科學院院士和20比特外籍中國工程院院士。本輪評選後,國內又出現了一對院士夫妻。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工作於近日完成,共選舉產生84比特中國工程院院士和20比特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李陟,男,教授,中共黨員,1961年9月出生,山西嵐縣人。1989年博士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航太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科技委主任,型號總設計師。2017年5月,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2020年11月,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楊正林,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員,1966年6月出生,四川邛崍人。現任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院長、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院長。長期致力於臨床檢驗診斷學與醫學遺傳學的臨床和科研工作,帶領團隊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中國醫學科學院院外創新單元;立足臨床工作的同時,在視網膜疾病致病機制、分子診斷和防治領域取得了系統性和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廣泛用於疾病的診斷和防治。
11月1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根據相關規定,2021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5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5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1977級校友李傑教授入選其中。2013年4月被丹麥王國奧爾堡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李傑校友長期從事結構工程與工程防灾領域研究工作。
長江日報大武漢用戶端訊11月18日,2021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全國新增選149比特院士,武漢地區新增8比特。經梳理,此次增選院士人數最多的是北京地區,在京組織至少有24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9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今年是武漢繼2015年和2019年之後,再次實現一年新增8比特兩院院士,是1999年以來的最高位數據。此前,武漢兩院院士已有73比特,此次增選之後,總數達81比特,居全國城市前列。
今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分別公佈2021年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其中,重慶大學校友李傑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克强、劉加平、朱合華3比特校友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3年4月被丹麥王國奧爾堡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朱合華1983年畢業於重慶大學採礦工程系化學礦開採專業,獲學士學位;1986年畢業於重慶大學採礦工程系採礦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
日前,2021年兩院增選院士名單公佈,@蘭州大學周又和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值得一提的是,周又和教授的夫人鄭曉靜在2009年就已當選為中科院院士。兩位院士都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力學系,兩人不僅是同班同學,畢業論文也是同一個導師。在蘭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二人都選擇了留校任教,從此紮根西北30餘年。周又和此次當選為院士之後,國內又多了一對院士伉儷。此前,國內的院士夫妻有錢三强和何澤慧夫婦、鄭樹森和李蘭娟夫婦等。
4月28日,2023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决定公佈。方忠、湯廣福獲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陳愷、孫瓊等8比特青年科學家獲北京市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博思維克、本諾伊·帕克丹姆等9比特外國科學家獲北京市國際合作中關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