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用戶端11月3日訊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飛機設計專家顧誦芬院士、核反應爐工程與安全專家王大中院士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值得注意的是,顧誦芬院士既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又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即“雙院士”。長江日報記者梳理發現,現時健在的“雙院士”共有13人,個個都是大國重器。
陸元九:我國自動化科學技術開拓者之一
陸元九。
陸元九(1920—),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當時稱為“學部委員”,下同),1994年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來安人,是我國自動化科學技術開拓者之一。生於1920年的他,今年已有101歲。作為早期出國留學的博士,新中國成立初期,陸元九突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到祖國懷抱。他說:“祖國永遠是我的摯愛。在自己的祖國工作,再苦再累都是快樂的。”幾十年來,他參與籌建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首次提出“回收衛星”概念,創造性運用自動控制觀點和方法對陀螺及慣性導航原理進行論述,為“兩彈一星”工程及航太重大工程建設作出卓越貢獻。2021年黨中央授予陸元九“七一勳章”。
吳良鏞:我國人居環境科學創建者
吳良鏞。
吳良鏞(1922—),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5年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蘇南京人,清華大學教授。今年,吳良鏞已99歲高齡。他創建了中國人居環境科學,成功開展了從區域、都市到建築、園林等多尺度多類型的規劃設計研究與實踐,曾獲世界人居獎、國際建築師協會屈米獎、亞洲建築師協會金獎、陳嘉庚科學獎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一個民族的發展始終與美好人居環境相伴隨,人居建設的最終目標是社會建設。”這是吳良鏞常說的一句話。
沈志雲:中國高鐵領域的先驅科學家之一
沈志雲。
沈志雲(1929—),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長沙市人。中國高鐵領域的先驅科學家之一。他在機車車輛動力學尤其是輪軌動力學、運動穩定性、曲線通過理論和隨機響應等研究方面成績卓著。其標誌性成果有三:創建了輪軌非線性蠕滑力模型,即“沈氏理論”;主持研製成功中國第一臺迫導向貨車轉向架,開創了無輪緣磨損新紀錄;主持建立的機車車輛整車滾動振動試驗臺,達到國際先進水準。晚年一直堅持為發展高鐵奔走呼籲。對於新時代高校科研人才,沈志雲說:“高速軌道交通前景廣闊,要研究解决的問題多如牛毛,青年科學工作者大有用武之地。”
顧誦芬:新中國飛機設計大師
顧誦芬。
顧誦芬(1930—),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新中國飛機設計大師,我國飛機氣動力設計的奠基人,航空科技事業的引領者。他領導設計的戰鬥機殲8和殲8Ⅱ,在我國航空裝備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1930年,顧誦芬出生在蘇州,兒時的他曾遭遇日本飛機轟炸,讓他印象深刻。他意識到:中國人必須造出自己的飛機。正是這股熱血,驅使著他少年投身航空工程,青年闖出中國自己的飛機氣動力設計,壯年開創我國殲擊機從無到有的歷史。他說,“回想我這一生,談不上什麼豐功偉績,只能說沒有虛度光陰,為國家做了些事情。”
石元春:著名土壤學家
石元春。
石元春(1931—),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北武漢人,長期從事土壤地理和鹽漬土發生與改良方面研究。早期在我國黃土高原更新世古土壤及其分類、地理和時空上的發展演替系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1973-1993年從事黃淮海平原旱澇鹽鹼綜合治理的研究20年,提出了“半濕潤季風氣候區水鹽運動理論”等一系列重要觀點,並在治理實踐上取得重要突破。他曾說,“要想認識其本質和找到一些規律性的東西,一手是下苦功、‘笨’功,做‘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資料積累工作;再一手就是善於概括、思考和抽象昇華到理論。”
常印佛:礦床地質學家
常印佛。
常印佛(1931—),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蘇省泰興人,礦床地質學家。在區域成礦學領域,發現了銅陵近東西向隱蔽基底斷裂帶,提出了一個有關陸內成礦帶的構造背景、地質環境、成礦特徵和富集規律的系統的理論認識,豐富了陸內成礦理論,指導了找礦預測。在礦床學領域:提出的“層控(式)矽卡岩型”礦床的建議和分類,以及所建立的相應成礦模式,發展了矽卡岩成礦理論,指導了找尋矽卡岩型銅礦的找礦實踐。在找礦勘探學領域:將我國固體礦產普查劃分為三個歷史演變階段,提出了第二輪普查、深部探測和立體填圖的建議,並獲一批成果。
他曾說,“我總認為青年地質工作者只有到大自然這個地質實驗室去摔打滾爬,才能真正做出一點東西來。”
宋健:系統工程專家
宋健。
宋健(1931—),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榮成人,控制論、系統工程和航空航太科技專家。1960年前後,在最優控制系統理論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成果,後又從事分佈參數控制理論的研究,建立了由偏微分方程描述的受控對象與常微分方程描述的控制器的模型,解决了這類系統的穩定性、點觀測、點控制的理論問題。1980年後,建立了“人口控制論”這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的新學科,對中國和开发中国家的人口控制問題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王越:通信與資訊系統專家
王越。
王越(1932—),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出生於江蘇丹陽,通信與資訊系統專家。主要從事資訊與通信系統運用工程研究。曾取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發明四等獎、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機電部科技進步特等獎、光華基金一等獎、國防科學技術科技進步一等獎、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科技進步獎。
陳俊亮:通信與電子系統專家
陳俊亮。
陳俊亮(1933—),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寧波人,通信與電子系統專家。他是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的通訊糾錯大師,是北京郵電大學網絡與交換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始人,更是中國通信程式控制交換技術的奠基人之一,中國智慧通信網的開拓者,為中國計算機通信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王澱佐:著名礦物加工與冶金科技專家
王澱佐。
王澱佐(1934—),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出生於遼寧省淩海市,我國著名的礦物加工與冶金科技專家。1934年出生的王澱佐,15歲就進入了有色金屬行業工作。從事有色金屬行業65年,他的研究使選礦的精度和效率提高了數十倍,給國家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2010年,王澱佐榮獲國際礦物加工大會終身成就獎,成為首位獲此獎的中國人。
劉永坦:新體制雷達專家
劉永坦。
劉永坦(1936—),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電子工程專家。中國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理論體系的奠基人。從20世紀80年代起,劉永坦院士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祖國海疆雷達打造“火眼金睛”,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2019年1月,劉永坦榮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20年8月,他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資訊學科人才培養。他說,“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和科技工作者,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份殊榮不單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的團隊,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份子。”
李德仁: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
李德仁。
李德仁(1939—),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蘇鎮江丹徒人,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武漢大學教授。長期從事遙感、全球衛星定位和地理資訊系統為代表的地球空間信息學的教學研究,提出了處理測量誤差的可靠性和可區分理論和空間資料挖掘理論,發明國際知名的“李德仁方法”,推動了中國測繪業走向世界。他提出“3S集成”(GPS全球定位系統、RS遙感、GIS地理資訊系統)理論獲得國際認可,這一成果實現了天空地一體信息化移動量測的歷史跨越。
路甬祥:流體傳動與控制專家
路甬祥。
路甬祥(1942—),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於浙江寧波,流體傳動與控制專家。長期從事於流體傳動及控制科技研究。上世紀80年代,提出“系統流量檢測力回饋”“系統壓力直接檢測和迴響”等原理,並與機電液一體化插裝科技相結合,開發出系列新型電液控制器件與工程系統,曾被認為是電液控制科技的重要進展,被德、日、瑞等多國列入教材、手册和專著。
連結:
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
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科學院就開始醞釀學部制,並準備在條件成熟時選舉院士。1955年6月,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並產生了首批學部委員。1992年春天,張光鬥、王大珩等6比特專家再次提出《關於早日建立中國工程與技術科學院的建議》。1994年2月,國務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國工程院。
1994年3月初,中國工程院籌備領導小組召開全體會議,以差額無記名預投票和正式投票,遴選出首批擬聘中國工程院院士66名。同時,經過投票表決,確定30名工程技術背景比較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一併列入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的擬聘名單,以上兩部分共96名。這便是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
(整理:長江日報記者李玉瑩來源:綜合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科學院官網、中國工程院官網)
【編輯:丁翾】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