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載人汽車出口同比大增自主品牌電動車出口增長快速上海前5月汽車出口超預期

上海 32℃ 0
摘要:根據上海海關6月14日公佈的數據,今年前5月,上海電動載人汽車出口同比增長152.9%,增速明顯。自主品牌電動車出口快速增長,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的格局不再是特斯拉“一家獨大”。

  記者吳丹璐

  上海汽車出口傳來好消息。根據上海海關6月14日公佈的數據,今年前5月,上海電動載人汽車出口同比增長152.9%,增速明顯。

  上海是中國汽車出口重鎮,上海汽車出口超預期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中國汽車出口的新動向。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增長,尤其是出口倍增,顯示中國汽車正逐漸從低價出海走向量價齊昇,迎來汽車出口的新階段。

  特斯拉不再“一家獨大”

  根據上海海關此前公佈的數據,前5月,上海電動載人汽車出口同比增長152.9%,2022年同期增長值為98.9%,增速顯著提高。

  上海電動車出口緣何快速增長?一方面,去年4月和5月上海新能源汽車出口值基數較低;另一方面,自主品牌不斷拓展海外市場,上海車企出口勢頭的確強勁。

  上汽和特斯拉是上海汽車出口的兩大主力。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數據,前5月中國汽車企業出口總量175.8萬輛,同比增長81.5%,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上汽集團出口39.6萬輛,占總出口量的22.5%,排名全國第一;特斯拉中國出口16.3萬輛,占總出口量的9.3%,排名全國第三。

  新能源汽車方面,根據全國乘用車聯席會議最新資料,今年4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出口量9.1萬輛,占乘用車出口的31%,這其中有特斯拉中國的35886輛、上汽乘用車的21450輛。兩家企業位列全國第一、第二,分別占總出口量的約40%、24%。

  自主品牌電動車出口快速增長,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的格局不再是特斯拉“一家獨大”。以2021年同期資料對比,當年4月中國出口的1.7萬輛新能源乘用車中,特斯拉中國出口了14174輛,上汽乘用車出口了2378輛,當時特斯拉新能源汽車出口占比高達82%。而現在,在特斯拉新能源汽車出口數量翻倍的情况下,占比卻减少到40%。自主品牌如上汽、比亞迪、吉利,包括新勢力品牌佔據了更多出口空間。

  汽車出口走向量質齊昇

  6月初,《華爾街日報》刊文稱“中國今年兩次震撼了全球汽車界”:第一次是在上海車展,中國電動車以質量、功能和價格震驚了西方競爭對手,第二次是中國發佈2023年一季度汽車數據,取代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華爾街日報》的描述切中了現下中國汽車出口的兩大特徵:出口數量和出口質量都在逐步提升。

  畢馬威日前發佈的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在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份額達到64%,且近半數汽車出口到歐洲市場,中國對歐洲新能源汽車出口量持續領先其他區域。從價格上來看,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平均出口價格為5000美元,2022年則新增到2.2萬美元。

  今年,中國電動車還在大舉進軍俄羅斯市場和南美市場。中汽協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汽車商品出口金額排名前十位的國家依次為俄羅斯、美國、墨西哥、英國、比利時、日本、澳大利亞、德國、阿聯酋和韓國,俄羅斯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最多的國家。

  以上汽為例,上汽現時已經開通了東南亞、墨西哥、南美西、歐洲等多條自營國際航線,形成了澳新、美洲、中東、東盟、南亞五個“五萬輛級”區域市場,在歐洲打造出了上汽首個海外“十萬輛級”市場,並正在籌備進入“俄白哈”市場。

  中國製造迎來轉型陞級

  汽車向來是工業製造的明珠、國家高水准工業化的產物。製造業傳統強國德國和日本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汽車出口國,直至今日兩國汽車產量的一半以上都用於出口。

  在一輛汽車上,能看到各類尖端行業發展的成果。近年來中國汽車快速實現智能化、電動化轉型,實際上也有賴於中國智慧軟件、動力電池等產業的同步發展。

  在全球需求趨勢性下行的背景下,中國電動車逆勢出海,折射出的是中國製造業轉型陞級帶來的發展機遇。

  “2022年,德國向中國出口的汽車首次少於中國向德國出口的汽車,而在機械製造領域也有類似趨勢。”日前,慕尼克理工大學教授達利亞·馬琳在德國媒體《商報》上發表文章,表示德國工業正受到衝擊。

  康勇說:“過去工程機械領域的產品幾乎100%都在國內銷售,出口幾乎可以不看,但現在中國怪手也開始‘出海’,這是過去完全不可想像的趨勢。”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怪手出口銷量3.5萬臺,2022年出口銷量則達到了10.95萬臺。機构預測,2023年怪手出口銷量增速仍將保持在30%左右。

  現時,中國車企除了產品出海,也正在帶動產能出海,深入全球化產業鏈的建設。從單一的出口貿易模式出發,中國新能源汽車正以新增海外市場開拓的管道,比如跨國並購、建設海外生產基地、設立全球研發中心、鋪開銷售網站、開展品牌文宣等,力圖通過當地語系化策略更加貼合當地消費者需求,提升品牌影響力,加深中國產業鏈的全球化佈局。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