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戚穎璞
2023年春節,許多人返鄉過年,有些崗位卻比往年更忙碌。這幾天,上海多條工程原料生產線不停歇,產業工人加班加點保供應,為全速推進的北橫通道、機場聯絡線、銀都路越江隧道等重大工程輸送“血液”,備料量比往年同期增長50%。
日前,記者實地探訪這些位於幕後卻至關重要的工程“生命線”。
產業工人留滬保供補缺口
作為徐匯區唯一一家商品混凝土攪拌站,隧道股份城建物資新龍華分公司是上海為數不多的中心城區混凝土產線。春節前一周,當人們開始備年貨踏上歸途,這裡一反常態進入生產高峰期,120多名產業工人和駕駛員留滬加班,運輸車輛常進常出。現場並無粉塵,寫字樓一塵不染,兔年對聯、福字、禮品隨處可見,年味十足。
力學檢測室位於大樓一樓,52歲的試驗檢測員馮治理用推車送來幾十個混凝土試塊,逐一放入壓力機進行强度測試,檢驗試塊是否達到設計標準。這樣的試驗至關重要,只有符合標準的混凝土才能保證路橋樓宇安全無虞。為此,馮治理放弃和遠在山西的家人團聚,這是他第5年沒有返鄉過年。
和馮治理一樣質樸又敬業的產業工人不在少數。隧道股份城建物資副總經理徐海濤告訴記者,混凝土生產包括管理、調度、試驗、拌站操作、機修、皮帶上料、運輸,環環相扣,為此,公司在全市有200多名管理人員及270多名產業工人放弃休假、加班保供。為了讓他們過個暖心年,已經為每一位留滬過年職工置備贈送春節慰問關愛大禮包,組織職工迎新運動會,讓大家在歡樂的氛圍中開啟新的一年。
今年春節,上海許多重大民生項目連續施工。外省市砂石料運輸因過年中斷,為打通上海建設全鏈條,本土上游原料基地開足馬力生產補缺口。
以隧道股份城建物資為例,旗下5家混凝土組織、8個生產基地、3家配套組織協同聯動,春節均不停工。同時,各基地已提前在場內儲備砂石料共11萬噸,並聯系上游資料中轉點儲備水泥、礦粉及粉煤灰約11.5萬噸,以備不時之需。這些資料將在春節期間源源不斷輸送到機場聯絡線、北橫通道、保障房、安置房、學校、醫院等30多個重大專案。
新龍華拌站位於閔行徐匯交界處,周邊車流人流雖不多,不過在全市建材原料佈局中,區位優勢十分顯著。“受效能限制,混凝土運輸服務半徑一般為車程兩小時內(約25公里)。地處覈心區位的拌站,往往要同時保供好幾個市區工程項目。春節期間,新龍華拌站既要服務遠在20公里之外的漕寶路新建快速路項目,還要服務一街之隔的銀都路隧道項目,以及超級工程機場聯絡線項目。”徐海濤說。
智慧環保大投入帶來成效
辦公樓二樓中央控制室內,三名工作人員緊盯電腦大屏,荧幕上顯示著混凝土生產各環節的監控畫面和數據名額。
“以前要查看投料情况,我們都要進入拌站內部去查看。現在坐在室內透過大屏就能看到,點擊滑鼠就能發出各項操作指令,工作强度大大降低。”現場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著工作變化。
徐海濤坦言,新龍華拌站位於市區覈心地段,常讓市民擔心是否會造成環境污染。近十年來,拌站自我加壓倒逼轉型,無論是生產環境還是生產效率都有了很大改觀。早在2013年投產之時,拌站一改往日敞開式的傳統模式,採取全封閉式生產,無揚塵、低噪音,廢料回收和廢水利用零排放。這幾年,拌站全封閉的外牆還添上了彩繪。
與此同時,拌站引入全自動化系統,由系統精確稱量並攪拌均勻後,通過自動卸料鬥將混凝土準確地灌入前來裝貨的攪拌車。生產線上早已看不見操作工人,操作它們的,正是辦公樓內的中央控制室。
近兩年,數位化之風也吹進了這一傳統產業。拌站一改往日手抄訂單模式,通過信息化陞級,生產全週期改為電子化委託。訂單從委託下單、安排生產、實際生產、運輸路線全程留痕可追溯,只需要手機就能實时查看,避免出錯、優化生產安排。長遠來看,風險控制水准和設備效率都能得到提升。
作為碳排大戶,建築行業减碳變革勢在必行。徐海濤透露,拌站轉型從來沒停下,在環保方面,團隊通過配方優化創新替代資料,降低水泥用量,减少土壤鹼化;拌車也逐步採用新能源替代,减少柴油的使用。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