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鐵運營里程持續領跑全球,八大運營績效關鍵名額進入世界前六,更多無法用數位量化的觀察維度顯示

上海 60℃ 0
摘要:十年來,上海地鐵運營里程持續領跑全球,從2013年的567公里增至如今的831公里,且客流已達千萬級別。“十三五”期末,網絡運行可靠度、服務水平、經營規模、運營效率等四個方面八大運營績效關鍵名額進入世界前六。

  記者束涵

  8月29日,元江路站捷運上蓋開發專案揭開面紗,將打造包括商品房、保障房、租賃房、辦公等豐富業態的都市綜合體。就在第二天,梅嶺北路站捷運上蓋也有新進展,標誌著普陀將添“雙塔”地標,建成充滿活力的“垂直都市”。

  說起上海地鐵的十年之變,人們的第一反應,大多是看路網數據。十年來,上海地鐵運營里程持續領跑全球,從2013年的567公里增至如今的831公里,且客流已達千萬級別。“十三五”期末,網絡運行可靠度、服務水平、經營規模、運營效率等四個方面八大運營績效關鍵名額進入世界前六。

  然而,這只是觀察維度之一。作為城市建設加速推進的參與者,上海地鐵經歷著從建設運營的高速增長到高品質發展的轉變。當捷運上蓋“小城”接連拔地而起,為區域經濟引入源頭活水;當路網融入數位化基因,會思考的機器成為“最强輔助”;當最美車站驚豔亮相,帶來文化與美學體驗……

  這些很難用數位去量化,卻都在表明:捷運已經不是簡單的交通工具,而是增强經濟活力、展現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

  線路四通八達

  去年12月31日,上海地鐵14號線正式開通運營。“盼了9年!”市民梁先生住在封浜附近,以前要到13號線金運路站才能坐上捷運。“現在家門口就是14號線封浜站,到靜安寺上班可以節約近半個小時。”

  也是在這一天,上海地鐵全網突破800公里大關躍升至831公里,累計20條軌道交通線、508座車站、83座換乘站,網絡規模自2013年以來持續領跑全球。

  四通八達的超大規模路網,凝聚了建設者們的智慧與汗水。上海建捷運曾被外國專家稱為“豆腐裏打洞”,核心技術也依賴國外。這樣的“先天不足”,給捷運建設運營難度層層加碼,也倒逼出了許多創新與第一,並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比如,為降低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建設方試點採用多項軟土地層車站暗挖科技,並通過封閉式大棚等管道,讓工地“隱身”;被視為“大腦”與“神經中樞”的訊號系統,通過技術攻關擁有了“中國心”,上海地鐵進入全自動駕駛時代;15號線吳中路站、上海南站站採用無柱拱頂車站設計,為上海地鐵站首創。

  如今,20條線路508座車站的網絡,可覆蓋輻射上海絕大多數區域,與重要交通樞紐,以及五個新城、臨港新片區、大虹橋等戰畧重地相連,直通江蘇省,輻射長三角。其中,12條線路13次過江,便利浦江兩岸市民乘客通行,助力浦東高水准開發開放。

  挖潜增能也處於進行時。資料顯示,2013年,僅有2條中心城區線路最小行車間隔在2分30秒以內。如今,這一數位增長到了12條。其中,4條線路最小行車間隔為2分鐘以內,9號線已實現最快110秒運行間隔,10號線正朝著100秒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路網客流量第一的2號線將會陞級,成為全球首條擁有“雙套訊號系統”的捷運線路。更為先進的主用訊號系統將進一步縮短列車運營間隔。即使出現故障,切換至另一套系統後,仍能實現兩分鐘的運營間隔,乘客不必再擔心早高峰期間因訊號故障導致列車晚點。

  融入數位基因

  2010年世博會前,上海地下百臺盾構齊發,軌道交通網絡基本形成。那時,建設者們還沒有來得及為此欣喜,就已經進入新一輪思考:當路網規模日臻龐大,傳統的人力物力投入漸漸力不從心。如何讓列車跑得快,又跑得好?

  答案是:捷運需要新幫手——會思考的機器。從2001年開始,上海地鐵就有意識地進行資料獲取,近十年來,更是加快了轉型行程,讓數位基因滲透到建設運營各個環節:

  上海市軌道交通集控大樓網路化運營平臺作為超級資料中心,下連全路網車站資訊,採用雲科技,實現“一網統管”;

  維保通號數位化運維平臺集線上監測、智慧分析、運維指揮等功能於一體,覆蓋了絕大部分線路的“神經系統”——通號系統。通過大數據AI分析、調取數據案例庫等科技,實时掌握設備狀態,實現從“計畫修”向“狀態修”的轉變;

  試點智慧車站的龍陽路站,在BIM(建築資訊模型)平臺搭建起模擬3D車站模型,小到監控監視器,大至出入口電梯,設備狀態均實时顯示,一旦出現故障,平臺就會提前預警,便於工作人員及時查看處置……

  現時,上海地鐵已基本構建形成以捷運雲、高速數據通信網,以及大數據平臺為覈心的全網數位化基礎設施,連結了一系列應用場景,初步實現智慧建設、智慧運維和智慧服務。

  當90%以上的列車從停車場駛出,車身上的上萬個傳感點就會把列車牽引制動,以及溫控等運行設備的數據實时傳輸,四條全自動駕駛線路還可以實現自動出庫、自動折返、自動休眠、自動檢修。近年來捷運列車運行可靠度(5分鐘及以上延誤)提升明顯,從2013年的65萬車公里/件到2022年超過1000萬車公里/件。

  建設更多“小城”

  曾經的吳中路沿線,由於周邊缺少逛吃玩樂一體的大型商場,不少市民只能跨區跑到古北或者徐家匯購物消費。

  隨著2017年申通地鐵首個上蓋項目——吳中路“萬象城”開業,周邊生態逐漸改變,愛琴海、萬科七寶等商業地標隨之而起。開業一年後,“萬象城”躋身上海商業銷售前十。

  在捷運上“加蓋”建商業綜合體,已經成為流行熱潮。它不僅可以實現土地集約化利用,為都市創造出新增量,還能優化都市空間佈局,改善區域生態。過去十年間,上海地鐵以“萬象城”為起點,上蓋開發從1.0版發展至3.0版,在政策的扶持下,項目持續推進,業態逐步豐富。

  位於虹橋商務區徐涇板塊的“天空之城”,在“萬象城”的基礎上新增了住宅業態,一經推出就受到消費者的熱捧。位於閔行區的元江路站捷運上蓋項目,又新增了保障房、租賃房等新業態,構建更為豐富的都市綜合體。

  不只如此,經過10年規劃、2年建設完成的1號線蓮花路站上蓋項目,又為提升區域活力創造了更多可能。它在全國範圍內首試不停運改造,實現地表地上複合利用。因在都市區域環境品質,以及公共服務效率的雙重效益,入選自然資源部《軌道交通地上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利用節地模式推薦目錄》,為此後同類改造項目提供了借鑒。

  當活力源源不斷聚集,捷運作為承載城市文化的“第二空間”,更加注重溫度的營造。2013年開始,上海就明確了“捷運公共文化建設”的新追求,從建築以及公共文化藝術兩個層面加以推進。

  於是,結合區域文化特色的最美車站,一個接一個亮相,一個賽一個亮眼。15號線吳中路站甫一開通,便成為網紅打卡點。它採用獨特的無柱拱頂結構形式,通過LED燈帶將浦江兩岸的天際線動感呈現;豫園站穹頂以“上海脈搏”為主題,蜿蜒的線條,隨著燈光的變換,宛如層層海浪,美輪美奐。當上千萬名乘客行走在站內,捷運音樂角、文化長廊、文化列車、大師展覽等,都可能帶來一場與藝術不經意的邂逅,讓原本單調枯燥的出行,變得“可閱讀、有溫度”。

  人們越發相信,現在的捷運,已經不只是一種交通管道,而是“都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具體體現,它串聯起人民的幸福感,也傳承著上海的都市精神。

标签: 捷運 民生 交通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