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無酒不成席。釀酒的歷史源遠流長,幾乎可以說現在無法考證出人類從什麼時候就開始學會了釀酒,甚至可能與生俱來。
我們普遍認為從黃帝開始我們的先民就已經掌握了釀酒科技,釀酒的老祖宗叫杜康。
但實際上可能還更早,因為考古學家已經在“龍山文化”遺址找到了大量的釀酒證據,只是用的釀酒原料不同而已。可見新石器晚期,人類真正還處於“茹毛飲血”的階段,就已經“酒不離餐”了。
那會人還沒有有計劃地種地,還沒有掌握農耕科技,就已經開始學會釀酒了。所以釀酒這事本身和農作物產量存在什麼必然關係嗎?
在南北朝時期,我們如今的釀酒的基礎科技,就已經形成文字和製作標準了,並且沿用了一千多年。
但是和你認為的一樣,古代大部分時間裏,大部分酒實際上只是“飲料”,酒精度數很低。這主要是因為釀造科技導致的。
因為在宋元之前,人們喝的都是低於十七八度的釀造酒。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米酒、醪糟、黃酒這一類產品。
但是如果你認為現在流行的高度“蒸餾酒”就蒙古人帶中原的專利,那就不錯特錯了。蒸餾科技中原本身就有,蒸餾酒不流行,最主要原因可能跟糧食產量不高有關。
考古發現,漢朝就已經出現了蒸餾器,雖然沒有直接證據漢朝就開始蒸餾高濃度的白酒;
但是在李白的《客中行》裏提到“玉碗盛來琥珀光”;《國史》裏的“酒則有劍南之燒春”,大概率就是蒸餾酒。
因為在中國古代,釀造酒無法分離釀酒原料的殘渣,所以都要篩來喝,都是渾酒(清酒科技是日本人發明的,當時還沒有)。而此刻“燒酒”也被記載進了史料,而“琥珀光”也就是指的酒色清亮。
不過證明不了也沒關係,到了宋朝宋慈的《洗冤錄》,已經教人用酒給人洗傷口了。我們知道醫用酒精的濃度是有要求的,否則容易感染。
但是有一點,蒸餾酒對糧食原材料的要求更高,所以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不是主流,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到了宋元以後,糧食產量穩定了,而且品種更加豐富了。所以高度的蒸餾酒就大規模流行開了。
所以對於古人來說,酒是一定要喝的,這和糧食產量無關;但是能不能喝好酒,喝高強度的白酒,這是糧食產量息息相關。
當蒸餾酒流行後,實際上社會上總體糧食產量已經穩定了。
所以在蒸餾酒流行以前,我們經常可以查到各種官方禁止民間釀酒的史料,而蒸餾酒流行以後呢?代之以對民間釀酒徵稅即可。
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