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會發現市場上的醬香白酒價格參差不齊,貴的如茅臺飛天接近2000元,而在某寶上面號稱是醬香純糧酒的產品,價格低至9.9元。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價格落差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下價格究竟差在哪兒!
說到醬香酒的傳統工藝,就需要知道:坤沙、碎沙、翻沙和串沙等製作工藝。懂得了這些工藝,我們就可以非常清晰地瞭解到,醬酒成本相差有多大。
一、工藝成本决定價格
1、坤沙酒
坤沙酒工藝是嚴格按照傳統醬酒的12987工藝進行生產,整個生產週期長達1年。一年中經過2次下沙(投料,紅纓子高粱),9次蒸煮,8次發酵,7次取酒。最終的基酒,還需要經過3年以上的窖藏才會出廠。
坤沙工藝使用的高粱一般都是茅臺當地的紅纓子高粱,其顆粒完整度高,破碎率是小於20%的,因為高粱基本是完整顆粒,所以可以做到取7次酒。
2、碎沙酒
“碎沙酒”生產週期短,出酒率較高,品質一般;不需要嚴格的“回沙”工藝,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糧食中的酒取完。為了讓酒帶醬香味,一般在發酵時加“圇沙酒”的酒糟在裏。有些酒廠為了銷售,常摻入部分“圇沙酒”以冒充醬香型白酒。
上好碎沙:入口醬香發悶,不響亮,無漆感,但是入口柔和不苦,略發甜,一般頭段無醬感或只有微微醬感,逐步到中段發力,但還是綿軟無力,基本無層次或者層次模糊,極其輕微焦香或者無焦香,帶略微模糊的花香或無花香,回味乾淨且非常短暫。
一般碎沙:入口醬感覺很難察覺,無漆感,但是上口易,柔順不苦,中段發力微有醬味感,後段有部分酒會偏格給人濃香感,收味短且略有邪雜味。
3、翻沙酒
用坤沙酒最後第9次蒸煮後丟棄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藥後釀出的酒稱為“翻沙酒”,“翻沙酒”生產週期短,出酒率高,品質差。
上好翻沙:入口苦重,略帶漆味感,焦苦香明顯,糟臭不露頭,尾略有焦臭糟香味。
一般翻沙:辣口,頭中缺格或偏格,無焦苦香,只有糟臭露頭,已無醬型,只有略微殘留的一些醬香風格或直接偏格回味給人濃香感。
4、串沙酒
串沙酒同樣是用坤沙酒9次蒸煮後剩下的酒糟,但加入的是食用酒精進行蒸餾而出。所以串沙酒談不上生產週期,只要有酒糟,就能够制酒。
5、酒精酒勾兌
以為串沙應該是最便宜的酒了?錯,網絡上充斥的9.9元包郵的醬酒才是史上最便宜的“醬酒”,但,你敢喝嗎?
據業界人士透露,在當下的最新制酒工藝中,可以通過食用酒精勾兌各類香料,以達到醬香酒的口感。這個是現時所有制酒工藝中,成本最低的產品。用酒精香料勾兌的低價劣質白酒,以次充好,實在讓那些酒界本分生意人無言,但,真得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好就會用品質說話。
二、輪次及香型决定價格
坤沙工藝中,醬酒的7次取酒中,不同輪次的酒,也區分了其價格。3/4/5輪次的酒是坤沙工藝中的靈魂,又稱之為大回沙。其特點是酒香濃郁、酒味醇厚、酒體豐滿;第6輪次的酒,稱之為小回沙。醇和、糊香好、味長;第7輪次的酒,稱之為追糟酒。醇和、有糊香、略微苦、糟味明顯。
可以看出,哪怕都是坤沙工藝的醬酒,也會因為不同的取酒輪次,產生不同的價格。不過優質醬香酒都是用不同輪次的酒勾調而成的,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酒勾酒。
坤沙酒按照香型主要分三個類型:醬香:醬香(味)突出、豐滿、醇厚、回味悠長;窖底香:窖香濃郁、醇和、味乾淨;醇甜:醬香(味)明顯、醇和、味甜、乾淨。同樣,不同的香型也會影響到醬香酒的價格。
三、不同等級的醬香酒價格也不同
根據每一輪次應有的典型特徵,針對所取酒樣,通過聞香和口感的感官品評,客觀描述其風味特徵及主要優缺點,綜合評價,給酒樣進行等級劃分,從高到低可以分為:特級、優級、一級、二級、三級等等。不同等級的醬香酒,價格也不同。比如等級高的碎沙就有可能比等級低的坤沙酒價格貴。
四、基酒產量多少决定價格
在說基酒之前,需要有一個共同認知,現時市面上所有的成品醬香酒,都是用基酒(醬香坤沙輪次酒、碎沙酒、翻沙酒等等)勾兌出來的。可以說,基酒非常重要。所以,對於酒廠而言,基酒產量越大,代表能够出售的就越多。相應整年要達標的銷售額越容易,每瓶酒分攤的銷售價自然就可以越低。
大家可能會問,去年基酒產量低,為什麼今年會放出那麼多酒?這不正常啊。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正宗的坤沙工藝醬香酒,是需要酒庫存放3~5年的。今年放出的酒,用的應該是往前推3~5年的基酒。當然,對於其他工藝制酒,價格上這就沒有那麼大地影響了。
五、勾兌老酒的年份决定價格
如上所述,成品就是經過基酒+年份老酒勾兌出來的。所以影響價格的因素還會是勾兌老酒的年份而定,例如15年老酒勾兌肯定比5年老酒勾兌要貴。
比如,茅臺最珍貴的,就是一批超60年的老酒,聽說酒感非常地好。曾經有篇報導講述棋聖聶衛平收藏的一瓶超過60年的茅臺老酒,季克良用1958年的茅臺酒進行勾兌,市面僅此一瓶,其價格必然不菲。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