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尿毒癥,6個因為不在乎!

養生健康 68℃ 0
摘要:上個月我們收治了一個外地患者,是比特42歲的女士,30歲時發現蛋白尿和高血壓,但她感覺沒什麼不舒服,所以不在乎。對腎臟病而言,血肌酐升高,就意味著腎功能下降,表示病情已經比較嚴重了,但她也沒有特別難受的感覺,所以還是不在乎。根據診斷標準,腎小球濾過率<15ml/min就診斷為尿毒癥,她已經明確是尿毒癥了,剛剛42歲,孩子尚小。尿毒癥是因為慢性腎臟病沒有很好控制而發展過來的,所以說,要想避免尿毒癥,首先要控制慢性腎臟病。

前幾天報導,天津的一位女士在海邊撿貝殼,不知不覺就走到爛泥裏。

開始她還不在乎,可發現身體不斷下陷的時候,再想出來可就出不來了,而且越掙扎越深,就直呼救命,但許多圍觀的人誰都不敢上前,幸虧有一個好人挺身而出把她救了上來。

我不是在給大家講故事,我是在說尿毒癥。

上個月我們收治了一個外地患者,是比特42歲的女士,30歲時發現蛋白尿和高血壓,但她感覺沒什麼不舒服,所以不在乎。

當地醫生要給她腎穿明確診斷,她不同意;給她開的藥,她服用一段時間感覺也沒什麼變化,於是就自行停藥了。

兩年以前檢查發現血肌酐升高。對腎臟病而言,血肌酐升高,就意味著腎功能下降,表示病情已經比較嚴重了,但她也沒有特別難受的感覺,所以還是不在乎。

上個月勞累後開始出現嚴重的水腫、腹水、呼吸困難、憋氣等,她有一種頻死感,害怕了,在乎了,但當地醫生說她的病情太重了,讓她轉院,於是來的我們這裡。

住院後檢查發現,血肌酐901µmol/L,ECT測腎小球濾過率12ml/min。根據診斷標準,腎小球濾過率<15ml/min就診斷為尿毒癥,她已經明確是尿毒癥了,剛剛42歲,孩子尚小。

此外,她還有嚴重的高血壓、貧血、酸中毒、心衰等。我們給她降壓、利尿、消腫、控制心衰後,給她做了腹膜透析治療,現在病情平穩,好轉出院。

尿毒癥究竟是什麼?

我今天就來說說尿毒癥。尿毒癥不是一個病,而是許多腎臟病的共同結局。

無論什麼原因的腎臟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未進行有效控制,發展到晚期,腎功能喪失就稱為尿毒癥。

尿毒癥是因為慢性腎臟病沒有很好控制而發展過來的,所以說,要想避免尿毒癥,首先要控制慢性腎臟病。

要想有效控制腎臟病,首先要早發現、早識別,及時治療。

那慢性腎臟病怎麼才能早發現呢?慢性腎臟病有什麼症狀呢?

腎臟疾病的常見表現

當你出現這些症狀,說明你的腎臟可能出現了問題,需要提高警惕了。

蛋白尿

蛋白尿就是尿中出現蛋白的意思,尿常規檢查顯示尿蛋白“+”,或者“2+”、“3+”、“4+”,加號越多,表示尿蛋白越重。

微量蛋白尿需要尿蛋白肌酐比值檢查才能查出來,大量蛋白尿需要做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

腎病早期,尿中少量的蛋白往往沒有任何不適感覺,大多是體檢時發現。大量蛋白尿時會出現尿中泡沫,嚴重的泡沫尿類似於啤酒花。

一般來說,腎臟一有損傷就會出現蛋白尿,所以蛋白尿是腎臟病早期而又確切的證據。查一次尿,既便宜,又不用抽血,而且還能早期發現腎臟病,一定不要忽略。

血尿

尿中出現紅細胞就稱為血尿。

大多數情况是,尿中只有少量的紅細胞,肉眼看不到,只有通過顯微鏡才能看到,我們稱“鏡下血尿”。和蛋白尿一樣,鏡下血尿也是尿檢發現的。

少數嚴重的血尿,肉眼就能看出來,像“洗肉水”一樣,甚至更重的就像鮮血,還可以看到血凝塊,我們稱之謂“肉眼血尿”。

尿中的紅細胞,可能來自於腎臟,也可能來自於腎外。所以發現了血尿,還要做相差顯微鏡檢查,看紅細胞的形態,以明確紅細胞是來自於腎臟,還是來自於腎外。

特別注意的是,尿潜血陽性未必是血尿。尿潜血檢查會受到尿中許多化學物質的干擾而出現假陽性,做尿沉渣離心鏡檢可以明確。

(圖片來源:網絡)

高血壓

血壓≥140和/或90mmHg就是高血壓,無論年齡。

腎臟缺血或者腎臟受到損傷後,腎臟就會分泌一種物質叫“腎素”,腎素通過一系列的過程引發高血壓,我們稱腎性高血壓。

高血壓是慢性腎臟病最常見的症狀,比如說,我們把蛋白尿、血尿、高血壓稱為“腎炎綜合征”。

據統計,60%的腎小球腎炎和90%慢性腎衰竭患者都會出現高血壓。

慢性腎炎常見於年輕人,所以,對年輕人出現的高血壓一定要檢查腎臟。

水腫

水腫是腎臟病特徵性的表現,許多病人是因為出現了水腫才看腎科的。

水腫最常見於兩個部位:

一是眼瞼、面部水腫,常見於腎小球腎炎,所以叫腎炎性水腫;

二是下肢水腫,水腫往往發生在位置低的部位比如小腿,臥床者還可發生在臀部、大腿,往往伴有胸水、腹水等,常見於腎病綜合征,所以叫腎病性水腫。

腎臟病的水腫一般是對稱性水腫,往往同時伴有蛋白尿等。

血肌酐增高

血肌酐是人體的代謝廢物,每天產生的量相對恒定,而且絕大部分血肌酐通過腎小球排泄,所以根據血肌酐水准升高可以推測腎功能下降。

尿量改變

正常成人24小時尿量在1500ml左右,尿量少於400ml叫少尿,少於100ml叫無尿,大於2500ml稱多尿。

正常成人夜間一般不排尿,如果習慣性的每晚起夜2-3次或更多,而且夜間尿量大於24小時總尿量的1/3,稱夜尿增多。

貧血

慢性腎臟病,腎臟分泌的促紅細胞生成素减少,紅細胞生成障礙,就會出現貧血,稱腎性貧血。

一般來說,腎小球濾過率小於60ml/min後就會出現腎性貧血,貧血是慢性腎臟病嚴重的標誌,貧血越重,表示腎功能越差。

反復發生的骨折

腎臟活化Vit D,腎功能受損以後,活性Vit D缺乏,鈣吸收障礙,而且遺失增多,就會出現缺鈣、高磷、骨質疏鬆等一系列問題,表現為骨質疏鬆,反復骨折,皮膚瘙癢,血管鈣化等。

以上介紹的都是專業名詞,普通患者可能比較費解,難以對號入座。不過,出現下列現象,應儘早就醫進行腎臟相關檢查,由醫生判斷是否出現了慢性腎臟病。

眼瞼、面部水腫,脚部、踝部水腫;

疲乏無力,精力不充沛;

夜尿增多;

高血壓,尤其是年輕人高血壓;

尿中有泡沫;

尿顏色加深,尤其是在感冒後;

噁心、嘔吐,食欲降低;

面色及甲床蒼白,貧血,尤其是男性貧血;

口氣中尿騷味;

皮膚瘙癢;

慢性腎臟病如何有效控制

一般來說,絕大多數慢性腎臟病是不可逆的,積極治療的目的不是“除根”,而是控制病情穩定,不出現心腦血管疾病併發症,不發展到腎衰和尿毒癥。這就是所說的帶病健康生存。

具體治療措施有:

1、控制病因,治療原發病

控制病因,治療原發病,才能從根本上控制慢性腎臟病的進展,所以明確診斷非常重要。

原發性腎小球腎炎,以及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小血管炎腎炎、紫癜性腎炎等,都與自身免疫損傷有關,所以對符合條件者一般要抑制免疫治療,包括使用糖皮質激素,或者聯合使用免疫抑制劑。

糖尿病腎病的根本原因是高血糖,所以要嚴格控制血糖;

高血壓性腎臟病的根本原因是高血壓,所以需要降壓;

痛風性腎病應該降尿酸、肥胖相關性腎病應該减肥、藥物性腎病應該停用致病藥物等。

2、嚴格控制血壓

腎臟受損後大都會出現高血壓,稱腎性高血壓,而高血壓又反過來加速腎功能的惡化,血壓越高,腎功能的惡化越快。

而控制血壓,將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是遏制腎功能下降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此外,心、腦血管併發症是慢性腎臟病的第一大死因,其中高血壓扮演了“最惡”的角色,而控制血壓則可以明顯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所以,控制血壓是慢性腎臟病最覈心的治療,應貫穿於慢性腎臟病治療的始終。

在降壓藥的選擇上,應首選ARB(沙坦類降壓藥)或者ACEI(普利類降壓藥),二者都有降壓、降尿蛋白和延緩腎損害三方面的作用。

3、降低蛋白尿

蛋白尿本來是腎臟受損的結果,但大量蛋白尿又反過來加重腎損傷。同樣,尿蛋白量越大,腎功能的惡化越快。所以,降低尿蛋白,也是慢性腎臟病的覈心治療之一。

尿蛋白越低,腎功能越穩定,蛋白尿的控制目標是0.3g/d以下。

在藥物選擇上,除了上述的沙坦類或者普利類降壓藥之外,新近上市的列淨類降糖藥(SGLT2抑制劑)除了降糖之外,也有明確的降尿蛋白和腎臟保護作用。而且對有蛋白尿的非糖尿病腎病,比如IgA腎病、膜性腎病等,也有降尿蛋白和腎臟保護作用。

現時認為,沙坦類降壓藥和列淨類降糖藥,是糖尿病腎病和合併蛋白尿的非糖尿病腎病的最佳治療組合。

4、控制飲食

慢性腎臟病,首先要控制鹽的攝入量,每天5g以下或者更低。如果出現腎功能下降,還有低鹽低脂優質低蛋白飲食,少量攝入蛋白,攝入牛奶、雞蛋、精肉等優質蛋白。

在優質低蛋白飲食的基礎上,還可以配合α酮酸治療,既保證營養需求,又減輕腎臟負擔。

5、糾正腎性貧血

貧血可加速腎衰竭,並加重心、腦損害。糾正腎性貧血,也是遏制腎衰進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治療措施。

經典的治療是選擇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靜脈或者口服補充鐵劑等,現時新上市的腎性貧血治療藥物羅沙司他效果更好。

6、治療鈣磷代謝障礙

補充活性維他命D、補充鈣劑和擬鈣劑、使用降血磷等。

7、其他治療

利尿消腫、糾正酸中毒、降鉀、控制心衰等。

(圖片來源:網絡)

腎病要及時治療

接下來我再說這位患者。

文章開頭我講的這個故事,其實是想告訴大家,許多事故的發生,最初的危險當事人是意識不到的,所以往往不在乎,可等意識到危險時,可能已無法逃脫。

這位患者12年前就發現蛋白尿和高血壓,雖然沒有做腎穿確診,但推測慢性腎小球腎炎的可能性大。如果她配合醫生,明確診斷,積極治療,有效控制,完全可以避免腎衰的發生。

2年前發現血肌酐升高,此時腎功能已經明確受損了。如果她當時採取上述的治療措施,嚴格的控制那些危險因素,雖然腎衰是不可逆了,但肯定能避免或者延緩尿毒癥的發生。

可惜的是,一次次“逃生”的機會都被她主動放弃了。

許多人因為身體難受了才去就醫,甚至有人認為只要身體不難受就沒有問題。

其實,許多疾病的早期是不難受的,以腫瘤為例,早期腫瘤大多沒有症狀,可等出現疼痛等症狀時大多已經是中晚期。這個時候才開始治療,花費大、效果差,而且非常痛苦。

所以,對自己身體負責的人都會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療效就比較好。

高血壓也是如此。早期高血壓往往沒有症狀,許多人體檢發現血壓高了,因為不難受也不治療。

一些人因為心梗、腦梗、腦出血了才意識到高血壓的危害或者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可到了這個時候,花再多的錢,健康也很難挽回了。

腎臟病的症狀,有的能感覺到,比如水腫,但大多數感覺不到,比如蛋白尿、血尿、輕度貧血、血肌酐升高等,所以許多患者就不在乎,放任疾病的發展,放任危險一步步逼近,結果越陷越深,可等感覺到危險時已經無法自拔了。

發現腎臟病一定要早治療、早控制,雖然不能除根,但能控制病情,避免尿毒癥的發生。

千萬不要等到你受不了的時候才去治療,那個時候,可能就沒有什麼好辦法了。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