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城市出臺最嚴禁公寓令,今天排隊買公寓,明天排隊去站崗!

海南 81℃ 0
摘要:昨天,最嚴“禁公寓令”在海南出臺。之後,“禁公寓令再下一城。公寓的時代,逐漸在向我們告別。兩天前,海南省出臺了“關於加强商業辦公類建設項目全過程管理的意見”。其覈心內容,有以下幾點:嚴禁商辦項目改造為公寓類住宅;不得採用住宅套型設計,不得出現“公寓”、“臥室”等住宅功能描述;商辦類項目,最小分割單元不得低於300平米。截止目前為止,一半以上的重點都市已經出臺限制商改住的公寓禁令。

昨天,最嚴“禁公寓令”在海南出臺。

繼上海、北京、杭州、南京、深圳、成都、廈門、佛山……之後,“禁公寓令再下一城。

商改住的時代,正在消亡。公寓的時代,逐漸在向我們告別。

兩天前,海南省出臺了“關於加强商業辦公類建設項目全過程管理的意見”。

其覈心內容,有以下幾點:嚴禁商辦項目改造為公寓類住宅;

不得採用住宅套型設計,不得出現“公寓”、“臥室”等住宅功能描述;

不得預留住宅功能的排水、排污、排烟等筦道,不得設定廚房和燃氣設施;

不得增設結構梁、結構樓板和插層,也就是不讓搞Loft公寓;

商辦類項目,最小分割單元不得低於300平米。

以上內容,用三句話總結就是——

從燃氣、給排水、結構、戶型、面積等各個環節,這次摧毀商辦類公寓的居住(包括租用)功能。小面積公寓類產品,包括Loft,徹底喪失了生存空間。只能辦公,不能住人。海南,已經不是第一個發佈“禁公寓令”的省份或都市。

2017年3月26日,北京出臺史上最嚴的“公寓禁令”。新房項目,只能賣給公司,不能轉讓給個人;二手公寓賣給個人,購房人需要名下無房且五年連續社保;

商業銀行暫停對個人購買商辦項目的貸款;任何人,任何機构都不得宣揚公寓的居住功能;

嚴格規定最小分割單元……

最瘋狂時期,傳聞每6個北京人,就有一個買過公寓或商住樓。

最嚴公寓禁令出臺後,1/6的北京人被徹底套牢。

1/6的北京人,難以入眠。2018年,杭州和南京這類强二線都市陸續跟進“公寓禁令”——

不得建設酒店式公寓,不得改造酒店式公寓,限制最小分割組織,限售。

2019年,廈門跟進出臺“公寓禁令”——

商辦不得改公寓,不得出現住宅功能,套內面積不得低於300平米。

截止目前為止,一半以上的重點都市已經出臺限制商改住的公寓禁令。

商住樓、商改住、公寓不限購不限貸的時代,正在離我們而去。公寓,就是個怪胎。市面上99.99%的公寓,土地性質大都是商業用地、商辦用地、商務金融用地……

中國的土地性質類別中,壓根就沒有一個類目叫“公寓用地”。

那麼,這些公寓是怎麼來的?

前些年吧,國內很多都市都得了一種病:都市綜合體成癮症。地方上的很多衕誌,去北上廣深等一線都市考察的時候,看到三裡屯、國貿、萬象城、陸家嘴、珠江新城……一顆心撲通撲通的狂跳。

你看這樓,多高;你看這燈,多亮;你這辦公大樓,多高;你看這商場,多大。

如果把這些綜合體,放到咱們那,咱們是不是也是國際化大都市了。於是,地方上二三四線的同志們,就比照著三裡屯、國貿、來福士、萬象城……規劃了一大批類似的綜合體。

絕大多數情况下,明確要求——

開發商想拿住宅地,必須要配個綜合體,必須要配建同等體量的商業或者辦公大樓。地方上的衕誌,想法是好的。

全蓋成住宅,全便宜那幫炒房客了。

搞成辦公大樓和商業,沿著都市主軸一字排開,要形象有形象,要稅收有稅收。

過個幾年,咱們就也有三秦徐家匯、河南三裡屯、湘江大國貿……

但是,讓地方上的衕誌萬萬沒想到的是——

三裡屯、徐家匯、三裡屯、國貿、陸家嘴們,自己的辦公大樓都特麼過剩了。連宇宙中心深圳前海的辦公大樓空置率,已經幹到了56.4%。地方上“比葫蘆畫瓢”搞出來的山寨貨們,辦公大樓空置更是堆成山。

辦公大樓過剩了怎麼辦?

改公寓啊!全改成小面積公寓!小面積、低總價、不限購、不限貸,一張口就贏了一半。

5米層高?那就搭塊板子,買一層送一層,精裝Loft,投資絕佳品。

麻了麻了,贏麻了。

講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就明白了——

自始至終,從沒有一種物業形態叫公寓,也從沒有一種產權性質叫公寓。純粹是因為城市規劃貪多求大,導致了各個都市商業綜合體嚴重過剩,進而嚴重導致了商辦辦公大樓嚴重過剩。

為了化解過剩的商辦庫存,人為製造出一種“不限購、低門檻”的野生投資品。從原則上說,商辦類物業是不允許擁有居住功能的,是不允許住人的。

絕大多數所謂酒店式公寓的出現,本身就是一種違規。

公寓,本就是一種苟且的意外。

我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看到過下麵這段話——公寓和住宅的唯一差异就是40/50年產權和70年產權;

2017年5月起,不動產登記生效,公寓產權到期後可以續期;

自今天開始,公寓和住宅毫無差別。

上面這段話,以極高的頻率出現在仲介的朋友圈裏。

這段話,其實是一種智商篩選。以最快的速度篩選出最不懂行的小白,並將其投放到公寓的深坑裏。公寓的問題,不是“住宅70年,公寓40年”的產權年限的問題,也不是“住宅按揭能貸30年,公寓只能貸10年”的貸款年限問題,還不是“住宅民用水電,公寓商用水電更貴”的生活成本問題,更不是“不能落戶、沒有學位”的都市配套問題……

講到這裡,似乎這玩意兒的確略顯一無是處。公寓最大的問題,有三個。

第一,流動性的問題。大家可以打開綠仲介的APP,去看看你周邊的二手公寓成交量。哪怕是覈心區,二手公寓的成交量也低到可以忽略不計。

一個社區,一年到頭可能也交易不了兩套二手公寓。

流動性的背後,是稅費的問題。

都知道公寓的交易稅費高,具體有多高?

營業稅:全額*5.6%。個人所得稅:差額*20%。土地增值稅:差額*30%~60%。過戶手續費:5元/平。契稅:(核定計稅價格-應徵增值稅)*3%。印花稅:稅收核定價*萬分之5。

以上這些,全部加在一起——

一次交易,就能吃掉你50%以上的增值收益。一套50萬的公寓,漲到了70萬,交易稅費11萬,實際收益只有9萬。

這種稅費成本,直接摧毀了公寓一半以上的流動性。

第二,供應過剩的問題。咱們前面說過,公寓誕生的背景是什麼?

為了化解過剩的商辦庫存,人為且違規的製造出一種小面積低總價的野生投資品。

超標的辦公大樓庫存,70%以上都被改造成公寓,流入了市場。

但是,這種改造毫無意義。

在辦公大樓向公寓改造的過程中,過剩的辦公大樓庫存,變成了過剩的公寓庫存。

過剩的庫存,從房企手裡,轉移到了了你的手裡。

庫存並沒有消失,只是換了種管道坑著你。流動性很差,庫存量很大,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

建議你不妨進入二手房市場,去關注一下近三年你所在都市、你所在板塊的公寓價格。

比如,我隨手拉個有“合肥小浦東”之稱的合肥濱湖新區裏,某個公寓的價格——

兩年前,公寓開盤10500元/平;兩年後,公寓二手9500元/平。

兩年時間,合肥濱湖區均價漲了1萬,公寓紋絲不動。

分分鐘教你做人,分分鐘告訴你“什麼叫真正的不動產”。真正的不動產就是,管你掀起多大的行情,我自巋然不動。不流通、供應大和不漲價,還不是公寓的最大問題。

現如今,公寓最大的問題是——政策的不確定!前面我們說過,公寓本身就是化解商辦庫存風險的違規和苟且。

但是,現在這種違規和苟且保不住了。

“禁公寓令”和“禁止商改住”,已經從三年前的京滬,蔓延到海南、成都、南京、廈門這種二線都市。

蔓延和下沉過程中,政策遵循著一種原則——

摧毀所有的居住功能,是商辦的,就要賣給/租給公司,不能賣給/租給個人。可現實是

——哪特麼有這麼多企業。下麵這張圖,是各大城市的辦公大樓空置率。

絕大多數都市,辦公大樓空置率都在30%以上。

正經的辦公大樓都租不滿,誰來租你這種閹割式的公寓式商辦公寓的真正租客是誰?

是剛需,是買不起房的剛需。買公寓的人,本來想的是把公寓租給剛需,當當中間商的吃吃剛需過渡的差價。

現在一紙檔案下來,自己變成了那個差價。

樓市的真實,殘酷的像愛情一樣。

講了這麼多,只是想告訴大家——想漲?

有天量庫存壓著!

不想漲,想賣?

有高額稅費,薅哭你!

不賣也不漲,租給剛需行了吧?

有紅頭文件,不能住人!

不漲不賣也不租給個人,租給企業總行了吧?

商辦庫存天量,你還是個閹割版的公寓式辦公大樓!

這兩年,我看過太多買公寓的人。我發現,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特徵——

無非就是眼看著某個城市住宅漲的很猛,而自己一沒房票,二沒貸款,三沒學歷,落不了戶。於是,就想著彎道超車,買套公寓,趕上一波浪潮。

說到底,還是貪心。眼看別人房子都漲了,自己苦於沒房票,生怕錯過。

很多人不是敗給了拙劣的智商篩選,而是敗給了貪心。

人一旦有了貪念,一旦開始彎道超車,智商就會被摁在地上摩擦,自動降維,被別人反復打擊。

貪念一上線,智商就下線。我講到這裡,如果你還有買公寓的衝動,還想“搏一搏,單車變摩托”幹票大的。

去吧,去吧!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