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民用航空產業規劃(2021—2025)》發佈。
“十四五”期間,臨港新片區民用航空產業規模要達到500億元;集聚100家民用航空企業,其中10億級產值企業3家。大飛機方面,推動ARJ21系列化發展、C919示範運營、CR929寬體客機研製,實現國產幹支線飛機批量生產;航空發動機方面,初步實現商用航空發動機科技成功,長江系列產品研製取得關鍵性突破,產品技術性能達標,主要產品進入飛行臺試驗驗證階段,建立起比較健全的商用航空發動機自主研發體系,基本實現自主創新戰略轉型。
根據規劃,到2025年,臨港新片區商用飛機生產規模和產品譜系不斷豐富,ARJ21支線飛機加快提升生產能力,推動公務型、貨運型等系列化發展;完成C919大型客機批產條件能力建設,實現幹線飛機C919基本型交付客戶投入市場運營,同步開展加長型、衍生型等系列化研製;CR929中俄遠程寬體客機開展研製。提升商用航空發動機覈心產業化能力,支持主製造商開展論證和實施航空發動機發展重大工程條件建設,加快補齊試驗、驗證、測試、快反等科技能力短板;全力支持開展150KW級燃氣渦輪發動機、600KW—1000KW級渦槳發動機和1000KW級渦軸發動機等中小型航空發動機的研製和產業化;推進150KW級燃氣渦輪發動機實現批量交付,600KW級渦槳發動機完成適航取證並實現交付,1000KW級渦軸發動機開展試飛。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高新產業和科技創新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全球民機“雙寡頭”壟斷市場特徵凸顯。而我國在商用飛機發動機、機載系統、原材料等重點領域環節,以及關鍵覈心設備方面尚不能完全自主可控,特別是民用發動機領域的科技積累十分薄弱。
“民用航空產業是强化國家戰畧科技力量的重要引擎,是中國由產業大國邁向產業強國的必經之路。研製過程中的溢出效應,能輻射新材料、先進動力、電子資訊、自動控制、現代製造、電腦等一連串高新技術領域。”該負責人表示,“上海已成為中國民用航空產業的重要集聚區和策源地,臨港更是依託中國商飛、中國航發商發,初步確立了國內民用航空產業鏈主導地位,形成了較好的產業集聚規模。囙此,臨港新片區必須構建民用航空開放型產業生態體系與國際化協同創新體系,發展和保障國產大飛機、民用航空發動機,實現核心技術和供應鏈關鍵環節自主可控。”
現時,中國商飛ARJ21新支線客機已進入批產階段。C919大型客機多地同步開展密集取證試飛,已進入審定試飛階段,即將交付、準備運營;東航已正式簽署首批C919購機契约。CR929遠程寬體客機完成前期準備工作,首架飛機已經開工製造。中國航發商發臨港基地工藝研發能力初具規模、試驗測試驗證能力穩步推進、智慧製造規劃已見雛形、維護大修建設初步論證,已具備商用航空發動機從覈心零部件加工、單元體裝配到整機研製的完整能力。長江1000A原型機穩定運轉至轉速狀態;長江2000覈心機驗證取得突破性進展。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