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林鐵路建設中,有這樣一對“父子兵”!

西藏 71℃ 0
摘要:看著火車緩緩駛入林芝車站,中鐵電氣化局的職工張新鋒心裡長長舒了一口氣——三年時間,看著西藏第一班“復興號”列車開通,“無數的緊張都放下了,無數的艱苦都值得了。”今年春節,張新鋒和兒子張騰一起過。聽起來普通的團圓年,卻是這對父子罕有的相聚。不但如此,相聚的地點是距離家鄉千里之外的西藏自治區林芝市的拉林鐵路施工現場。去年,兒子張騰從別的項目調到拉林鐵路,父子在項目上團聚。

看著火車緩緩駛入林芝車站,中鐵電氣化局的職工張新鋒心裡長長舒了一口氣——三年時間,看著西藏第一班“復興號”列車開通,“無數的緊張都放下了,無數的艱苦都值得了。”張新鋒說。

今年春節,張新鋒和兒子張騰一起過。聽起來普通的團圓年,卻是這對父子罕有的相聚。不但如此,相聚的地點是距離家鄉千里之外的西藏自治區林芝市的拉林鐵路施工現場。

中鐵電氣化局提供。

早上天不亮,工作隊裡,一排排施工人員就在空地上集中、點名,然後各自上車,前往自己負責的施工區域。林芝的天氣寒冷,路上時常伴隨著冰雨和雪花,清晨溫度有零下十幾度,伴隨著高原的缺氧,讓人的呼吸倍感困難。

“腰帶好好檢查”、“上下杆子一定要慢”。走在高架橋上,脚下是滾滾雅魯藏布江,張新鋒正在指揮施工人員工作;不遠處,張騰抱著一個碩大的器材,展開支架,詳細量測著施工所需要的各項數據。“我們做量測,每天兩三萬步,輕鬆搞定。”同為中鐵電氣化局職工的張騰說。

雖然工作辛苦,但是張騰無比欣慰。自己難得與父親在春節相聚,工程建設工期緊、任務重,張新鋒常年在外施工,很少回家過年。甚至張騰出生的時候,張新鋒還在東北進行工程建設,父子倆聚少離多,今年終於在拉林鐵路上過上一個別樣的團圓年。

中鐵電氣化局提供。

2019年3月,張新鋒來到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乃東區,最早擔任乃東區至桑日縣區間的接觸網工作隊長。那是他第一次來到青藏高原,剛來的前幾天,他每天晚上都頭疼欲裂,早上起來鼻子裏總是有血迹,攀爬四樓,中間需要在樓梯拐角處休息好幾次。

更讓張新鋒頭疼的是工作的施工進度。電氣化建設是科技活,但是建設有需要爬上四五米高架子,在列車行駛的“上空”施工工作。“在平原,一組熟練工人一天可以完成二三十個支柱組裝工作,但是在西藏,大家幹一會兒就要喘一會兒,一天最多十個架子,速度慢了一半都不止。”張新鋒說。

高原帶來的問題遠不止施工速度下降,連吃飯喝水這樣起碼的保障都因高原複雜的地形變得困難。張新鋒從山南市調動到林芝市施工,為了保障施工隊員的吃飯問題,他都想破了頭——在拉林沿線道路交通條件差,從施工點到項目部往往需要花費兩三個小時的時間,如果往返用餐,時間都浪費在路上。於是,張新鋒只能用保溫桶和電鍋裝著飯菜,運到施工現場給工人們食用。

“一路上,車子沿著山坡蜿蜒前進,臨著滾滾江水,脚下就是懸崖,我開始都不敢往外看。”張新鋒回憶。

中鐵電氣化局提供。

去年,兒子張騰從別的項目調到拉林鐵路,父子在項目上團聚。但他們沒有多少相會的喜悅,更多是對工程項目的關心。受去年的疫情影響,張新鋒和張騰所在的施工區域進度异常緊張——在長度超過11公里的拉林鐵路米林隧道,為了搶趕工期,幾個施工單位只能輪流工作。而隧道狹窄,施工車輛不能同時進出,大家只能抓緊自己施工的窗口期,盡可能快地完成任務。張新鋒和張騰一大早就進去,整到次日淩晨才出來,回去吃幾口飯倒頭就睡,第二天繼續如此,最後終於按時完成了施工進度。回去,張騰足足躺了一天才緩過勁兒來。

雖然辛苦,張騰卻覺得自己和父親更近了。打小,因為父親長期在外地施工,自己和父親接觸不算多,父親的面目在自己的心目中是模糊的。但是在項目上,父子一起合作,成為並肩作戰的戰友,兩人的關係變得十分親密。白天去現場施工,晚上回來圍爐夜話。有一次,張新鋒與張騰聊到自己的童年往事,不苟言笑的張新鋒竟然哭出了聲。“第一次,我意識到他的內心也是很柔軟的,是生活讓他支撐起父親的形象。”張騰說。

張騰說起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同事的女兒給同事發來一個定位,並說:“爸爸,咱們搬家了,我給你發個定位,你別找不到家了。”張騰看著同事的女兒,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的自己,心中十分感慨:自己和父親的距離被拉林鐵路拉近了,這對父女有沒有這樣的時刻呢?

拉林鐵路電氣化施工現場。徐馭堯攝

“在工程裏幹著幹著,才明白父親是為了國家在付出。我們來的時候萬籟俱寂,走得時候萬家燈火,一條交通線,也是很多人的生命線。”張騰說,“總得有一些後浪,奔湧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