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喜馬拉雅:乾隆清軍的巔峰之戰,造就最為堅定的藩屬國

西藏 73℃ 0
摘要:“十功者,平準噶爾為二,定回部為一,掃金川為二,靖臺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爾喀降,合為十”。眾所周知,清朝的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在其晚年回憶自己過去輝煌的帝王生涯時,曾因為自矜於自己的十大戰功而驕傲地自稱為“十全老人”。我們姑且不談其中的水分如何,但其中的收官之作就是清軍兩度登上青藏高原,並最後跨越喜馬拉雅山脈痛擊廓爾喀的輝煌事蹟。

“十功者,平準噶爾為二,定回部為一,掃金川為二,靖臺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爾喀降,合為十”。——【愛新覺羅·弘曆】《十全記》

眾所周知,清朝的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在其晚年回憶自己過去輝煌的帝王生涯時,曾因為自矜於自己的十大戰功而驕傲地自稱為“十全老人”。我們姑且不談其中的水分如何,但其中的收官之作就是清軍兩度登上青藏高原,並最後跨越喜馬拉雅山脈痛擊廓爾喀(今尼泊爾)的輝煌事蹟。

要知道,數百年來,廓爾喀部族向來以驍勇善戰著稱,其彪悍的戰鬥力,連近代的英法列强軍隊都曾為之心驚膽戰。即使是在它被征服之後,由廓爾喀人組成的殖民軍團依舊是英國人在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征戰四方的王牌雇傭兵團。哪怕時至今日,英國的軍隊編制內仍保留著約3700人的廓爾喀雇傭兵序列。

但如同尼泊爾現如今貧窮的現狀一樣,西元18世紀中期,崛起廓爾喀部族在消滅了境內陽布(今加德滿都)、廓庫穆(巴德崗)、葉楞(帕坦)等三大傳統部落,建立起統一的尼泊爾王國後,也不得不“境多高山,地狹人稠”的窘境中尋找新的出路,迫切地需要向周邊擴張領土。

當時,尼泊爾王國倒是也因與西藏之間長期的貿易往來保持了較長一段時間的和平穩定關係。然而,在西元1780年時,由於西藏內部的鬥爭導致西藏喇嘛沙瑪爾巴負氣出走尼泊爾,他極言西藏財物之豐厚,又將藏兵虛實盡數告知,從而唆使廓爾喀入藏劫掠。加之當時尼泊爾與西藏之間的銀錢與土地之爭,雙方的關係變得愈發惡劣。

於是乎,西元1788年六月,尼泊爾方面以“西藏運往之食鹽摻土”為藉口率先挑起戰爭,派遣驍勇善戰的廓爾喀兵3000人在防守空虛的後藏地區縱橫决蕩,先後佔領西藏南部邊境之聶拉木、濟嚨宗(今西藏吉隆東南)、宗喀宗(今吉隆)等地,並圍攻協噶爾宗(今西藏定日)。

不過,當時的乾隆皇帝可正是志得意滿的時候,可不願意就這麼當一個縮頭烏龜。正是同年七月,收到消息的清廷立即動員起來,在派遣駐藏大臣雅滿泰率領駐紮在西藏的綠營兵和蒙古兵前往劄什倫布(今日喀則)慰問班禪、部署防線的同時,就近抽調四川省內的滿、漢、藏兵4000餘人,由四川提督成德統領,馳赴後藏。

然而,令很多大跌眼鏡的是,還沒等星夜兼程的清軍趕到,在達賴喇嘛和駐藏大臣雅滿泰的主持下,西藏方面就已經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以每年300元寶錠的價格換取了廓爾喀人的退兵。

欽差大臣和統兵將領們,考慮到贖金完全由西藏高層自籌,兩邊的貿易事務也不會對內地有多大影響,就輕而易舉的同意了這個秘密協定。他們更關心的是如何趕緊脫離這苦寒之地。要知道,前線戰士們的後勤可是非常的吃力,大量的糧草必須耗費十倍的價格從後方的四川省運輸上來。自始至終,只有乾隆皇帝一人被蒙在鼓裡,還興高采烈地看著前線“收復失地”奏捷的公文。

其後,由於這場戰事被輕而易舉地解决了,藏地的軍事防禦還是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加之藏區的財力著實有限,在給付第一年的錢款後就開始變得捉襟見肘。於是,西元1791年,廓爾喀軍再次侵入西藏,並一直打到了現如今的日喀則,迫使當時年僅10歲的七世班禪額爾德尼逃往拉薩。

等到消息傳回北京,震怒的乾隆皇帝才知道之前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有多大的水分。為此,乾隆在嚴懲一批涉藏官員的同時,選擇採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來挽回局面。首先,乾隆考慮到前線官員不堪大用,轉而讓平定臺灣林爽文叛亂的兩廣總督福康安入京接受調令。其後更是千里迢迢地從黑龍江方面調取同樣英勇善戰的海蘭察、臺斐英阿等人為參贊大臣,率1000餘索倫兵奔赴西藏平叛。加之從四川方面調用的抽調的屯練土兵和綠營,此次出擊廓爾喀預計人數已經超過了13000人。

西元1792年正月二十三日,清軍統帥福康安在布達拉宮會見達賴喇嘛、班禪等人,向他們宣讀乾隆旨意,嘉獎他們的深明大義後,於拉薩停留約二十七日以安撫當時動盪的局勢。隨後率人向後藏被廓爾喀人佔領的地區發動了反攻。

有了英明統帥的領導,加之索倫兵攻堅克難的矛頭作用,入藏清軍的反擊之路可謂是一路勢如破竹、順風順水,取得了“六戰六捷,殺敵四千”的優秀成績,於同年五月便收復了西藏全境。甚至,為了進一步震懾廓爾喀人、消滅後患,乘勝追擊的清軍還一路打入了尼泊爾當時的首都——加德滿都附近,迫使廓爾喀人請求歸誠,並願意遣人前往北京朝覲。

這場戰役的意義影響是深遠的。清朝用兵西藏,不僅提高了清朝中央在藏區人民心中的威望,還極大地促進了漢、滿、藏人民的民族關係發展和民族融合,使得西藏對內地擁有較高的向心力,願意接受朝廷中央的領導。

最為關鍵的是,借此時機,清廷與西藏高層達成了共識,製定和頒行了《欽定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對西藏地方的人事、行政、財政、軍事、對外關係等各方面做了明確規定,使得中國對西藏的主權擁有了法律的明文規定。

其後,被徹底打服了的尼泊爾始終是清廷堅定的藩屬國之一,乃至太平天國之亂時還主動上書請求幫助平叛。而這種朝貢關係也一直持續到1908年尼泊爾徹底為英國控制之前,廓爾喀囙此也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個藩屬國。

看完,還不點贊關注?茫茫人海,以後你可就再也遇不到我了哦!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