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為什麼烤著吃包子

新疆 90℃ 0
摘要:“不蒸包子爭口氣”,這是漢語裏最常用的民諺之一。包子這種食物,自它的誕生之日起,就在漢族飲食譜系中,與“蒸”的烹飪管道聯系在一起。即便有少數水煎包之類的“漏網之魚”,最終的結局也被冠以“生煎”這類稱呼,無情地踢出了包子大軍。但在新疆卻並不會被這一標準局限。用羊肉丁、羊油丁、洋葱和孜然做成的“烤包子”,是新疆街頭最誘人的小吃之一,也是對其他地方包子“只會蒸”的突破。

“不蒸包子爭口氣”,這是漢語裏最常用的民諺之一。包子這種食物,自它的誕生之日起,就在漢族飲食譜系中,與“蒸”的烹飪管道聯系在一起。不論是廣東滋味豐沛的叉燒包、江南玲瓏小巧的小籠包、淮揚汁水豐盈的蟹黃湯包、四川鮮香可口的韓包子、津門皮薄陷香的狗不理,“蒸”是隱藏於它們背後的主線。即便有少數水煎包之類的“漏網之魚”,最終的結局也被冠以“生煎”這類稱呼,無情地踢出了包子大軍。

但在新疆卻並不會被這一標準局限。用羊肉丁、羊油丁、洋葱和孜然做成的“烤包子”,是新疆街頭最誘人的小吃之一,也是對其他地方包子“只會蒸”的突破。為什麼烤包子會出現在新疆呢?這可說來話長。

包子的起源

從廣義上來說,用小麥麵粉包裹各類餡料的食物,至少在五千到七千年前,就已經出現於人類世界。面皮的密封性為餡料提供了均勻受熱的條件,讓風味物質更易析出;餡料多元的組合,為本來平淡無奇的面皮增添了複雜且層次分明的滋味。包括今天日爾曼人和義大利人用面皮包裹肉類的方餃,斯拉夫民族用面皮包裹水果並加入酸乳酪的麵團,都是這種古老飲食的傳承。

西元前兩千六百年,埃及人發現麵團經過一定時間的放置,烤出來會更加鬆軟好吃。這種叫麵包的東西,開啟了人類控制微生物塑造食物的歷史。

發酵科技的成熟,直接導致了西方飲食史在兩個維度上進入了新篇章:烘烤一躍成為西方麵食的主流烹飪管道,煮退居二流,而蒸似乎被遺忘在歷史長河裏;味道的提升讓餡料變得可有可無,逐漸退出西方麵食的主流譜系,直到近代航海大發現,物質富足以後,漢堡、三明治等夾裹類的麵食才重新回到餐桌,但已經不是最初的模樣。

再一千年後,小麥麵粉發酵科技、烘烤科技和包餡兒的手藝經由中亞、新疆與河西走廊,分時、分批地傳入中原。但一個巨大的問題擺在中國人面前,配方不變,科技不變,但小麥本身卻變了。

小麥的改變

原產於中亞地區的小麥,在它的產地和東歐地區,依靠日照充足、海拔高、氣候寒冷的環境,有著更長的籽粒灌漿週期。收割後碾磨,相應就會得到蛋白質含量更高的麵粉。後來,它被稱為高筋麵粉。

但到了古代黃河流域,溫度明顯升高,濕潤多雨的氣候也讓日照時間變短。地理的變化縮短了小麥的生長週期,麵粉蛋白質含量隨之降低,也就是現代分類的中筋麵粉,甚至低筋面粉。麵粉筋力直接影響口感,尤其是烘烤以後,筋力不足的麵粉會變得渙散沒有嚼勁。在那個油脂起酥科技還未成熟的時代,中筋和低筋面粉的應用場景十分有限。

有趣的是,中國人率先發明了蒸的科技。水蒸氣代替了一部分本來應該由蛋白質完成的加强筋道口感的作用,用中筋麵粉蒸出來的包子饅頭,能在筋道和鬆軟之間達成最好的平衡。所以西方流行麵包蛋糕,而中國流行包子饅頭。

新疆的獨特

民族舌尖喜好背後,是食材自然選擇的結果。但新疆不同,從食物本身的内容出發,這是個不同於東西方的中比特世界。高緯度、日照時間長,讓新疆種植出的小麥,也有類似於中亞、東歐地區的高筋内容。所以相比於蒸來說,新疆的麵食,更傾向於烘烤。

另一方面,乾燥的空氣,極不適宜微生物繁殖,酵母菌應用的成本高,成功率極低。所以新疆和中亞地區更多利用死面,而不是發麵烹飪。無論是依靠肉汁濡染的燜餅,依靠人工紮孔獲得疏鬆口感的饢,亦或是拉條子、油塔子之類,用的都是死面,或者微發酵的面餅。所以同樣出產高筋面,西方人以麵包作為主食,在中亞和新疆唱主角的卻是各種烤餅子。

在地理決定論的基礎上,東西方食俗的共同影響,給烤包子的誕生注入了最後一針催化劑。也許是東歐地區古代麵團包裹餡料的手藝傳入,又或許是漢西域都護府以來,中原文明對新疆的深入影響。總之,一種形狀介於中原包子和西方餡餅之間的食物誕生了。維吾爾語稱其為“撒木薩”,漢語則以其形似中原的包子,取名烤包子。

烤包子的美味

與烤包子一母雙生的是薄皮包子,這種在維吾爾語中被稱為“皮特爾曼它”的小吃,其實就是烤包子的蒸製版,除了形狀、內陷與漢族的死面包子有所區別外,工序幾乎一樣,這或許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漢族飲食對新疆的影響。

某種程度上,烤包子擁有新疆美食的所有特點。

烤包子充滿動物油脂的張力,香料放肆地生長,饢坑熏烤的烟火氣和澱粉的飽足感交相輝映。在城鄉巴紮的食攤上,買現烤的趁熱吃,才能體驗烤包子真正的魅力。

當然,時代在進步,食材也在進步。在今天的新疆,還能吃到改良版的烤包子:死面皮被改成了油酥皮,層層疊疊的,一口咬下去酥到掉渣;羊肉丁裏摻入牛肉丁,相容肥瘦口味;羊油丁選擇更香濃純粹的羊尾油;還要加入從前西域飲食很少引入的黑胡椒,平衡孜然帶來的過於火爆的口感。這種精心製作的改良版酥皮烤包子,工本不菲,也自然不會出現在街頭路邊攤。但作為精緻宴席的點心,酥皮烤包子卻能征服與調和本地人與外來客的舌尖和胃。

烤包子很幹,且個頭不大,不易吃飽。搭配這種兼帶肉、菜和主食的食物,湯湯水水喝個爽快,才是很多新疆人心中最溫暖的家鄉味道。

“皮特爾曼它”

1800年的時間看似很長,但其實,從小小烤包子的流變與發展,對比中原蒸包子的差距异同,已經能窺見歷史長河裏,新疆與中國腹地相互促成,糾纏影響,以至於密不可分的脈絡。

來源:奧秘—小琪

編輯:豔陽天

稽核:月之終審:海峰

其他人都在看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