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8年未讓日寇佔領,晉綏軍想出兵强占,最終賠3萬人2萬條槍
自古以來,上黨轄區幾經變遷,時而包括整個晉東南地區,時而只有部分縣鎮,到了抗日戰爭時期,上黨已經擴大為長治城周圍的16個縣。這十餘座都市遍佈在群山環抱的盆地中,水土肥美,物產豐富,又扼守豫晋兩省要衝,長期都是重要的糧食產區和兵家必爭之地。至此,上黨戰役勝利結束,晉冀魯豫軍區共計殲敵13個師及1個挺進縱隊35000餘人,繳獲24門山炮,2000餘挺輕重機槍和16000餘支步槍。
自古以來,上黨轄區幾經變遷,時而包括整個晉東南地區,時而只有部分縣鎮,到了抗日戰爭時期,上黨已經擴大為長治城周圍的16個縣。這十餘座都市遍佈在群山環抱的盆地中,水土肥美,物產豐富,又扼守豫晋兩省要衝,長期都是重要的糧食產區和兵家必爭之地。至此,上黨戰役勝利結束,晉冀魯豫軍區共計殲敵13個師及1個挺進縱隊35000餘人,繳獲24門山炮,2000餘挺輕重機槍和16000餘支步槍。
民間流傳一句俗語:“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將,陝西的黃土埋皇上。”山西作為典型的北方省份,也傳出了“山西出戰將”的說法。當地的人們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滋生出了更多的尚武精神。古往今來,山西走出了哪些名垂青史的名將?在西漢時期,山西走出了兩名赫赫有名的名將:衛青、霍去病。山西再次貢獻了關羽、張遼、徐晃等頂級名將。到了近代時期,山西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洗禮,湧現了無數名將。
在山西省的東南部,有一個地方叫做長治縣,也就是現在的上黨區,它隸屬於長治市。長治縣地處於上黨盆地的南邊,西面和長子縣相連,東面和壺關縣相鄰,北面是長治市的潞州區,南面與臨川和高平相接。長治縣總面積達到了四百八十三平方公里,人口差不多有近三十萬萬。長治縣這個地方四季分明,交通便利,境內國道、高速、鐵路貫通,是連結長治市和晋城市之間的重要通道,還是鄭州以北的地區進入山西的重要交通樞紐。
曾在高陽廟探訪時,看守廟宇的老人曾對我們說過,在不遠處的霍村,有一座規模可觀的“唐王廟”。說到唐王廟,我們之前曾在快速路邊上的中村遇到過一處,這處唐王廟主體建築雖然保存完好,但是院落格局已經是蕩然無存。下午我們來到霍村,尋覓不一會兒便在村子的一頭找到了一座樹立著“唐王廟”文物保護單位匾額的廟宇,其地基高高築起,看狀頗為雄偉。但遺憾的是,此“唐王廟”也似乎像中村唐王廟一樣空無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