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為什麼有“山西出戰將”的說法?山西出了哪些名將?

山西 108℃ 0
摘要:民間流傳一句俗語:“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將,陝西的黃土埋皇上。”山西作為典型的北方省份,也傳出了“山西出戰將”的說法。當地的人們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滋生出了更多的尚武精神。古往今來,山西走出了哪些名垂青史的名將?在西漢時期,山西走出了兩名赫赫有名的名將:衛青、霍去病。山西再次貢獻了關羽、張遼、徐晃等頂級名將。到了近代時期,山西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洗禮,湧現了無數名將。

#中國古代為什麼有“山西出戰將”的說法#

民間流傳一句俗語:“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將,陝西的黃土埋皇上。”山西作為典型的北方省份,也傳出了“山西出戰將”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呢?

從地圖上看,山西位於中國的華北地區。在中國古代,這裡屬於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群眾過渡的區域。遊牧民族經常南下侵擾中原,中原軍隊也經過此地北上攻擊遊牧民族,戰事頻繁發生,堪稱“四戰之地”。當地的人們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滋生出了更多的尚武精神。

同時,山西很早就是遊牧民族與漢人夾雜居住的地區。長期以來,山西人深受遊牧民族性格的影響,漸漸形成了彪悍的民風。

不管是尚武精神還是彪悍民風,都是產生戰將的肥沃土地。

另外,山西區域內主要是黃土覆蓋的山地高原,東隔太行山,西、南隔黃河,北隔外長城,處於相對閉塞的狀態,所以古代山西經濟狀況較為落後。那時候,讀書是一件很費錢的事情。許多山西人拿不出錢供孩子讀書,窮人家孩子的出路更多是當兵。

當兵的人多了,自然有了更多產生優秀將領的機會。

古往今來,山西走出了哪些名垂青史的名將?

在西漢時期,山西走出了兩名赫赫有名的名將:衛青、霍去病。

衛青和霍去病都是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省臨汾市)人,衛青是霍去病的舅舅。想當年,衛青一生七次出擊匈奴,每一次都大獲全勝,居功至偉,被漢武帝加封為大司馬大將軍、長平侯,死後陪葬茂陵。霍去病只活了23歲,卻猶如一顆閃亮的藝員,照亮了西漢的夜空,他先後四次進攻匈奴,打得“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被封為大司馬驃騎將軍、冠軍侯,死後陪葬茂陵。

可以說,沒有衛青、霍去病的存在,漢武帝是不足與秦始皇並稱為“秦皇漢武”的。

三國時期,名將輩出。山西再次貢獻了關羽、張遼、徐晃等頂級名將。

關羽是河東郡解縣(今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人,張遼是雁門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徐晃是河東郡楊縣(今山西省洪洞縣)人。他們3人的事蹟在《三國演義》裏描繪了很多,不用更多介紹了吧?關羽去世後,在歷朝歷代都受到尊重,被尊為“武聖”,與“文聖”孔子的地位等同。張遼、徐晃是曹操“五子良將”之二,屢立功勳。

在兩晉和南北朝時期,山西走出了賈充、王渾、王濟、裴頠、溫嶠、石勒、王峻、唐邕、獨孤信、高歡、斛律光、賀拔嶽、王慧龍、拓跋燾、王玄謨、拓跋珪、王僧辯等知名將領。

在隋唐時期,山西名將就更多了,我們所熟知的有薛世雄、薛舉、裴蘊、裴寂、劉武周、尉遲敬德、薛仁貴、裴行儉等人。

其中,尉遲敬德名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七名,後世與名將秦瓊一起,成為受人尊崇的“門神”。薛仁貴征戰數十年,曾經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麗,擊破突厥,功勳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典故,為世人熟知。

在北宋時期,山西地處北宋、遼國的疆界邊線,烽烟四起。家喻戶曉的楊家將,便來自於並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

楊業、楊延昭、楊文廣等幾代人保家衛國,威震邊庭。千百年來,人們創作了許多演義、話本、戲劇以及影視劇,講述了楊家幾代人戍守北疆、精忠報國的動人事蹟。

北宋時期還有一比特來自於汾州西河縣(今山西省呂梁市文水縣)的名將狄青,值得單獨拿出來一說。狄青出身寒門,年少入伍,因面有刺字,人稱“面涅將軍”。他征戰幾十年,曾經夜襲昆侖關,平定儂智高之亂,威震一方。可惜,北宋重文輕武,狄青遭人構陷,鬱鬱而終。

南宋初年,來自河東上黨(今山西省長治市)的王彥,在太行山創建了赫赫有名的“八字軍”,屢破金兵,名振河北。來自代州崞縣(今山西省原平市)的楊存中曾經以長斧大敗金軍“拐子馬”,名震北方。

到了近代時期,山西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洗禮,湧現了無數名將。1955年,新中國第一次授銜時,山西產生了1名開國元帥,2名開國上將,1名開國中將,43名開國少將。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