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綿陽市製造業“智改數轉”推進情况新聞發佈會多措並舉破解企業“不願轉”“不敢轉”“不會轉”難題

四川 5℃ 0
摘要:6月25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綿陽市製造業“智改數轉”推進情况新聞發佈會,介紹綿陽在製造業“智改數轉”方面的亮點做法。

6月25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綿陽市製造業“智改數轉”推進情况新聞發佈會,介紹綿陽在製造業“智改數轉”方面的亮點做法。

發佈會上,綿陽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綿陽暢通“供”與“需”,對規上工業企業開展數位化免費診斷,幫助全市1419戶規上企業在“需求端”做好準備;在“供給端”,引進20家數位化服務商,同時推動長虹等本土龍頭企業成立服務商聯盟,聚合14家數位化服務企業,為市內外近3000家供應鏈企業提供互聯互通的個性化服務。綿陽建起“智改數轉”賦能中心、綿陽市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綜合服務中心,現時已彙聚服務商85家、上線應用200餘個,帶動區域內重點應用企業實現經濟增量近200億元;已有6家銀行推出“智改數轉通”等十餘種專項金融產品,已累計發放貸款超2億元,放款金額居全省第一。

龍頭企業在“智改數轉”中發揮著示範引領作用。近年來,長虹不僅自身實現“智改數轉”,更為全國相關企業提供轉型模範。現時,已為2000餘家企業提供“智改數轉”服務。長虹以產品化思維打造了四川首個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

為滿足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對“智改數轉”多元化需求,綿陽以“產業鏈”為基本單元推動“智改數轉”工作,創新成立現代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建立產業鏈鏈長制,按照“一條產業鏈、一家鏈主企業、一名首席科學家、一個工作專班、一套扶持政策”工作模式,以鏈主企業引導,帶動上中下游企業“智改數轉”。現時,全市12條產業鏈、共600餘家企業融入應用場景,近50家企業已實施或正準備實施改造陞級。

綿陽根據不同產業特點,篩選基礎好、能力强、水准高的重點企業,構建多場景、全鏈條、多層級的梯度示範體系。依託中國(綿陽)科技城人工智慧產業聯盟和人工智慧學院,推進機器人、自動化設備以及AI科技在製造業各環節的融合應用,加速製造業“反覆運算換芯”。現時,全市256家規上工業企業實施“智改數轉”,全年有望突破400家。

從全省來看,四川正分類、梯次推進企業“智改數轉”。省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省級財政每年安排30億元支持工業企業實施“智改數轉”、設備陞級等技術改造。省級層面系統化建立企業“智改數轉”診斷流程,已為5500餘家企業提供精准服務。(記者史曉露寇敏芳)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