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中央企業區域、省屬國有企業區域、其他國有企業區域……5月28日清晨,即將舉行的國資國企托底性幫扶巴中縣域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的會議室內,100多位國企負責人的桌牌依次擺放。“這麼多國企一起來巴中,還是第一次。”巴中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說。
人多,成果也豐碩。當天,國資國企同巴中市和有關縣(區)簽約項目65個,簽約金額超過1170億元,涵蓋新能源開發利用、基礎設施、特色產業、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等領域。此外,集中簽約金融協定4個,包括與2個金融機構簽訂授信協議,授信額度超過300億元;與2個金融機構簽訂共同設立基金協定,設立產業發展基金規模超10億元。
從在川央企到地方國有企業,從基礎設施項目到產業項目,從項目協定到金融協定——圍繞托底性幫扶欠發達縣域,國資國企“矩陣式”幫扶巴中。
國資國企發揮優勢主動作為
“開會來得早,幫扶也來得早。”作為幫扶國企的代表,四川大西洋集團黨委副書記曾秀是最早來到會場的企業負責人之一。
曾秀介紹,托底性幫扶工作啟動後,大西洋集團已多次組織人員到對口幫扶的平昌縣實地調研,確定在商貿流通領域先行開展合作。“現時,已對平昌茶葉、青花椒、江口青鱅、肉牛等特色農產品,加大採購力度;與平昌縣合資成立註冊資本2000萬元的商貿公司,推動平昌縣特色農業產業發展。”
省國資委托底性幫扶工作專班相關負責人介紹,欠發達縣域托底性幫扶工作啟動以來,按照省委的安排部署,省國資委建立“1+1幫1”機制,組織78個在川央企、地方國有企業托底性幫扶39個欠發達縣域,1個在川央企、1個地方國有企業與1個欠發達縣域建立對口幫扶關係。
在高品質推進對口幫扶工作的同時,省國資委組織國有企業開展“矩陣式”幫扶,充分發揮“矩陣式”幫扶的統籌效益、聯動效益、整體效益,推動受扶縣域投資項目落地、注册企業落地、產業“鏈主”落地。
當天,參加簽約活動的國有企業,不僅有托底性幫扶巴中4個欠發達縣域的8個企業,還有更多看好巴中發展的其他國有企業。
“眾人拾柴火焰高,要發揮優勢、主動作為。”省能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誠說,在對口幫扶凉山州普格縣的同時,省能投集團放眼全省39個欠發達縣域,已投資項目260餘個,合計完成投資超160億元。其中,在巴中已佈局超50億元項目。
企地合作推動資源開發利用
“今天的活動,是首場國資國企托底性幫扶縣域集中簽約活動。”巴中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首場聚焦革命老區,對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示範和帶動作用,加快推進“四類地區”(革命老區、脫貧地區、民族地區、盆周山區)振興發展,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
記者從省國資委瞭解到,國資國企高度重視加强與巴中的合作發展,在多個領域、多個產業上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推動了一系列重大專案建設。“十四五”以來,在川央企和省屬企業參與了巴中現代物流園、巴中市紅色文化研學交流基地、米倉大道、通江燃氣發電、南江抽水蓄能等22個省市重點專案,投資總額達287億元。
“企地合作有扎實的基礎,也有廣闊的前景。”巴中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巴中享有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等支持政策,已探明極具開發利用價值礦產資源50多種,風能、光伏、水能等清潔資源十分豐富,擁有通江銀耳、南江黃羊等地方特色物種。
在巴中,運達能源科技集團投資建設的一個風電項目,裝機容量150萬千瓦,建成投產後將帶來約20億元年產值。“巴中擁有豐富的風電資源,據探測,可開發風能資源達200萬千瓦。”運達能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投資開發部經理李中說,企地合作推動資源開發利用,能讓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為巴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促進項目快速落地高效建設
簽約儀式結束後,嘉賓們統一乘車開展實地調研,第一站前往通江縣沙溪鎮王坪村,考察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紅色研學旅遊項目。
此前歷經多次調研、反復論證、深入洽談後,中鐵二局集團當天與通江縣簽下投資67億元大項目。該項目計畫建設G347高速公路和青峪口水庫交通遷建橋樑工程,為通江縣擺脫欠發達地位打下交通基礎。
“我們將在項目前期、要素保障、營商環境等方面全方位為項目落地提供精細化保障服務。”通江縣委書記李玉甫表示,將建立項目全生命週期管理服務機制,對項目在生產經營、融資貸款、人員招聘等要素保障方面遇到的問題,建立要素保障“直通車”和專班專員服務機制,推動土地供應、融資服務、政務服務、手續審批等要素向重點專案聚集,促進項目快速落地、高效建設。
作為受扶地,巴中正在全力以赴優化營商環境,推動企地合作不斷走深走實,讓簽約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當地提出具體舉措:强化惠企政策執行評估、跟踪問效、動態調整等工作,推動剛性政策“免審即享”、普惠政策“免申即享”、惠企資金“直達快享”;堅持配强企業秘書,强化政務服務,落實“一企一策”幫扶,變“企業跑路”為“政府跑腿”……
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國有企業也要使勁。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紀委書記劉長城表示,將圍繞通江縣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完善雙方戰略合作機制,推動雙方共同發展。公司計畫採取央企帶縣屬國企發展模式,幫助提升當地國有企業資質,獲取更多市場資源;每年招錄符合條件的通江籍大學生到中鐵二局就業,培訓建築技術工人成批次到中鐵二局項目工地務工,培育一批帶不走的產業人才隊伍,增强內生造血功能。(記者 吳憂陳秋吉)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