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區通過“工業上樓”有效引導產業集聚,逐漸培育工業機器人產業集群。松江區供圖
記者李成東通訊員李諄諄
日前,記者從松江區小昆山鎮獲悉,從事玻璃深加工的企業北玻已正式實施“工業上樓”。面對產業發展空間受限,小昆山鎮連續推動多家企業“工業上樓”,將工業空間從原來的扁平式轉為垂直式,拓展製造業發展空間,有效引導產業集聚,實現“寸土”生“寸金”,形成一系列先行先試經驗。
據悉,小昆山鎮近年來堅持精准施策,提高存量工業用地的利用質量和綜合效益,將北區2.64平方公里全部列入二次開發區域,通過採取自主提升、存量嫁接、存量收購、協定動遷、房地置換等管道,將於2025年底實現不少於50家劣勢企業停產停業、500畝存量用地盤活利用或動遷回購、10萬平方米廠房拆除重建,在對產業空間功能重塑中建設現代化新型工業園區。
在中德路886號,5幢3至6層的高樓拔地而起,這是樂芙娜建設中的起司基地。作為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起司基地,該基地也是小昆山鎮“工業上樓”的實踐樣本。
“將來這裡一樓是原料車間,放置‘大塊頭’奶罐。原制起司等產品所需的生產設備相對輕便,將分別安排在二樓和三樓。”指著當中的兩幢生產用廠房,樂芙娜董事長李天福告訴記者,這樣合理佈局安排,破解了工業用地受限的難題,“8條生產線原本計畫需要60畝土地,如今通過‘上樓’,35畝土地就可容納全部產能。”
“工業上樓”提升了工業用地的投資開發强度,使有限的產業空間得以優化利用。李天福稱,雖然土地比計畫中的少,但達產後產能保持不變,一期計畫今年年中投產,年產值達3至4億元,2025年年底達到8至10億元。
面對土地資源緊張,向“上”要空間成為必然選擇。據介紹,小昆山工業園區開發建設於2000年前後,經過20多年的經營發展,現時用地基本處於飽和狀態。為了釋放新的發展空間,小昆山鎮近年來積極鼓勵企業實施“工業上樓”,並協調區級相關部門多次對意向企業進行相關方面的政策指導,提升土地的投資開發强度,把產業空間從“存量”變為“增量”。
與樂芙娜相隔不遠的北玻股份,是小昆山鎮計畫推進“工業上樓”的另一項目。北玻股份相關負責人介紹,現時北玻的214畝地主要從事玻璃深加工設備和玻璃深加工產品的研發、設計、製造和銷售。公司自主開發和製造了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玻璃鋼化設備、鍍膜設備、高端深加工玻璃等覈心產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了玻璃深加工自動化連線、倉儲系統,並搶先佈局裝配式綠色建築新型牆體資料輕晶石。因為後續生產經營需要,“工業上樓”也提上日程。
促進土地集約利用的同時,“工業上樓”也能有效引導產業集聚發展。“新廠房將基本拆除已有廠房,並分三期建設,總建築面積達43萬平方米。一期計畫於今年啟動建設,明年投產使用。”該負責人介紹,與樂芙娜自建自用不同的是,北玻除10萬平方米廠房自用外,他用部分計畫進行產業鏈上下游招商,實現“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產業園就是“產業鏈”,實現產業集聚,從而進一步提升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