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投向更深層更宏觀更高維的營商環境重在讓社會看得懂、企業有感受上海優化營商環境7.0版今天公佈

上海 35℃ 0
摘要:

  記者宰飛

  上海2024年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安排,即7.0版行動方案今天公佈。在過去的6年中,上海每年都在歲末年初召開全市營商環境大會、出臺一版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從1.0版到6.0版,共實施了951項任務舉措。

  自2018年1.0版公佈以來,上海營商環境顯著改善。在世界銀行的全球營商環境排名中,中國從2018年的第78比特上升到2020年(最新評比年份)的第31比特,上海是評估權重占55%的中國樣本都市。截至2023年底,全市企業總數達289.2萬戶,相當於每10個上海人中就有一個小老闆,密度居全國第一。

  當這項方案做到第7年,任務完成了近千項,還能再突破些什麼?誠然,國際排名在上升、企業數量在增長,但政策制定者認識到,這些名額不是優化營商環境的最終歸宿。營商環境是各類主體經營、投資的環境,利益最相關、最有發言權的是經營主體,特別是其中的企業。企業的感受是第一感受。他們還有什麼痛點?還有哪些訴求?

  營商環境要讓企業感受到,而不是停留在紙面上,7.0版需要破解的難題不少,政策制定者自身需要改變的也不少。

  减少企業感受和政策之間“溫差”

  “企業感受和政府政策之間是有‘溫差’的。”從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7年多,上海市發改委營商環境建設處處長盧愛國不避諱現實問題。去年,他參加了一場媒體組織的政企面對面溝通後發現,對很多政策,企業與政府之間的資訊很不對稱。他說:“比如企業提到一些問題,政府已有所考慮,甚至已經做了好幾年,可是企業還是不太清楚。”

  為了减少這種“溫差”,製定7.0版行動方案之初,政府部門就確定了“開門辦營商”的思路。盧愛國和同事們跑了多個商會、協會,並通過網上管道或發函徵集意見。市發改委還聯合媒體智庫調研了30家民企、外企,收集到35個問題和49條建議。這些從企業獲得的一手意見有不少被優化營商環境7.0版吸收。

  注重企業感受,可以從7.0版的諸多細節中看出。一個非常直觀的變化是條目少了——從6.0版的208項减少到7.0版的150項。條目减少的背後是全新的“用戶意識”,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檔重在“對外”,也就是面向社會和經營主體,立足於社會看得懂、企業有感受,因而只納入社會和企業各界關心的任務事項,政府部門內部的工作則不納入。內部工作不公開不等於不做。在優化營商環境7.0版對外發佈的同時,政府內部還印發了兩個附件:一是各部門的責任分工錶,二是各區營商環境經驗做法複製推廣清單。這些內部工作因與企業和社會關聯較弱而沒有納入7.0版公開檔案。

  比新東西更重要的是“延續性”

  當人們拿到一份檔案,最關心它有什麼新東西。而從政策制定者角度看,新東西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或者說他們工作的主基調,卻是聽起來不那麼激動人心的“延續性”。

  就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來說,從1.0版到7.0版,面向的都是企業。企業關心的多是那些長期存在卻一直未得到完滿解决的問題。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檔就是要通過逐年陞級,持續把工作做實,推動問題更好地解决。盧愛國說:“企業天天遇到的高頻事項,我們要不停地抓落實、抓效率,這是營商環境工作的重要內容。”比如每家企業都會遇到的監管問題,如何做到更科學、透明、高效?這是一個老問題,沒有一勞永逸的答案,每一版行動方案都在爭取做得更完善一點。

  政策的延續性還在於讓已有的政策找得到、讀得懂、用得順。過去有些檔案,政府發佈了、新聞刊登了、官方解讀了,也就結束了。這些政策服務的對象——企業有需求時,卻不知去哪裡找,找到或許也讀不懂,即使讀懂了,使用時又可能遇到這樣那樣的障礙而被迫放弃。針對這些問題,7.0版想了不少辦法,比如在“企業服務提升行動”中提出“鼓勵運用企業視角和市場話語體系開展政策解讀”“切實提升高頻政策申報便利”“賦能園區成為服務企業的貼心‘店小二’”等內容。上海市發改委營商環境建設處副處長孔媛說:“直接服務企業的大多是園區(樓宇)一線工作人員,所以這次我們專門在優化營商環境7.0版中寫入要給園區賦能,把這個層級做强,其實就是要上下貫通、聯動起來,一起去服務企業,解决實際問題。”

  速度之外,還有更多要“卷”的維度

  強調優化營商環境的延續性,不意味著忽視創新,哪怕是解决老問題,也需要創新管道,這一切都是要從企業感受出發。

  比如,早年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大重點是辦事速度。多年以後,當速度不再是瓶頸,有沒有必要再“卷”下去,還是應該在別的環節上有所創新?據世界銀行評估,在開辦企業、獲得電力、施工許可、跨境貿易、登記財產等評估地方服務效果的名額中,到2020年,上海辦事環節平均壓縮了41%,辦事時間平均壓縮了59%,執行契约、獲得電力等部分名額已達世界先進水準。

  “現在辦事已經比較高效,進一步壓縮時間的邊際效用將會很小。所以我們要從其他維度去優化營商環境。”盧愛國說。

  上海市總體經濟學會會長王思政認為,接下來,市場准入就是這樣一個需要大力優化的維度。他說:“世界銀行原來的營商環境標準裡面,很重要的一條是企業設立。現在這個問題我們已經解决了。新的評估標準裏,更強調市場准入,也就是准入前的國民待遇——給國企什麼待遇,就要給外企、民企什麼待遇。比如地價、銀行貸款利率,對國企、民企、外企要一視同仁。這是一個難的問題。”

  2021年世界銀行終止了運行近20年的全球營商環境評估項目Doing Business,並於2023年啟動了新項目Business Ready(B-READY),新的評估標準更新了諸多內容。例如監管,從過去強調更少監管過渡到有效監管。王思政說:“有效監管特別強調法律落地。光有政策沒用,還要落到細處。而我們當前就存在這樣的問題,一些政策缺少細則,沒有辦法真正實施。”

  有效監管既是世界銀行新標準的要求,也是企業普遍的訴求。不少企業反映,有關部門來檢查,也不知道查了什麼,有沒有查出問題;還有些企業反映,不同監管部門說的不一樣,覺得無所適從。

  “優化營商環境的覈心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下一步,政府需要在企業合規經營方面給予更多指導,讓企業知道怎麼做才是合規的,政府監管、檢查的重點是什麼。這是一種提升企業獲得感的增值服務。”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改革創新研究所所長王果說。

  “開放”是更高維的營商環境

  當優化營商環境行動進行到第7年,當微觀層面的舉措都已有序推進,各方都把目光投向更深層、更宏觀的環境。

  王思政認為,對上海來說,最大的營商環境就是新一輪的開放。他說:“不管是浦東綜改新政還是自貿區80條,都是圍繞這個問題。開放是上海最大的優勢,背後就是大的營商環境。比如服務貿易、數位領域的開放和市場准入,怎樣給外資以國民待遇?這些都非常難。”王果說:“接下來,制度型開放能不能做到位,是評判新一階段營商環境建設的一個重要標準。”

  此外,還有如何營造全社會的營商環境問題。營商環境不只是一兩個部門的事情,它和方方面面都相關,是一個系統工程,所謂“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係營商環境”。王思政以思想文化領域為例,這個領域在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檔中並未涉及,但思想文化的繁榮發展無疑能帶來更好的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到最後其實就是政府要刀刃向內,只有革自己的命,才能給企業提供更好的環境。”王果說。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