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君娜
100多年前,面對西方文化的衝擊和影響,“中國繪畫向何處去”是心系中華命運的藝術家們必須面對的時代命題。彼時,林風眠和吳冠中等藝術家用不懈求索和躬身實踐,作出極具中華價值和深遠影響的回答。
當下,面對新時代如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林風眠和吳冠中的藝術探索依然具有重要啟示價值和借鑒意義。
今天,“中國式風景——林風眠吳冠中藝術大展”將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正式拉開帷幕。大展彙聚200件(組)佳作,全面回顧中國畫壇兩位巨匠的藝術成就,為觀眾獻上一場史詩級藝術對話。
在中華藝術宮展出之後,大展將北上,以全新的策展思路和展陳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啟“一個主題,兩種表述”。
為營造完美的視覺體驗,最後的布展調整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昨天下午,記者先期走進展覽現場。
巨匠珍品罕見集聚
這是國內最大規模、最强陣容的林風眠、吳冠中藝術大展。
展覽以滬上國有美術機构館藏精品為覈心,集聚京、滬、粵、浙各大藝術機构林風眠、吳冠中珍貴藏品,以全新學術脈絡深度梳理兩位藝術大師的探索、成就與影響,呈現林風眠、吳冠中對時代之問的“回答”——融通中西古今的創新精神,用藝術探索開創的“中國式風景”。
展出的200件(組)作品涵蓋林風眠、吳冠中藝術生涯中不同時期創作的中國畫、油畫、水彩、素描等門類藝術精品。其中,林風眠與吳冠中成熟時期精品約占半數,盛况空前。
整場展覽分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主題演繹區”,展開“中西之調和”“筆墨的轉向”“為人而藝術”三大話題。第二、第三部分,分別為“林風眠”與“吳冠中”個人展區。兩大展區左右對稱,向左走遇見林風眠,向右走邂逅吳冠中。第四部分“流風餘韻”,則透過趙無極、朱德群、吳大羽、關良等與二人密切關聯的師友、同窗等藝術家作品,以及國內外知名人士對他們的高度評價,彰顯林風眠與吳冠中的藝術影響力和思想輻射力。第五部分“生平文獻區”呈現二人的藝術年表等文獻資料。
本次展出的林風眠作品十分珍貴,包括其較為少見的早期半身仕女畫《女半身像》、深受敦煌壁畫影響而創作的《舞》、帶有馬蒂斯風格的《仕女》和莫迪利亞尼風格的《花朵》等。吳冠中僅存的3幅巴黎時期水彩畫之一《巴黎郊外鄉村》、一批上世紀50年代的素描作品等罕見畫作也將與觀眾見面。值得一提的是,吳冠中生前最後一幅還沒有來得及簽名的作品《最後的春天》首度來到上海。因為它的特殊意義,吳冠中家人強調該作品不做托裱,保持其既有的筆觸與狀態。本次展覽中,觀眾將有機會近距離賞析這幅“原生態”作品,感受大師在生命尾聲時依然沉浸於創作的狀態。
世界公認的中國畫家
一個多世紀以來,林風眠、吳冠中,以及更多的追隨者,以開放的胸襟、嶄新的視角,在東西方藝術探索與對話中,不斷推動著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也在東西方文明互鑒中堅守中華文化主體性。
作為最早一批留學法國的中國藝術家之一,林風眠既深耕於中國畫筆墨的傳統,亦在赴歐學習中吸收到印象派、野獸派和立體主義等重要西畫流派的養分。他的內心堅守傳統根基,他曾說:“我是中國人,有中國的底子、血統,自然喜歡表達自己的東西。”這也是林風眠作品中始終不變的底色。
英國牛津大學學者蘇立文評估說:“林風眠在中國現代繪畫史上佔有獨特的地位已是世界公認的。”
與老師林風眠一樣,深埋吳冠中心底的始終是東方情結。留法期間,他有了這樣的認識——“藝術的學習不在歐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師們的畫室;在祖國,在故鄉,在家園,在自己的心底”。回到故土的吳冠中,始終在思考、探索油畫民族化,嘗試在油畫中融入中國意境和民族審美。
1992年,大英博物館舉辦吳冠中個展,罕見地打破大英博物館只展文物的不成文慣例。
海派精神孕育“中國式風景”
西方風景畫,中國山水畫,這是常見的片語搭配。對於本次展覽的主題“中國式風景”,策展人項苙蘋表示,這是為了表達中國近現代藝術學習吸收西方藝術的史實。分解開來看,“中國式”表明了中華文化的主體性,“風景”二字同時包含自然風景(風光)、社會風景(風情)和精神風景(風骨)等意味,可充分涵蓋林風眠和吳冠中多元的創作題材。
林風眠、吳冠中的藝術道路融合了東西方藝術,後來又影響了世界,是海派文化精神的體現。兩代藝術家與上海深厚的淵源也彰顯了上海都市品格。
在林風眠試驗新派畫受到排斥時,上海接納了他,上海時期正是他藝術生涯中成果豐碩的成熟期。上海也吸引了吳冠中。他連續三次鄭重捐贈了最具代表性也是最精彩最齊全的各時期作品給上海美術館,讓上海成為收藏、陳列、研究吳冠中畫作的中心。吳冠中曾表示,上海是個開放性的都市,是個中西融合的都市。他畫畫的藝術特性就是中西融合,跟上海這座城市氣質相符,“在上海,我有許多知音”。
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旅局局長方世忠表示,回顧林風眠、吳冠中兩代藝術家的卓越實踐和偉大成就,有助於我們認真思考如何擔負起新時代賦予的新的文化使命,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中國式風景”。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