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探索綜合區域整體煥新因地制宜盤活資源提升覈心功能“四兩撥千斤”導入產業聚活力

上海 42℃ 0
摘要:

  記者戚穎璞

  2023年的倒數第二天,黃浦區160街坊保護性綜合改造工程(老市府大樓)外立面正式亮燈,是繼歷史性百年圍合之後的又一新進展。從這棟大樓開始,外灘“第二立面”一批百年建築正從歷史中“轉身”,為市民打開一片都市新空間。

  去年,《上海市城市更新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出臺,計畫通過開展綜合區域整體煥新、人居環境品質提升、公共空間設施優化、歷史風貌魅力重塑、產業園區提質增效、商業商務活力再造等六大行動,推動都市更新邁上新臺階。

  “綜合區域整體煥新”位列六大行動之首,足見其分量之重。當上海全面進入存量更新階段,以外灘“第二立面”為代表的區域更新,空間非常廣闊、輻射效應明顯,是上海提升覈心功能、推動區域轉型、改善都市品質的重點片區,也在為都市更新探索提供更多新模式和經驗。

  創新機制先行先試

  《行動方案》明確,到2025年,重點開展10個以上綜合性區域更新項目,重點推進“一江一河”沿岸地區、外灘“第二立面”、衡複歷史風貌區、北外灘、吳淞創新城、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等區域更新。同時,强化分類引導,加强全要素統籌協調。

  以外灘“第二立面”、吳淞創新城為代表的區域更新,尺度大、難點多,集中展示了上海都市更新面臨的複雜性和挑戰性。不僅僅因為它們是都市或區域地標,更是因為更新涉及方方面面,或需要大刀闊斧輸入新業態新功能,或需要四兩撥千斤帶動周邊共同發展,或面臨短期資金投入的壓力,或需要考慮長期運營的效能。

  外灘單日流量為40萬人次,主要集中在沿江一線。很少有人走進非沿江街區,即“第二立面”。空間背後的問題複雜,包括權屬關係複雜、建築普遍缺乏養護、業態功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若不煥新,外灘就很難真正打造成為世界級金融文化中央活動區。

  為破解這些難題,市、區兩級政府從頂層設計出發,製定區域更新方案,明確了發展定位、功能佈局、風貌保護、交通組織和設施佈局,按照不同階段任務進行推進。現時,外灘“第二立面”被列為上海10個都市更新單元之一,探索落地責任規劃師、責任建築師和責任估價師“三師聯創”機制,讓規劃師、建築師、估價師能够充分溝通,優化細節和名額,最終得出一個成熟、經濟、永續的更新方案。

  2018年,黃浦啟動外灘“第二立面”都市更新項目,為歷史建築建立“一樓一檔”,推進南京東路179街坊中央商場、老市府大樓、外灘源二期等首批更新項目。率先進行更新的老建築,正在點亮街區。記者從上海建工二建集團瞭解到,老市府大樓新設燈光融於外灘“第二立面”歷史保護建築群中,與周邊聖三一堂、金城銀行大樓、新城飯店等優秀歷史保護建築成為整體,在街區中形成光的導向和指引。

  聚焦外灘“第二立面”保護性更新過程中的關鍵問題,老市府大樓綜合改造和南京東路179街坊成片保護改建工程兩個示範專案創新更新策略和成套設計科技,攻克了歷史建築保護修繕、活化利用和地下空間開發等系列關鍵技術,總結可複製可推廣經驗,為後續上海更大規模的歷史建築保護與活化利用奠定了基礎,成為上海建設領域具有原創性、引領性的科技創新成果。

  推動產業反覆運算陞級

  物理空間改造是區域更新的“錶”,通過導入產業、聚集人氣、點燃活力,才是區域更新的“裏”。從遠郊到中心城區,上海各區都在探索因地制宜盤活資源,實現產業反覆運算陞級。

  以存量型開發為主的吳淞創新城,重新梳理盤活產業用地。寶山區創造性提出“企業自主轉型+政府局部收儲”模式,寶武等在地國企保留的產業地塊由企業自主投資建設、導入旗下的專業公司總部和新興產業,其餘地塊由市區聯合收儲委託專業協力廠商進行開發。

  現時,吳淞創新城規劃、開發、建設等各項工作進入快車道。今起三年內,吳淞創新城固定資產投資額將達千億元以上。特鋼區域寶楊路同濟路路口180米超高層、150米高樓已經開工建設,18號線、19號線江楊南路站將建設TOD,打造成都市新地標。

  黃浦江和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的貫通開放,已經被公認為是成功的空間開發開放模範。經過多年努力,更新效果顯現,產業活力不斷聚集。

  徐匯濱江西岸曾是上海最重要的生產、倉儲基地和民族工業發源地之一,如今已轉身成為“生活秀帶”“科創繡帶”。這裡不僅有高品質的公共開放空間,高品質展覽雲集的美術館大道,還有串珠成鏈的產業組團。“一港一穀一城一場一灣一心”6個百萬級產業構建起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文化創意、現代金融互為支撐的產業結構。

  2020年9月,楊浦以“生活秀帶”為主題入選首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名單。尊重原有環境的肌理和歷史印記,楊浦將濱江南段5.5公里作為連續不間斷的工業遺產博覽帶落實整體性保護,讓曾經的“工業鏽帶”華麗蛻變。現時,濱江南段正在加快產業導入,到2025年將彙集30家以上線上新經濟頭部企業、3000家以上創新型企業,產業規模超過3000億元。

  塑造都市特色風貌

  都市更新是永恒主題,同時又要回答不同的時代命題。時至今日,以舊改為代表的都市更新不僅僅要擔負改善民生、區域轉型的使命,還要觀照都市溫度和歷史文脈,堅守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不斷提升都市軟實力。

  作為上海中心城區最大的成片保護區域,衡複歷史文化風貌區承載著都市記憶,是展示上海歷史風采的重要視窗。風貌區徐匯片是覈心部分,內有公寓、花園住宅、簡屋、舊式里弄等類型住宅,且部分老舊建築年久失修排列緊密,對更新建設科技要求較高。另一方面,由於風貌區內人戶密集,生活條件有區別,羣衆對更新項目意願不同。

  面對錯綜複雜的問題,徐匯區採取“三師聯動”策略,通過規劃師、估價師、建築師務實調研,從專業視角梳理每一條弄堂肌理以及建築特點,形成有針對性的、永續的、與風貌區整體更新項目相平衡的策劃方案。群眾意見方面,突破常規操作,前置方案徵詢環節,根據羣衆迴響動態調整,提高徵詢通過率。進一步探索永續的都市更新模式,努力形成集海派歷史風貌、高品質居住、多元配套服務、全天候活力以及特色化文旅為一體的高效城區。

  當下,虹口北外灘以“一心兩片”為發展格局,“一心”覈心商務區商辦建築體量,“兩片”虹口港活力片區、提籃橋片區,按照風貌保護要求恢復歷史肌理,延續都市文脈。

  2021年,虹口區對提籃橋歷史文化風貌區的10個街坊進行整體打包,一次完成舊改。同時,按照“一樓一檔案,一弄一方案”,保護老建築和老物件。根據規劃,提籃橋片區將打造南區功能複合的創意活力區、中區多元交融的文化體驗區、北區開放創新的風貌生活區。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