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三個區”突破“0到1”——訪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

上海 20℃ 0
摘要:

  記者徐瑞哲

  “三位一體”集中交匯點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滬考察時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科技、教育、人才的戰畧支撐,上海在這方面要當好龍頭,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邁進。您如何理解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

  丁奎嶺: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匯點,承擔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任,應積極探索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融合發展。

  具體來說,科技創新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教育的發展同樣離不開科技和人才,這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增益的閉環。我們既要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也要聚焦人才這個“關鍵”,更要始終堅持“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舍我其誰的責任感,早日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留下交大人濃墨重彩的一筆。

 成為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軍

  記者:高水准研究型大學作為國家戰畧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全面加强有組織科學研究,更好服務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

  丁奎嶺:高水准研究型大學要充分發揮創新資源聚集、基礎研究深厚、交叉平臺廣布的優勢,以國家戰畧需求為導向、以前沿科技發展為引領、以學校學科優勢為基礎,做好“三個區”的建設。

  一是面向戰畧導向,建設體系化研究的“集中區”。解决國家重大需求,是大學助力國家綜合實力提升最有效、最急需的切入點。大學要從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面臨的實際問題中凝練科學問題,瞄準“大科學”“大工程”中體系化的難題,開展集成性、系統性的有組織科研攻關,致力於提出原創性的概念、原理、方法,開闢新賽道,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二是面向前沿導向,建設原始創新探索的“自由區”。前沿領域的自由探索是揭示自然奧秘、拓展人類認知邊界的重要途徑。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凝練科學第一性問題,加快佈局前瞻性基礎研究,强化原始創新自主佈局能力與學科交叉,打造新型的科技創新平臺,“深挖”與“交叉”雙管齊下,致力於發現新現象、認識新規律、獲得新知識、建立新理論,產出具有前瞻性、顛覆性的原始性成果,努力建設有世界影響力的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三是面向市場導向,建設產學研用開放合作的“融合區”。“卡脖子”科技問題往往在市場與產業發展中最先顯現,囙此,學校要更有組織、更加主動地加强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產業需求的對接,通過與企業共建校企聯合研發平臺、共同設立產學研前沿探索基金等管道,探索企業“出題”、高校“答題”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組織新範式,聚焦重點產業和新興產業陞級發展中的前瞻性、先導性、探索性的科技問題,推動中長期科研攻關,加快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記者:您眼中,“集中區”“自由區”“融合區”等各具功能和使命,如何統籌協調推進?

  丁奎嶺:高水准研究型大學要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强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發揮研究基礎深厚、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成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軍。要强化同國家戰略目標、戰畧任務的對接,加强基礎前沿探索和關鍵技術突破,為培養更多傑出人才作貢獻。

  在組織管道上,應當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兩條腿走路”。高校要主動作為、系統佈局,持續優化原始創新環境、拓展國際合作深度與廣度,全力支持頂尖科學家領銜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一是加强科研支撐平臺建設,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加快佈局前瞻性基礎研究,强化原始創新學科交叉,打造新型科技創新平臺,努力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二是推動科研特區體制機制建設,探索優化人才梯隊建設和質量貢獻導向的評估改革,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組織科研人員敢啃“硬骨頭”,勇闖“無人區”,鼓勵發現新現象、認識新規律、獲得新知識、建立新理論。三是深化與全球科技前沿科研機構及創新型企業的開放合作,積極服務區域創新驅動和轉型陞級的發展,深度參與前沿技術研發,持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產業策源。

  “深挖”與“交叉”產出原創成果

  記者:您談及凝練科學第一性問題,也提出“深挖”與“交叉”並舉,交大顛覆性的原創成果有何突破點?

  丁奎嶺:上海交大已有一批師生和科研團隊在“深挖”與“交叉”的融通並進中產出前瞻性的原始創新成果。通過“深挖”,我們得以透過複雜現象,探尋最根源的機理問題。在李政道研究所,科學家們聚焦自然界最根本的科學問題,面向深空、深海、深地,探究物質起源與演化的規律,嘗試對2000多年前屈原對天發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作出回答。

  通過“交叉”,我們得以打開視野邊界,創造無限可能。在上海交大,生命科學與海洋裝備科技的交叉,讓我們領略到萬米深淵下的生態奧秘;資訊技術與生物技術的交叉,讓DNA存儲海量數據從設想變為可能;醫學與智慧製造的交叉,將手術的精准和微創推向新的高度;法學與計算機科學科技等交叉,讓智慧法院助力加速實現公平正義。

  學校人工智慧與各學科的交叉融合與應用,已覆蓋生物化學、基因測序、醫學影像、神經科學、經典動力學、量子力學、分子動力學、新材料、能源等各個領域,尤其在合成生物學關鍵酶的開發、新能源資料、化學合成路徑設計、疾病靶點預測、新藥研發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多學科交叉帶來的創新“紅利”,必將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產生深遠影響。

 “出題”與“答題”形成組織新範式

  記者:在探索企業出題、高校“揭榜掛帥”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組織新範式中,是不是可以舉一舉代表性案例?

  丁奎嶺:企業“出題”、高校“答題”產學研融合的基礎研究模式,主要是通過與企業共建校企聯合研發平臺、共同設立產學研前沿探索基金等管道,面向未來,推動中長期前沿科技研究和“卡脖子”技術基礎科研攻關,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對接國家戰畧需求、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例如,上海交大與寧德時代、國家電投等頭部創新企業共同構建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建立了溥淵未來技術學院和智慧能源創新學院,將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有機貫通起來,形成企業與高校相互增益的正迴圈。

  近年來,上海交大依託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爭做科技成果轉化改革的“小崗村”與科技創新的先鋒隊。全面對接上海三大產業高地建設,重點圍繞人工智慧、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機器人等“硬科技”領域推進成果轉化和科技策源,師生創立的60餘家企業估值已經超過500億元,其中估值超過2億元的有36家,為產業發展和區域經濟增長注入了強勁動力。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