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四百”大走訪崇明豎新鎮推出接地氣項目助力家門口就業“微工廠”實現村民“小心願”

上海 24℃ 0
摘要:

  記者茅冠隽

  清晨,崇明區豎新鎮惠民村村民周斌騎著電瓶車來到村裡的“芽苗微工廠”,換上工作服,戴上口罩和袖套,將一筐已在清水中泡了一夜的黃豆撈出來,濾完水後裝盆,用紗布仔細蓋好。“到晚上,這些黃豆就會長出尖尖的小芽;再過一晚,這些小芽就能長成手指那麼長的豆芽了。”

  60歲的周斌以往閑在家中沒啥事做,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村裡打份零工,貼補家用。如今,願望已成現實,他已在村裡新建的“芽苗微工廠”裏工作了近2個月,每天工作5小時左右。“離家特別近,騎電瓶車5分鐘就到了;發豆芽這份工作對科技要求也不高,操作也不複雜,但要認真、細心點,非常適合我!”

  周斌的“小心願”,在崇明區豎新鎮的老年村民群體中很有代表性。“在崇明,大多數60歲左右的村民身體還很棒,勞動能力、勞動意願都很强。在‘四百’大走訪過程中,我們發現,不少60歲左右的村民都有在‘家門口’實現再就業的願望。”豎新鎮黨委副書記沈益告訴記者。

  為滿足羣衆需求,豎新鎮與崇明區農業農村委等部門進行溝通,獲取相關政策和資金支持,同時與本地一些合作社、農業經營主體達成協議,共同打造了“家門口產業”項目,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現時,惠民村、育才村、豎河村成為該項目首批試點村。

  和其他就業項目相比,“家門口產業”項目最大的特點,就是接地氣。要讓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專案內容就不能有過高的科技要求,要符合農村生產生活實際情況,在體力要求上也要和老年村民的身體狀況相匹配。記者瞭解到,現時推出的一批“家門口就業”崗位以農產品生產、加工、運輸為主。

  現時,除了惠民村的“芽苗微工廠”,育才村的枸杞種植、豎河村的林下菌菇種植等項目也已陸續啟動,通過“村集體+合作社+農戶”模式經營,讓村民就近就業,現時已有百餘戶農戶先行參與試點。據瞭解,“家門口產業”項目可為參與的村民每月新增3000元左右收入,還能為提供場地、房屋的農戶新增租金收入。

  豎新鎮黨委書記王昊告訴記者,今後豎新鎮還將探索更多通路、更多形式的“家門口產業”,讓羣衆可參與、願參與、得實惠。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