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完4個村,代表們學到了啥?

四川 35℃ 0
摘要:11月28日,全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工作推進會議召開。會議召開之前,來自市(州)的與會代表參觀了綿陽、德陽、樂山和成都的4個典型示範村。



夾江縣新場鎮東風村發展水稻+澤瀉“稻藥輪作”,畝均純收入超過1000元。

“這是個取經的好機會。”每參觀一個點比特,內江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黎兆武總要抓緊空隙時間,掏出手機拍照記錄。11月28日,全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工作推進會議召開。會議召開之前,來自市(州)的與會代表參觀了綿陽、德陽、樂山和成都的4個典型示範村。

“千萬工程”經驗咋學咋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怎麼建?半天的參觀時間,與會代表們收穫頗豐。

經驗一

“清醒”很重要,根據本地資源確定產業發展方向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會提出,要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這些年,四川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不少村落初步有了“宜居宜業”的樣子。樂山市夾江縣新場鎮東風村就是其中之一。

28日一早,冬日的陽光刺透濃霧,東風村“醒”了過來。而在幾年前,從依靠外來企業投資建廠,到找准村子產業發展方向,東風村還經歷了一個“清醒”的過程。

緊挨著成樂高速的東風村,由於交通便利,曾吸引了不少外來企業租用土地投資建廠。在東風村黨委書記肖國貴看來,這種管道不具有核心競爭力,不是長久之計。

究竟哪種產業適合東風村?肖國貴和村幹部帶著村民到蒲江、犍為等地先進村參觀學習,“用好用活本地資源”成為大家帶回來的經驗。

夾江縣有全國最大的澤瀉種植基地、全川最大的出口茶備案基地,這就是東風村現成的好資源。很快,東風村確定了“山上種茶、茶林間種、山下種糧、稻藥輪作”思路並開始實施。2022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78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51萬元。

確定了產業發展的方向,還要激發村民、土地等關鍵要素,怎麼做?在德陽綿竹市孝德鎮年俗村,與會代表找到了答案。

2022年,年俗村開展解决土地細碎化問題省級試點,對1500餘畝土地進行宜機化改造。通過土地平整,碎田變整田,全村還新增耕地200餘畝。之後,年俗村開始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農民變‘股民’,‘保底+分紅’的收入比自己種地更高,村民入股很積極。”年俗村黨支部副書記雷振蘭說。

經驗二

“規劃”很重要,無規劃不設計、無設計不建設

“竹林環繞小院,院牆半開敞,溪水繞流,開門見田,典型的川西林盤小院。”在崇州市道明鎮竹藝村,不少與會代表感慨,“這就是理想中鄉村的樣子。”

而在多年前,竹藝村還是一個不為人知的老舊林盤,保護修復缺失、道路泥濘、民居破敗,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道明竹編瀕臨滅絕。

林盤是川西傳統聚落單元,如何把這片林盤好好規劃一番?

道明鎮鎮長張力為介紹,當地的思路是——不大拆大建、不挖山填塘、不過度設計、不冒進求洋,最大程度地保護原生態、保留原住房、尊重原產權、使用原材料。堅持無規劃不設計、無設計不建設,把川西林盤這種宜居地域性小氣候和自養生態系統保留下來,解决老舊林盤公共設施配套落後、生態保護修復無章可循等問題。

林盤煥然一新,當地村民拾起擱置許久的竹編老手藝,竹藝村開始發展竹編、鄉村旅遊產業,嚮往鄉村的外來客不斷湧入。2022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273.86萬元。

有著相似經歷的,還有綿陽游仙區魏城鎮鐵爐村。鐵爐村因三面環山、形似鐵爐而得名。村裡的土坯房建築數量龐大,古樹、古井資源豐富,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

如何在守護傳統村落的同時,又讓村民安居樂業?鐵爐村黨總支書記塗先國介紹,鐵爐村統一規劃改建126棟夯土建築,使用現代夯土科技,在保留傳統建築風貌的同時,更堅固、抗震、節能且冬暖夏涼。

一路參觀下來,宜賓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羅世俊寫下一條感悟:“鄉村宜居,規劃先行”。

經驗三

“理念”很重要,追求精神富足、共治共亯和美鄉村

安居樂業之後,更加追求精神富足的鄉村,才是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最優樣本。

在鐵爐村,當地以十八灣地形地貌創設“山灣長”。由村民代表、黨員代表民主評議,評選出致富帶頭能力强、威望高、羣衆口碑好的山灣長,依託“祖屋議事堂”,開展民主評議,認真落實村民公約。

竹藝村的新老村民越來越多,當地探索多元參與,推動治理有機更新。通過實施“黨建引領,兩會共治”,產業黨支部收集需求分類派單。片區管委會調解衝突糾紛,優化營商環境;發展促進會規劃產業、招引項目、培育市場。今年衝突糾紛同比下降56%,市場投資同比增長78%。

“共治、共亯”的理念已經從竹藝村推廣到整個道明鎮。張力為介紹,2021年,道明鎮被納入自然資源部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依託試點,全鎮6個村(社區)探索建立片區黨委,構建“組織共建、村民共選、資產共管”多村協同治理機制,實現區域共治、成果共亯。

“幹不幹聽群眾意見,怎麼幹大家商量著辦。”黎兆武說,當了一路“學生”,“鄉村治理要群策群力,充分發揮羣衆的主體作用”的理念更加堅定。

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的和美鄉村正在四川逐漸點亮。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省農民參與鄉村建設實施辦法(試行)》在全省範圍落地,“川善治”鄉村治理數位化平臺裏,1161個村(社區)正在開展“積分制、清單制+數位化”智慧鄉村治理全域試點,全省已建成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鎮12個、示範村119個。(記者闞瑩瑩

經驗分享

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這樣建

在全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工作推進會議上,成都市、瀘州市江陽區、凉山州會理市彰冠鎮、廣元市利州區白朝鄉月壩村負責同志分別發言,介紹各自的經驗做法。

●成都市

關鍵字:優化城鄉空間形態

經驗做法:

空間上一體佈局。成都市以片區為單元編制鄉村國土空間規劃,佈局5條鄉村振興示範走廊、17個和美鄉村重點片區,完成51個鎮級片區規劃、250個村級片區規劃編制,推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專項規劃集成配套應用。

建設上連片推進。統籌實施“十大行動”,對標啟動“百村先行、千村提升”工程,每年在重點片區遴選一批先行村、重點村集中培育,串聯周邊旅遊景區、生態廊道、康養基地、精品路線,聯動縣鎮村同建同美,初步形成“重點村全面補短—一般村整體提升—先行村引領示範”的連片發展格局。

●瀘州市江陽區

關鍵字:助推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

經驗做法:

江陽區著力構建便捷便利“交通網”和同質同價“能源網”。實施全域公車工程,鎮、村公車通達率100%,通過區財政補貼,在全國率先實現新能源公交車進農村,羣衆享受2元平價公車出行,創成“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全域推進城鄉供水、供電、供氣一體化,鄉村水網、電網、氣網100%接入。

另外,江陽區還構建互聯互通的“物流網”。全域推進物流配送,作為全省首批鄉村運輸“金通工程”模範縣,建成區級快遞物流倉配中心1個、街鎮綜合運輸服務站6個、建制村物流節點80個,三級物流網絡覆蓋率達100%,實現村貨進城、城貨下村、快遞入戶。

●凉山州會理市彰冠鎮

關鍵字:促進和美鄉村產業融合

經驗做法:

首先是聚焦“農業强”“農村旺”。彰冠鎮搶抓州市打造百億級石榴產業機遇,堅持園區承載、科技賦能,做大做强石榴支柱產業,全鎮種植石榴24萬畝,產值24.8億元。通過資源做强、資金爭取、資產盤活,帶動村集體經濟多元發展,全鎮10個村中有4個村集體經濟收入超50萬元。

另外是聚焦“農民富”,拓寬增收通路。彰冠鎮依託全國首個“石榴科技小院”開展電商創業、種植技能培訓2000餘人次;打造“船城榴工”勞務品牌,全鎮2.2萬名勞動力就地務工,人均勞務增收1萬元以上,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16萬元。

●廣元市利州區白朝鄉月壩村

關鍵字:健全村級治理體系

經驗做法:

月壩村製定了村級組織權力、責任和服務“三張清單”,建立黨員聯戶、村民問題和待辦實事“三個台賬”,構建“黨支部+網格員+聯戶長”的村級治理體系,村黨總支被評為“省級(5A)先進村黨組織”。

村集體經濟組織下設富民專合社與勞務專合社,對民宿、餐飲及停車收費、環境衛生等進行規範經營,讓全體村民成為村級事務的參與者和受益者。實行村規民約“積分制”管理,積分情况與家庭評星評優、集體經濟分紅掛鉤,實現共建共治共富共亯。(記者邵明亮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