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糧食產量連續十年超700億斤

江苏 202℃ 0
摘要:江蘇是著名的經濟大省、製造業大省。然而,正當眼下秋收工作進入尾聲之際,今天江蘇又傳來一個農業大喜訊!綜合農情系統調度和農技推廣系統分析,今年,江蘇秋糧和全年糧食均呈現面積增、單產增、總產增的“三增”好形勢,全省糧食豐收成定局,預計連續十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江蘇臺記者郝朦:“我現在是在宿遷泗洪的車門鄉。這兩天,這裡的水稻收割工作正在進行最後的掃尾。

江蘇是著名的經濟大省、製造業大省。然而,正當眼下秋收工作進入尾聲之際,今天江蘇又傳來一個農業大喜訊!綜合農情系統調度和農技推廣系統分析,今年,江蘇秋糧和全年糧食均呈現面積增、單產增、總產增的“三增”好形勢,全省糧食豐收成定局,預計連續十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

江蘇臺記者郝朦:“我現在是在宿遷泗洪的車門鄉。這兩天,這裡的水稻收割工作正在進行最後的掃尾。”

高空看去,100多畝的稻田方方正正、溝渠配套,大型農機來回馳騁,半天就能搶收完畢。可就在去年,同樣的這塊田還是由田埂密佈的20多塊小田組成,由眾多小農戶分散種植。農機難下地,日常灌溉排澇更是不易,影響了生產效率和糧食產量。通過積極推廣“小田變大田”改革,這些零散田塊終於打通並成了一整塊。

宿遷市泗洪縣車門鄉種糧大戶代連峰說:“沒並地之前,地塊太小了,水也排不掉,也不好管理。承包金是三四百元一畝,種田大戶不想轉包。在並過地以後,每畝地1000元,種田大戶還爭著包,產量能提高二三百斤一畝。”

宿遷市泗洪縣車門鄉農村工作局副局長於晶潔說:“打通田埂、填埋坑塘、進行複墾復種,讓分散的小田變成集中的大田。近幾年來,新增有效種植面積一千畝左右。”

小田變大田,不僅新增了有效種植面積;農田集中連片了,灌排溝渠等配套得以有效提升;高效農機裝備、高產穩產的農業技術也就有了用武之地。在江蘇首批糧食生產“無人化農場”——江蘇新北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當地800畝示範田已經實現了耕、種、管、收全程無人化工作。相較於普通的農機推廣應用,加載北斗裝置、佈設土壤、氣候等感測器的種植管道節本增產效果明顯。

常州市耘北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印建軍說:“耕種這兩塊實行北斗的導航定位技術,對後期植物的生長通風性有利,能做到精確施肥和精確打藥。畝均减少肥料和農藥在20%到30%,人工成本能减少50%左右,全年下來能增產10%左右。”

江蘇省新北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智慧農業負責人劉順說:“這些感測器的數據匯總平臺不僅僅服務於整個新北現代農業園區,對同緯度同類型的水稻或者小麥的種植大戶能够幫助他們提升糧食產量,實現糧食安全生產。”

藏糧於地,也藏糧於技。眾所周知,江蘇省人多地少,全省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72畝,約為全國平均水準的一半。為了在有限的土地裏挖掘增產潜力,今年開始,江蘇聚焦稻麥、大豆玉米等主要糧油作物,深入開展單產提升行動,集成土地、品種、栽培、肥料、農機等生產要素協同攻關,帶動全省主要糧油作物均衡增產。實施單產提升行動後,各地水稻、大豆、玉米高產、破紀錄的消息頻頻傳出。不少水稻高產示範片最高畝產超過1600斤,有望帶動全省水稻畝產首次突破1200斤。在高標準農田、優良品種、高效農機農技等多方加持下,江蘇糧食播種面積實現四連增,預計總產超過去年,再次突破750億斤。江蘇糧食今年實現面積增、單產增、總產增的“三增”好形勢,並且糧食產量連續十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