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璽撼
昨天11時,消費者蔣女士打開送餐平臺裏的一家西式簡餐店,發現商家相册一欄多了個“後廚直播”選項,點開後,可以看到門店餐飲加工、外賣打包等區域的即時監控畫面。
這是上海今年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將在全市新增1000家餐飲食品“互聯網+明廚亮灶”示範店,將餐飲服務組織加工經營場所的視頻監控接入網路餐飲服務協力廠商平臺並向社會公開,用透明的食品安全資訊提升市民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記者昨天從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瞭解到,截至目前,1000家餐飲食品“互聯網+明廚亮灶”示範店已建設完畢,正在提升規範運營水准。
不見面也能信任
今年8月起,七寶萬科商場內的22家餐飲經營者有了新變化,他們的一舉一動均通過網絡餐飲服務協力廠商平臺對外直播,觀眾是隔著手機荧幕的消費者。
對於這種直播,經營者不僅沒有緊張、反感,反而相當認同、支持。“裝了探頭後,一天十幾個小時保持‘透明’,要說沒有顧慮那是假的,主要擔心安全問題,還怕員工一些操作上的過失被別有用心的人記錄下來,拿到網上放大。”Shake Shack七寶萬科店店長王燁說,經過兩個月試點,他們不再擔心,認為“互聯網+明廚亮灶”是一種自我文宣的有效手段。門店現在堂食和外賣的訂單量相近,每個月的外賣有兩三千單,對於那些不能來門店現場查看的消費者,平臺直播釋放出一種積極的姿態,即商戶對管理水准很自信,不怕消費者實时監督,許多消費者還沒打開“直播”就對商戶有了好感。
因為不見面,所以不透明,這是當下外賣行業的痛點之一。黑心的經營者利用這種信息不對稱,把品質堪憂的原料和衛生狀況糟糕的加工環境“藏”起來或“包裝”成高品質的樣子;守法的經營者雖默默做了很多,食品安全狀況經得起考驗,但此前沒有通路讓點外賣的消費者親臨現場,很難取得消費者信任。
舉個例子,許多消費者在接觸新的外賣時,會在外賣平臺的商戶資質頁面查找商戶的證照等資訊,還會翻一下店鋪的照片。有些店鋪的照片看上去規模不小,明亮又乾淨,但如果圖是盜用其他飯店的呢?只看外賣平臺公示的靜態資訊,消費者一般無法辨別。直播打破了資訊隔閡。後廚環境是否乾淨整潔,相關人員有沒有戴口罩和手套,外賣小哥或非店內人員是否違規進入後廚等,消費者看看手機,就能逐一確認。
上海今年提出建成1000家餐飲食品“互聯網+明廚亮灶”示範店,是過去“明廚亮灶”的升級版。“陞級的重點是讓市民更方便地獲取食品安全相關資訊。”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食品經營安全監督管理處處長黃麗瑢說,以前的“明廚亮灶”主要形式是在試點的食品經營單位用餐區等區域放置屏幕進行實況直播。隨著網絡餐飲服務業態快速發展,“不見面”逐漸成為主要的餐飲消費管道,這導致部分消費者難以到現場看直播。順應消費者的需求,監管部門和經營者陞級“明廚亮灶”,把直播送到消費者面前。
“無感”監管少打擾
將來的“互聯網+明廚亮灶”示範店還將更進一步。七寶市場監管所副所長樊要强介紹,現時七寶鎮已有27家“互聯網+明廚亮灶”示範店,主要覆蓋區域重點商業綜合體內的飲品、麵點等外賣訂單量較多的餐飲業態。
據透露,在此基礎上,閔行區市場監管部門將再推動一批餐飲門店進一步陞級“互聯網+明廚亮灶”科技,讓門店內的監控監視器具備圖像識別能力,預計在2024年底實現區內1000家“互聯網+明廚亮灶”示範店安裝智慧監視器。
在智慧監視器面前,無論是陌生人,還是病蟲害,都很難混入後廚。這些監視器加裝了人臉識別、行為識別、移動偵測、溫濕度傳感等功能,並配備了强大的後臺系統,專門建立了老鼠等蟲害的影像視頻資料庫。白天正常運營時,監視器可同時監管很多問題,比如有陌生人進入後廚,食品生產加工人員未佩戴帽子、口罩、手套,或在廚房內玩手機等。如果一些餐飲組織設有冷菜間,當專間溫度超過25℃時,監視器也會感應到並發佈預警資訊。到了夜深人靜時,廚房內的監控設備切換成“捕鼠模式”,一旦出現鼠患,會抓拍並發送照片給相關負責人,幾乎實現了證據採集、預警、監管介入的同步。
有了圖像識別監視器後,實时識別的問題將以圖文結合的管道立即發送到監管人員的手機上,大幅提升監管和門店整改效率。
除了加强食品安全監管,升級後“互聯網+明廚亮灶”還能减少現場檢查對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干擾,市場監管部門通過視頻巡查、網上巡查等管道,對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關鍵控制點進行實时管理,使市場主體在“無感”的情况下接受多次監管。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