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晨露諸葛漪吳桐張熠
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强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上海是黨的誕生地、初心始發地、偉大建黨精神孕育地,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交相輝映,“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上海都市精神和“開放、創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成為都市發展的不竭動力。連日來,上海文宣思想文化工作者深入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紛紛表示,要堅定文化自信,在傳承歷史文脈中激發創造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踐行人民都市理念,讓文化成為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點,深入建設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
深挖紅色資源,守護紅色根脈
紅色,是上海的鮮明底色。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假期,中共一大紀念館總計迎來逾14萬人次參觀者,特別是10月1日國慶日當天,單日客流突破2萬人次。有人拖著行李箱遠道而來,從“初心之地”開啟上海之旅;為觀看升旗儀式,有人帶著孩子早早來到一大廣場排隊,培養愛國情感;更有不少老人佩戴在黨50年的勳章,在家人陪伴下觀看《永恒的誓言》主題展,回憶波瀾壯闊的建黨歷史……中共一大紀念館黨委書記、館長薛鋒感慨:“這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人民群眾對黨的熱烈情感,同時更明確了自身承擔的重要責任。聚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這個首要政治任務,我們要以高水准的工作,呈現更多高品質的展覽和宣教活動;圍繞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强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新的文化使命,我們要在深挖紅色資源、守護紅色根脈、弘揚革命文化的基礎上,持續拓展更多元的創新形式,讓紅色血脈、錚錚誓言成為前行動力。”
魯迅先生在中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2007年7月,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習近平衕誌在視察上海魯迅紀念館後,號召在場幹部群眾一起來弘揚魯迅精神。上海魯迅紀念館黨總支書記、館長鄭亞說:“總書記對文宣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訓示,激勵我們要切實擔負起‘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的使命,尤其是要立足魯迅文物資源、魯迅文化遺產,對魯迅生平、作品與思想進一步加強‘思想凝心、筆墨鑄魂’的歷史解讀和時代詮釋,圍繞魯迅‘民族魂’的深沉內涵,為公眾提供高品質的學術普及、陳列展覽和社會教育,為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强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
編纂地方誌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優秀文化傳統。歷時12年,上海市二輪修志工作圓滿完成,形成3.21億字成果。“地方誌是我國特有的文化瑰寶。一方面,其本身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地方誌連接著中華民族的歷史、當下與未來,是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有利於全面深入地瞭解中華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王玉梅表示,地方誌工作者要把習近平文化思想內化在具體行動中,“直筆著信史、彰善引風氣”,著力賡續中華文脈,為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貢獻“志力”。
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
文明生生不息,思想與時俱進。習近平文化思想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標誌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上海文宣思想文化工作者備受鼓舞、幹勁十足,大家紛紛表示,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積極探索傳統歷史文化更富創意的“打開管道”,推動文化遺產進一步“活起來”“火起來”,抓大作品、出大製作、創大IP,不斷做强“碼頭”、啟動“源頭”、勇立“潮頭”。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雜技劇《戰上海》自2018年首演以來,在全國十幾個都市巡演收穫熱烈反響,在上海駐演超過百場,口碑市場雙贏。上海文廣演藝集團總裁馬晨騁表示,作為上海重要文化國企,文廣演藝集團要把做好文宣思想文化工作作為重大政治責任扛在肩上,延續“電波”“戰上海”的創排經驗,繼續精心打磨都市喜劇《寶興裏》、話劇《千裏江山圖》等重點專案,著力打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創作。
上海歌劇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趙蕾介紹,以創作和演出“雙輪驅動”,上海歌劇院正在重點打造原創舞劇《永和九年》、原創民族歌劇《義勇軍進行曲》兩部劇碼,“以實際行動、用扎扎實實的文藝作品來踐行總書記對文宣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訓示,以釘釘子精神把各項任務要求落到實處”。
由SMG打造的大型紀錄片《何以中國》立足“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重大研究成果,講述“多元一體”中華民族形成和中華文明創生故事,即將與觀眾見面。“對紀錄片工作者而言,‘何以中國’是偉大時代之問,文化自信是偉大時代的答卷。”總導演幹超感慨,“多元一體、持續發展的中華文明,不但是我們理解古代中國的鑰匙,更是理解現代中國和未來中國的基石。”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在文化藝術領域要做出成績,首先要有文化自信。我們要培根鑄魂,培養社會主義文化接班人,藝術學院責無旁貸。”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表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意味著我們黨新時代文化建設更加扎實、文化理想更加成熟,這對指引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培育年輕接班人具有重大意義。
年逾八旬的中國劇協名譽主席尚長榮10月9日在上海京劇院給學生們上了一天課,10月10日坐高鐵從上海輾轉湖北漢口,深夜抵達湖北黃岡市羅田縣工作。他向記者表示,要重視人才挖掘和培養,出人出戲,用最精美的唱念做打舞、最美妙的旋律講好中國古代、近代和現代的故事。“我將繼續身體力行教導後輩弄通、弄懂什麼是傳統,如何繼承、研究、啟動,用傳統技法把戲曲劇碼和人物演繹得活靈活現、生動感人,用心、用力、用情地為傳統藝術在新時代的發展增光添彩。”
《人世間》《1921》《慶餘年》等多元IP作品背後,閃動著上海新型文化企業“閱文”身影。“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引。我們要將新的文化使命,切實落實到企業發展中,堅持守正創新,講好中國故事,讓中國故事成為時代IP,更成為全球IP。”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侯曉楠說。
“習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督促我們更深入地思考自身使命,挖掘本職工作的現實意義。”上海京劇院梅派大青衣史依弘說,國劇演員的本職是演戲與傳承,日常所想所為,都要圍繞“守正創新,主動識變應變求變”等文化命題。“民族傳統文化給了我們自信的底氣,堅持文化自信,更要發揚光大。我要繼續努力演好戲,挖掘自身潜力,在講好中國故事方面發揮京劇藝術的天然優勢,並以更多精力投入‘加强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總書記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上海音樂學院師生要通過優秀文藝創作、演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正在四川成都參加民族歌劇《康定情歌》排練的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介紹,日前揭牌的上海音樂學院國際音樂節賽研究中心意在打造國際音樂節賽研究智庫,探索拔尖創作表演人才培養中國方案。“總書記明確提出‘七個著力’,其中包括著力加强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希望通過與世界國際音樂比賽聯盟開展學術合作和自身的研究與探索,讓更多中國音樂人才走向世界,讓更多人瞭解中國。”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