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八個“中華慈善日”上海232家慈善超市已實現街鎮鄉全覆蓋

上海 33℃ 0
摘要: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32家慈善超市,實現街鎮鄉全覆蓋。  今天是第八個“中華慈善日”,2023年上海慈善周昨天啟幕,“最愛·慈善超市”文宣展示活動同步開啟。

  記者王海燕

  “有比特居民捐了一把古舊的大提琴,美中不足的是斷了一根弦。沒想到我們一比特精通樂器的志願者修好了琴弦。很快,一比特愛樂者買下了這把大提琴,所得收入都用於公益救助。”大提琴的故事發生在江甯路街道慈善超市,在小紅書上它被譽為“一家不可錯過的寶藏小店”,改變了人們對“慈善超市”的傳統印象,引來一撥撥年輕人探店做慈善。

  自2003年上海鎮甯路上開出第一家慈善超市以來,慈善超市已走過20年。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32家慈善超市,實現街鎮鄉全覆蓋。

  今天是第八個“中華慈善日”,2023年上海慈善周昨天啟幕,“最愛·慈善超市”文宣展示活動同步開啟。20年的發展變遷,慈善超市不僅有愛,還變得有趣起來,從最初以物資倉庫的形式為困難群體發放物資,到探索“政府+市場”模式,向所有市民開放。如今,上海大街小巷湧現出越來越多有特色的慈善超市,人人做慈善已蔚然成風。

  成為愛心中轉站

  江甯路街道慈善超市,來訪者多是年輕人,有人細細淘物,有人拍照打卡,兩隻碩大的黑獅玩偶神氣地坐鎮一方,旁邊是一面佈滿“公益盲盒”的牆。轉角處時不時冒出小驚喜:5元的條紋領帶,19元的綠色手袋,29元的時髦襪子……“這裡20%的物品來自個人捐贈。”專案負責人解蕾芬說,作為一家公益社會組織,善淘在上海經營著14家慈善超市,江甯路店是其中一家。店裡貨物來自企業及社會人士的無償捐贈,以市場價的3至7折出售,盈利所得用來支持殘障人士就業、促進社區迴圈經濟、打造社區融合公共空間、開創公益通識教育課程、支持永續鄉村振興。

  “我常跟他們說,看中的東西不要猶豫,可能一轉身就沒了。”解蕾芬說,個人捐贈的物品因為稀缺性、獨特性,往往賣得最快。比如二手衣,在畢業季可是搶手貨,經常有藝術學校的學生來淘貨,他們要做拼接設計,這裡淘的衣服不僅花樣多,而且價廉物美,裁剪起來也不心疼。

  同樣是二手衣,開了18年的濰坊新村街道慈善超市的處理管道就不同。最近一年店裡做優化貨品的改造陞級,撤走二手衣,擺上居民需求比較集中的米麵糧油等。“我們做過調研,米麵糧油、雞蛋等社區需求度最高。”善行公益秘書長張佳華說。善行在浦東運營8家慈善超市,濰坊新村街道是其中一家,與其他慈善超市的運營方不同,善行擁有市場運營資質和食品經營牌照。作為首批試點,最近這家店還開出了金龍魚專櫃。愛心企業以批發價格供給慈善超市糧油等副食品,“不受起訂數量限制,可根據社區居民喜好採買。若是產品銷路不佳,還能啟動回收機制”。

  不同於一般量販店,慈善超市奉行“有什麼賣什麼”,有時也會遭遇賣不出的尷尬。江甯路店曾接到廠家9000多個滑鼠墊的捐贈,一時賣不掉,成了積貨。善淘就在滑鼠墊反面做文章,把它作為手工作品公益活動的資料,讓孩子們改造做杯墊,或者乾脆就在上面繪畫,“這些藝術作品就留在慈善超市義賣。”解蕾芬指著牆面上幾幅滑鼠墊畫,“這些是剩下的作品,好看的早就賣掉了!”

  很多人有獻愛心的欲望,但可能會出現“捐非所需”,這時,慈善超市就成了愛心中轉站,將物件匹配到有需求的對象。善淘就收到企業捐的好幾萬雙happy socks襪子,市場價八九十元一雙,“對救助對象來說可能不是最需要的物品,但都市裏有很多喜歡這個品牌的青年,我們就作為公益品售賣,售出款項幫助大山裏的孩子”。

  和社區深度連結

  結帳時,顧客發現店長小哥“猩猩”竟是一比特聽障人士,“店長麻利地收了我的貨品開了單據,認真核對表單,然後就捐助成功了”。

  “江甯路店一開張,‘猩猩’就在這裡上班了,附近居民都很喜歡他。”解蕾芬說,“猩猩”就是慈善超市和社區的連結點,居民都愛到慈善超市找他聊天,碰到他忙時,幫他做溝通解釋,和他一起整理物品,很多社區公益創意也在互動中激發。

  記者調查發現,一個有愛有趣的慈善超市,往往都和社區的連結很深,通常都有一個或一批“流量藝員”。42歲的丁薇燕被視為濰坊新村街道慈善超市的“引流密碼”。從小在濰坊新村長大的她,與社區居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大夥都信任她,平時愛來找她嘮嗑,順手買一樣物品,與慈善結緣。

  去年疫情期間,陸家嘴街道慈善超市“火”出了圈。“當時很多市民,比如開麵館的、送菜的,紛紛加入志願者隊伍,一起幫助大家調配籌措物資。”張佳華說,由於坐落於沿街面,來往白領較多,咖啡和早餐是這家慈善超市的招牌。

  和社區的連結不僅在於人情冷暖,也在於資源的高效對接。張佳華說,善行支撐運行的慈善超市都不是單打獨鬥的。慈善超市、社區基金會、社工站,這三個平臺聯動發展,彼此賦能、資源共亯。慈善周開啟這天,濰坊新村街道慈善超市就很熱鬧,這裡在開展愛心義賣活動,鼓勵居民將家中閒置物品在集市上進行流轉迴圈。

  形成自己的特色

  放眼全市,各街鎮慈善超市存在發展參差不齊的現狀,大致分兩種經營模式:一種由街鎮體制內人員兼任負責人,由街鎮成立民非組織進行管理,運作模式相對傳統;一種發揮市場和社會力量作用,委託有資質、懂經營、會管理的社會組織來管理和運營。

  “要維持一家慈善超市的運轉並不容易。”張佳華說,過去,慈善超市主要面向社區困難群體發放捐贈物資,輻射人群有限,幾無競爭壓力。如今,服務物件擴圍,市場競品增多。如果單靠區裡階段性調配的物資撐著,並不能將這樣一個資源利用率最大化。

  現時,上海大多數慈善超市採用單店運營模式,因產品單一,資源有限,調配起來有點難度,一旦進貨決策失誤,可能導致貨品滯銷,帶來運營風險。“發揮市場和社會力量作用,進行規模化、連鎖化運營不失為一條解决之道。”在張佳華看來,規模化運營,能在更大範圍內盤活捐贈資源,同時也不影響多元化發展,針對不同街鎮特點,可以保有每家店的特色。

  記者發現,232家慈善超市中,一部分已在探索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例如,塘橋的慈善超市多售兒童用品,有一批媽媽鐵粉和擁躉;新涇鎮泉口路慈善超市也是一家“戶外職工愛心接力站”,為戶外職工提供一個溫馨、舒適的休息空間;石門二路街道慈善超市完全由志願者自治。

  人們的觀念也在改變。“早些時候,經常有市民在門口張望,我可以進來嗎,他們認為慈善超市只對貧困戶開放。”解蕾芬說,近幾年,人們固有的觀念變了,有的慈善超市還一躍成為網紅,越來越多年輕人走進來。

  “‘人人可慈善,處處可慈善’的氛圍正在申城形成。”市民政局慈善處處長張曉穎期待,通過社會多元主體的參與,慈善超市能吸引更多愛心企業和社會力量加入,進一步彰顯慈善力量。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