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區域協調發展成勢全域共同發展勢成

江苏 56℃ 0
摘要:8月16日,我省舉行“努力推動江蘇在高品質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專場。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畧、主體功能區戰畧、新型城鎮化戰畧,優化重大生產力佈局,構建優勢互補、高品質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和國土空間體系。

8月16日,我省舉行“努力推動江蘇在高品質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專場。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畧、主體功能區戰畧、新型城鎮化戰畧,優化重大生產力佈局,構建優勢互補、高品質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和國土空間體系。近年來,江蘇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做好區域互補、跨江融合、南北聯動大文章”,持續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政策舉措,並取得積極成效。江蘇是全國區域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2022年,蘇南與蘇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值為1.93,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為1.85,這為努力推動江蘇在高品質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把握機遇深入實施國家區域重大戰畧

牢牢把握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畧在江蘇疊加的重大機遇,江蘇堅持服務國家戰畧與推動江蘇發展相結合,有力扛起江蘇責任、展現江蘇擔當、作出江蘇貢獻。

在常州,城北有比亞迪,城南有理想汽車,兩家整車廠直線距離不到40公里,2023年上半年合計產量約27萬輛。

距常州200多公里的安徽宣城,有超600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其中不少公司為常州的整車廠提供配套服務。“現時,企業在手訂單處於飽和狀態,需要擴張產能實現更大跨越。”安徽隆威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經理都偉介紹。

向“新”發力,江蘇持續在長三角產業鏈互融互動中發揮應有作用。2022年,江蘇地區生產總值占長三角比重為42.3%,我省成為長三角實體厚實、底盤扎實、根基穩固的“重要一翼”,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

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江蘇統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我省不斷完善產業、岸線、河段、區域等管控體系,推進化工鋼鐵煤電行業轉型陞級,全省累計關閉4900餘家化工企業,取消26家化工園區定位,累計退出長江生產岸線81公里。”省發改委副主任高清介紹,江蘇還加快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探索,全省首單“綠票”交易在泗洪落地、累計交易量76.82萬枚。

“1、2、3,放!”眾人聲落,一尾尾河豚魚苗遊入長江。近日,泰州市近百名愛心人士開展志願放流活動。“我們家一共認購了8桶。”當地市民竇克祥說,這是一家人第一次參加放流活動,感覺非常有意義。這樣的愛心放流活動已連續進行多年,至今共計放流70萬尾魚苗。

水與綠、江與城、人與自然,在長江兩岸“琴瑟和鳴”。2022年,長江幹流水質保持Ⅱ類,太湖連續15年實現“兩個確保”,長江江蘇段成為“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的生動例證。

在新起點上推進“1+3”重點功能區落地落實

堅持分類指導、因地制宜,江蘇統籌推進揚子江城市群、沿海經濟帶、徐州淮海經濟區中心都市、江淮生態經濟區建設,加大南北結對幫扶合作力度,不斷豐富區域協調發展的內涵和實現路徑。

蘇州實驗室獲批建設,紫金山實驗室納入國家戰畧科技力量佈局,生物育種鐘山實驗室啟動建設……著力打造高端產業發展的“金色名片”,江蘇全力推進揚子江城市群創新發展,引領全省高質量發展新實踐。高清介紹,2022年,揚子江城市群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達77.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全省平均水準2.8萬元。

今年上半年,江蘇海洋生產總值約4830億元,同比增長6.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6個百分點,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8%。不斷提升沿海地區經濟實力,我省構築“藍色板塊”新優勢——《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2021—2025年)》獲國務院批復,船舶海工產業鏈入選全國首批產業鏈供應鏈生態建設試點,海工裝備產值占全國1/4,海上風電裝機並網規模1184萬千瓦,穩居全國第一。

盛夏時節,白馬湖國家濕地公園裏,岸邊綠樹成蔭,水草、荷花在水中搖曳,平坦整潔的道路蜿蜒伸展,植被鬱鬱蔥蔥、錯落有致。入選全國15個重點保護湖泊的白馬湖,是江蘇積極打造江淮生態經濟區“綠心”的一個縮影。2022年,江淮生態經濟區優良天數比率為81.6%、優於江蘇平均水準,國考優Ⅲ類水體比例為88.2%、較2017年提升25個百分點。

蘇南蘇北牽手,擦出絢麗火花。我省全面開展新一輪南北結對幫扶合作,謀劃共同富裕新路徑。通過制定出臺關於深化南北結對幫扶合作的實施意見,我省優化調整4對設區市、10對縣(區、市)的結對關係,推進產業、科技創新、教育等6個領域全方位幫扶合作。2022年,8家共建園區營業總收入達到350億元。

以人為覈心推進新型城鎮化

堅持以人為覈心的新型城鎮化,江蘇不斷增強城市群和都市圈競爭力。2022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4.4%、居全國各省(區)第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距縮小至5.2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寧淮智慧製造產業園新招引億元以上項目6個,總投資約40億元,現時在手在談項目總投資超150億元,預計年內園區將有14家企業竣工投產。作為南京進入蘇北的“第一站”,寧淮智慧製造產業園是淮安融入南京都市圈的“橋頭堡”。現時,這裡正加速崛起為新的投資高地、創業樂園。

南京都市圈是我國最早啟動建設的跨省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是全國首個國家層面批復的都市圈規劃,肩負著探索“跨省級行政區區域治理新模式”等艱巨任務。“蘇皖兩省攜手落實規劃,南京市切實發揮龍頭作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環境保護等17個專業委員會各司其職,有力推動成員都市協同發展。”高清介紹。

城鎮化建設要以縣城為重要載體。我省制定出臺《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實施意見》,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現時,江蘇擁有全國百強縣23個、百强區17個,連續多年位居百強縣第一方陣,盱眙縣等10個縣(市)成功納入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地區,溧陽市還被列為國家發展改革委直接聯系點。

7月底,一場詩詞朗誦和吉他音樂會在宜興陽羨溪山小鎮的雅達劇院舉行,許多城裡人驅車半小時前往觀看。在福斯眼裡,鄉村處在邊緣,高雅文化演出應在市區舉辦,而如今這樣的“反向操作”在宜興並不稀奇。

這背後是江蘇扎實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走深走實。加快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江蘇寧錫常接合片區)改革攻堅,圍繞建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建立科技成果入鄉轉化、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等5項試點任務,江蘇出臺省級28條賦能支持事項,總結梳理25個典型案例在全省面上推廣。2022年,試驗區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高於3.4萬元,城鄉居民收入比均低於1.9:1。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