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城運中心團隊打造高效都市運行綜合管理體系透過數據看到問題並解决問題

上海 31℃ 0
摘要:普陀區城運中心正進行內部培訓。而這只是普陀城運中心團隊不斷提升都市運行“一網統管”能力、提高數位化治理水准的縮影。普陀區城運中心副主任尹科强說。“既要透過數據看到問題,也要通過數據解决問題。”

普陀區城運中心正進行內部培訓.jpeg

普陀區城運中心正進行內部培訓。普陀區供圖

  見習記者沈思怡

  依靠共亯單車解决“最後一公里”困境的上班族,在每個工作日的高峰時段,走出地鐵站都恰好能找到空餘的單車時,他們可能會感歎自己很幸運。但可曾想過,或許是有一雙“無形的手”,調動著這些單車於合適的時間停放在合適的位置,等待有需要的市民。

  在普陀區,這雙“手”的確存在。近來,為有效解決地鐵口共亯單車違規停放問題,普陀區都市運行管理中心團隊通過融合區域內各地鐵站口出站人流數據及各共亯單車運營商的單車使用數據,經演算法分析,得出了分時段分區域性的共亯單車投放及管理方案,既能滿足市民的使用需求,又能合理分配管理人員,規範停車秩序。

  而這只是普陀城運中心團隊不斷提升都市運行“一網統管”能力、提高數位化治理水准的縮影。正如普陀區城運中心主任張軍所說:“我們用科技賦能‘都市大腦’,讓它真正‘思考’起來。”助力都市治理更加精細、更具前瞻性,是這支平均年齡36歲的年輕團隊持續在做的事。

  建立統一數智底座

  依託“一網統管”平臺,普陀區城運中心團隊以“1個區級平臺+10個街鎮平臺+N個業務平臺”為標準,打造更高效的都市運行綜合管理體系,彙聚起市、區、企業等7.8億條數據、2.4萬路公共視頻和5.3萬端物聯感知設備,生成近800項城市體征名額。在綜合都市公共數據的同時,團隊還建立起統一的派單體系,讓問題從“線上發現”到“線下處置”實現點對點閉環。“既打通了部門層級之間的屏障,又能促進區、街鎮、委辦平臺實現業務協同,便於基層管理。”普陀區城運中心副主任尹科强說。

  如今,走進普陀區城運中心,只見指揮中心的大螢幕上,城區全景清晰呈現。智慧物聯感知設備即時監測著都市運行的各項體征,一旦識別到資訊异常,會第一時間將問題傳輸回“都市大腦”中,通過“一鍵派單”系統智慧分發給相應的工作人員進行處置,既縮短處置流程,又提高工作效率。

  現時,由普陀區城運中心團隊建立起存有海量工作數據的統一數智底座,已讓不少協辦單位在工作中感受到了數據帶來的高效賦能。尹科强介紹,在團隊的支持下,區消防救援支隊的“消防智慧指揮系統”已基本搭建完畢,在實際應用場景中,該系統能秒級推送119警情至區城運中心和各街鎮城運中心,第一時間調度最近的救援力量,並通過自動定位,查看現場火勢蔓延、人員被困及微型消防站戰鬥展開情况。同時,該系統還能提示選擇最佳出警行車路線,推送警情周邊消火栓位置、社區通道狀態、重點人員、水電氣等資訊到消防員手中,為消防力量到場前的預先部署和到場後的精准戰鬥提供全方位支撐。

  傾聽數位背後聲音

  存有海量數據的“都市大腦”,其優點是信息量大、公共數據足够融合;但另一方面,當落實到具體問題時,想從千萬條零散的數據中挖掘出有效資訊,無異於大海撈針。

  一次排名始終讓他們耿耿於懷。去年,有媒體統計了各區“12345”熱線平臺上“噪音擾民”相關的投訴總量,普陀區上榜前三。

  團隊裏的一次圓桌會議就此展開,“為什麼噪音擾民的投訴量居高不下?是什麼造成了投訴處置後問題依然沒有解决?投訴者們真正的訴求究竟是什麼?”圍繞這些問題,團隊成員回顧了當下涉及“噪音擾民”的幾千條熱線投訴,發現大部分投訴工單都把矛頭指向某條馬路當時正在進行的架空線落地工程,投訴者多是沿路社區的居民,其中有學生的家庭占多數。至此,上千條“噪音擾民”投訴的背後,市民們的共性訴求浮出水面。

  張軍告訴記者,按照以往熱線處理的思路,是接到派單後只為該投訴個體進行問題的處置,對於特定性的訴求,單點解决沒有問題。然而,這條馬路橫跨多個街道,施工項目工期不短,產生的噪音擾民問題已成為群體性訴求,在海量投訴多點爆發、人員力量有限的情况下,逐個解决效率低,效果也不明顯。

  為此,普陀區城運中心團隊搭建起一套新的演算法分析體系,圍繞噪音擾民問題,從涉及道路、施工時間段、投訴市民所在樓棟的方位及家中是否有學生這四個大類,對區“一網統管”平臺內近期所有相關的熱線數據進行梳理分析,最終把情况迴響給涉及街道及行業首長部門,助力他們有針對性地解决噪音擾民問題。

  新思路新技能不斷湧現

  除了科技賦能,作為一支平均年齡36歲的年輕團隊,青年力量的注入也為都市數智化治理提供更年輕的新思路。

  30歲的許立恒是普陀區城運中心團隊中的一員,近來,他正在研究一套新的算灋模型——基於家庭戶內網購快遞收件人資訊的數量來輔助評判群租情况是否存在。

  這套模型的靈感來源於他自己及團隊裏的其他年輕夥伴,“某個電商購物節期間,我們突然意識到如果社區內一戶人家同時存在多個快遞收貨帳號,或許就能側面印證群租情况的存在。”許立恒說,對於大型社區來說,要將群租情况精確定位到某棟樓某戶並不容易。相比原先人工實地走訪排摸,通過跟電商及快遞公司搭建資料共用平臺,用算灋模型進行智慧分析,會成為發現群租現象更直觀高效的新途徑。

  “既要透過數據看到問題,也要通過數據解决問題。”用科技賦能,打通線上數據綜合共亯、線上演算法分析預案、線下管理聯動的都市治理閉環,張軍把這種能力稱作“都市大腦”的思考力。未來,他將帶領團隊繼續深挖數位潜能,讓“都市大腦”發揮更强效能。

标签: 大數據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