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舒抒
日前,龍華西路334弄舊改徵收正式啟動簽約,第一天252戶居民就100%完成了簽約選房。從啟動居民意願徵詢,到徵收補償方案形成、完成簽約安置,龍華街道僅用時9個月就完成了龍華西路334弄的舊改徵收,十分高效。
居住年限超70載,舊改呼聲高
龍華西路334弄東至龍華中學,北至强生花苑,社區西南方向緊鄰龍華西路,共有13幢房屋。其中11幢為2至3層磚木結構住宅,其餘2幢為6層成套結構住房。這些房屋大多建造於上世紀50年代,其中最“年長”的建成已有72年,均為原上海水泥廠的職工用房。從產證來看,社區住房的證均建築面積為37平方米,其中最小一套住房使用面積僅4.8平方米。
房屋建造年代久遠、磚木結構建築眾多,讓社區的安全隱患逐年攀升。幾十年前乾淨整潔的職工宿舍也不復往昔,社區內幾代人加蓋的違章搭建都有近30年歷史。缺乏成套煤衛、居住環境差等因素,更是讓居民渴望舊改的呼聲日漸强烈。
徐匯區於去年10月啟動了龍華西路334弄的舊改項目房屋徵收。當月,徐匯區第二房屋徵收事務所的團隊就進駐社區周邊辦公。“社區大部分住宅原是2層小樓,現在大多已加蓋到3層,不同的房屋外立面和資料拼接在一棟建築物上,多少有些怪異;樓道狹窄昏暗,雜物隨處可見;一戶之內七八口人‘蝸居’,幾代人住在同一屋簷下的情况比比皆是……”一比特徵收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這幾年社區路面和技防設施經過多次改造,針對地勢低窪導致的汛期灌水現象也進行了排水整治,但生活在這樣一個年限超過70年的老社區,居民仍有諸多不便。
去年11月下旬,徐匯區對龍華西路334弄展開舊改徵收居民意願一輪徵詢,同意率達96.89%。
摸清底數,掌握“非量化”資訊
今年6月27日,徐匯區對龍華西路334弄作出徵收决定,並發佈《房屋征收補償方案》。龍華街道此前已成立龍華西路334弄舊改徵收領導小組,根據排摸,社區共有225張產證,其中居民224證、公共設施用房1證,戶籍居民252戶共893人,其中65歲以上老人153人。這些資訊的來源包括派出所實有人口庫、徐匯區居村微平臺,讓徵收工作的“數據底座”更扎實可靠。
摸清底數是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記者瞭解到,街道和徵收組在逐戶走訪、逐戶核對的同時,摸清了每戶居民的房屋產權資訊、違章搭建情况、租住人員資訊、特殊人群數量等,還同步梳理了居民的家庭衝突情况、困難與否等“非量化”資訊,在此基礎上建立“一戶一檔”。
在252戶居民中,戶籍人口最多的一張產權證上有12人,還有一間使用面積18.4平方米的房屋中則是四世同堂。這些數據的背後,折射出的是家庭衝突多、困難群體多等很現實的問題。
為此,龍華西路334弄舊改徵收基地在召開聽證會前,創新了管道方法,分批、分類召開了10餘場圓桌會議,由徐匯區房管局、區徵收中心、區房源辦、區第二房屋徵收事務所以及龍華街道的工作人員共同參與,針對居民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做好政策解答。
有部分居民提出,自己家的廚房面積單獨寫入使用權證,每個月都交物業費,而部分沒有獨用廚房的樓棟,為何在此次徵收中享有同樣的補償政策?徐匯區房管局的代表現場給予回應。原來,居民提到的樓棟屬於不成套住房,政府對此的補助標準一致,只要沒有獨立使用的廚房和衛生間,不管面積大小,都按照相應標準補足。“舊改的本質是要解决和改善羣衆住房的根本問題,所以這次統一按照標準補足,也是為了保障更廣大人民群眾的居住條件。”
一場場圓桌會議,打開了居民和專業部門平等對話、自由交流的大門,也讓居民之間能够將心比心,更讓基層幹部與居民之間“以心換心”。
創新管道方法,讓居民得實惠
在此輪龍華西路334弄的舊改徵收中,徐匯區相關部門通過調查研究、深入群眾發現新情况,摸索出解决舊改中相應問題的新路徑。
舊改徵收“拆違先行”,但龍華西路334弄的違章違建房屋占比大、利益牽扯深,不僅搭建責任不明,違章還較難溯源,“一味拆”可能會帶來居民的“抱團抵觸”。為此,龍華街道一方面協調街道城管中隊牽頭做好房屋内容認定、違章面積認定,摸清違章搭建底數,同時鼓勵被徵收居民中的黨員與徵收小組工作人員從法律層面、專業層面幫助居民理解徵收政策、理清家庭內部關係,盡可能為每戶居民提供針對性強的補償方案。
十多年前,居民唐阿姨為了兒子結婚能够體面一些,就同周圍鄰居一樣在家門口前搭起了違建。兩年前一次臺風天,一棵樹被風吹倒在了唐阿姨家的違建頂棚,雖無人員受傷,但始終讓唐阿姨一家心有餘悸。今年終於盼來舊改徵收,唐阿姨一家商量後第一時間在補償單上簽字確認。在她看來,當初因為房子“住不下、沒辦法”才搭的違建,但從居住角度來看確實不安全。“舊改徵收是幫助我們老百姓解决住房困難的大好事,沒理由不支持。”
簽訂補償確認單後,不少家庭開始打包搬遷。隨著搬家頻次新增,社區內丟棄的雜物也逐漸新增,其中不少是易燃品。龍華街道協調各方力量,由轄區派出所等部門牽頭增派安保力量,同時增調物業和環衛力量清運垃圾,並依託“兩網融合”平臺為居民現場稱重回收舊物,第一天就收到400餘斤舊書報和廢舊廚衛設施。
簽約啟動前,一支由30名平均年齡約70歲的阿姨、爺叔們組成的平安巡邏隊已經上崗,每天傍晚6時准點“搖鈴”,加强社區的安全巡查。這些老鄰居們為舊居站好最後一班崗,一同期待奔赴新家園。
評論留言